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烃第三节芳香烃课件(67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烃第三节芳香烃课件(67页ppt)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第三节 芳香烃
第二章 烃
1.从化学键的特殊性了解苯的结构特点,进而理解苯性质的特殊性。
2.根据平面正六边形模型,能判断含苯环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空间位置
关系。
3.掌握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了解有机反应类型与分子结构特点的关系。
学习目标
任务一 苯
新知构建
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类化合物属于芳香烃,___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1.物理性质
苯是一种___色、有_____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___,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特殊

2.分子结构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液体分层,上层___色,下层_____色 液体分层,上层_____色,下层___色
实验结论 ①苯______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___与溴水反应
注意: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因此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②苯分子具有不同于______和______的特殊结构

紫红
橙红

不能

烯烃
炔烃
(2)苯的分子结构
①成键方式
苯分子为___________形结构,其中的6个碳原子均采取______杂化,分别与氢原子及相邻碳原子以___键结合,键角均为_____。每个碳原子余下的p轨道垂直于碳、氢原子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重叠形成____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键长介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②结构简式: 。
平面正六边
sp2
σ
120°
大π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
(2)取代反应
①苯与液溴: 。
反应条件:纯溴、铁粉。
纯净的溴苯是一种_________,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__。
2C6H6+15O2 12CO2+6H2O
+HBr↑
无色液体

+Br2
②硝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净的硝基苯是一种________,有______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__。
③苯的磺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苯磺酸易溶于水,是一种___酸,可以看作硫酸分子里的一个羟基被苯环取
代的产物。
(3)加成反应
苯与氢气反应: +3H2 (环己烷)。
+HO—NO2
+H2O
浓硫酸、加热(50~60 ℃)
无色液体
苦杏仁

+HO—SO3H +H2O
(70~80 ℃)水浴加热

怎样从实验的角度分析苯与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提示:依据产物的不同进行判断,若是加成反应,生成物中则不存在HBr,若是取代反应,则生成物中存在HBr,因此可以先用CCl4溶液除去挥发出的Br2,再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Br-。
交流研讨
典例应用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1 mol苯可以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答案:错误。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
(2)乙烯、乙炔和苯都属于不饱和烃,所以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错误。乙烯、乙炔和苯都属于不饱和烃,但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苯与溴水在FeBr3作催化剂时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错误。苯与液溴在FeBr3作催化剂时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与溴水反应
(4)除去溴苯中的溴可采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的方法。
答案:正确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
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剂加入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
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 ℃
C.长玻璃导管兼起冷凝回流苯和硝酸的作用,以提高反应
物的转化率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硝基苯

通过蒸馏的方法得到硝基苯。
3.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
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该反应放出热量)。制取时观察到
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
现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反应后的锥形瓶中的“蒸馏水”加入AgNO3溶液,若出现浅黄色沉淀,即可证明苯与溴一定发生了取代反应
B.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
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的作用只是导气
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CCl4萃取后分液除去

因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说明溴
易挥发,则蒸馏水中含有挥发出的溴,加入AgNO3
溶液,也会出现浅黄色沉淀,则不能证明苯与溴一
定发生了取代反应,故A错误;HBr易挥发且溶于
水易形成白雾,故B正确;苯和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剧烈,可以达到沸腾,使苯和溴成为蒸气,在经过长导管时,可以将之冷凝并回流下来,则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回流,故C错误;溴苯和溴都易溶于CCl4,不能用CCl4萃取分离溴苯和溴,故D错误。
返回
任务二 苯的同系物
新知构建
1.组成和结构特点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______取代所得到的一系列产物称为苯的同系物。
(2)结构特点:其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______,侧链都是______。
(3)通式:_____________。
烷基
苯环
烷基
CnH2n-6(n>6)
2.常见的苯的同系物
名称 结构简式
甲苯
乙苯
二甲苯 邻二甲苯(1,2-二甲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二甲苯(1,3-二甲苯)
对二甲苯(1,4-二甲苯)
3.物理性质
一般具有类似苯的气味,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的小。
4.化学性质(以甲苯为例)
(1)氧化反应
①甲苯、二甲苯等大多数苯的同系物___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苯的同系物侧链的烷基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_______时,该物质一般不能被KMnO4(H+)氧化为苯甲酸。
②燃烧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原子
(2)取代反应——硝化反应
①取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硝基甲苯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是一种_____色晶体,不溶于水,是一种烈性炸药。
②加成反应

2,4,6-三硝基甲苯
TNT
淡黄
知识拓展
1.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的关系
知识拓展
2.稠环芳香烃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共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的芳香烃,如:
交流研讨 1
在光照条件下,甲苯与氯气能发生类似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请写出可
能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分离提纯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 。这些有机化合物可用蒸馏法分离提纯。
在FeBr3催化下,甲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可以生成一溴代甲苯,请写出该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并从化学键和官能团的角度分析反应中有机化合物的变化。
提示: 。由于甲基使苯环上与甲基处于邻、对位的氢原
子活化,导致邻、对位上的C—H更易断裂,从而更容易发生溴代反应。
交流研讨 2
对比苯与甲苯的结构,以及二者发生硝化反应的产物,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甲苯比苯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且能生成邻、对位三取代产物。
交流研讨 3
典例应用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中都含有苯环,所以
是官能团。
答案:错误。苯环不属于官能团
(2) 都是苯的同系物。
答案:错误。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均含有一个苯环,且侧链均为烷基
(3)苯的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错误。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与硝酸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说明甲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
答案:正确
2.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甲基对苯环有影响或苯环对甲基有影响的是
①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
②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
③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④1 mol甲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由于甲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与甲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更容易被取代,①正确;由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基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②正确。
3.(2024·上海闵行高二期末)甲苯的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标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主要产物是
B.反应②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C.反应③的两种物质刚混合时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反应④的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由题图可知,反应①为光照下进行取代,氯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A错误;甲苯的密度小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刚混合时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错误;由题图可知,反应④的产物为甲基环己烷,含有5种等效氢,即一氯取代物有5种,D错误。
返回
随堂达标演练
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苯与一般烯烃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的是
A.苯难溶于水
B.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1 mol 苯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苯能够燃烧产生浓烟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苯与烯烃的明显不同之处。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与溴水在FeBr3催化条件下可生成
B.乙苯和氯气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产物有11种
C.邻二甲苯和溴蒸气在光照下的取代产物可能为
D.丙基苯(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条件下才能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发生化学反应,A错误;光照下乙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则乙苯和氯气光照生成的氯代物有11种[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有3种、三氯代物(与二氯代物数目相同)有3种、四氯代物(与一氯代物数目相同)有2种、五氯代物1种],同时还有HCl生成,所以产物共有12种,B错误;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氢原子会被溴原子取代,不会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C错误;丙基苯中的侧链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3.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物质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苯
沸点/℃ 138 144 139 80
熔点/℃ 13 -25 -47 6
甲苯变二甲苯是甲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B错误;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且苯的沸点最低,C正确;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高,冷却后容易形成固体,所以能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D正确。答案选B。
物质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苯
沸点/℃ 138 144 139 80
熔点/℃ 13 -25 -47 6
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
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
基甲苯),反应原理为:
实验步骤:①浓硝酸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 mL;
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 g甲苯(易挥发),按如图所示
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 ℃,反应大约10 min,三颈
烧瓶底部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 g。
实验步骤:①浓硝酸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 mL;
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 g甲苯(易挥发),按如图所示
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 ℃,反应大约10 min,三颈
烧瓶底部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 g。
(1)若实验后在三颈烧瓶中收集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酸未冷却即加入三颈烧瓶(或水浴温度过高),导致反应温度过高而产生大量副产物(或冷凝效果不佳导致浓硝酸、甲苯等反应物挥发而降低一硝基甲苯的产率)
产物较少的原因:一是反应物的挥发所致,二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多。
实验步骤:①浓硝酸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 mL;
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 g甲苯(易挥发),按如图所示
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 ℃,反应大约10 min,三颈
烧瓶底部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 g。
(2)本实验中邻、对硝基甲苯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77.5%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甲苯可生成1 mol一硝基甲苯,13 g 甲苯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一硝基甲苯的质量为 g≈19.36 g,实际生成一硝基甲苯的质量为
15 g,则本实验中一硝基甲苯的产率= ×100%=77.5%。
返回
课时测评
题点一 苯
1.(2024·上海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液,且油状液体首先从漏斗下端流出的是
A.苯和水 B.溴苯和苯
C.硝基苯和水 D.氯仿和酒精

A.苯和水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苯的密度比水小,操作时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来,A错误;B.溴苯和苯互溶,不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错误;C.硝基苯和水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操作时硝基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来,C正确;D.酒精和氯仿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液,D错误。
2.下列区分苯和己烯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分别点燃,无黑烟生成的是苯
B.分别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橙红色消失的是己烯
C.分别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分层,上层橙红色消失的是苯
D.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红色消失的是己烯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但己烯可以;苯中加入溴水,会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使水层(下层)褪色,而苯层(上层)则呈橙红色;苯与己烯在燃烧时都会产生黑烟。
3.(2024·云南宣威高二期中)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试剂 除杂方法
A C2H4(SO2)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B 溴苯(苯) 液溴 分液
C 硝基苯(硝酸) NaOH溶液 分液
D CH4(C2H2)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A.乙烯与二氧化硫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洗气,A错误;B.溴易溶于苯和溴苯,不能除杂,应选蒸馏法除杂,B错误;C.硝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硝基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C正确;D.乙炔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选溴水,洗气,D错误。
题点二 与苯有关的化学实验
4.(2024·复旦附中高二期末)硝基
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
提纯硝基苯的流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混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滴加到浓硝酸中,边滴加边搅拌
B.步骤①需用水浴加热,以便于控制反应温度
C.步骤②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
D.步骤③蒸馏操作时,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

A.配制混酸时,应将浓硫酸
缓缓滴加到浓硝酸中,边滴加
边搅拌,防止溶液飞溅造成危
险,故A正确;B.步骤①控制温度在50~60 ℃,需用水浴加热,以便于控制反应温度,故B正确;C.步骤②是将水层和有机层进行分离,为分液操作,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故C正确;D.步骤③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故D错误。
5.(2024·北京101中学高二期末)实验室制备溴苯
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圆底烧瓶中改为FeBr3的水溶液不影响反应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稀碱洗、分液、蒸馏得到溴苯并回收苯

A.水对该反应无影响,因此改为FeBr3的水溶液
不影响反应,A正确;B.装置 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
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气,红棕色的溴溶于四
氯化碳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B正确;C.溴化
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C正确;D.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溴化铁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不需要分液,D错误。
6.下列试剂可将甲苯、溴苯、水和NaOH溶液区分开的是
A.盐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溴水 D.硝酸钠溶液

甲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为无色;溴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溴水与水混合无明显现象;溴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溴水褪色。
题点三 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
7.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A项物质是苯,A不符合题意;B项物质中除了苯环,还含有碳碳双键,不饱和度与苯不同,B不符合题意;C项物质中没有苯环,与苯结构不相似,C不符合题意;D项物质与苯符合同系物的定义,D符合题意;故选D。

8.(2023·云南昆明高二期中)下列物质命名错误的是
A.正确名称为2-甲基-2-丁烯,A错误;B.正确命名为1,3-二甲苯,B正确;C.正确命名为3,4-二硝基甲苯,C正确;D.正确命名为2,2,4-三甲基己烷,D正确。

9.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m种,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n种,则m,n分别为
A.3、3 B.3、4
C.4、4 D.4、5

甲苯的一氯代物有 ,共4种;甲苯与H2
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
共5种。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苯的同系物
B.该物质的一氯代物有4种
C.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11
D.在FeBr3作催化剂时,该物质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A项,该物质中含有两个苯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错误;
B项,该物质分子结构对称,故该物质的一氯代物有4种
( ),正确;C项,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其
分子式为C12H12,错误;D项,在FeBr3作催化剂时,该物质
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溴水,错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苯的同系物
B.苯和甲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 的一氯代物有8种
D.甲苯和苯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两者褪色原理相同

苯的同系物指的是仅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的侧链均为烷基的芳香烃,故
都不是苯的同系物,A项错误;该物质是
具有对称结构的芳香烃,故其一氯代物只有4种( ),
C项错误;甲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甲苯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苯乙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两者褪色原理不同,D项错误。
12.(2024·云南宣威高二期中)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N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在光照条件下不能发生反应②
C.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
D.M、N、P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

A.乙苯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分别为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链状结构、环状结构,所以乙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多于3种,A错误;B.在光照条件下,乙苯中乙基上的氢原子可被氯原子取代,不会发生反应②,B正确;C.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苯,C正确;D.苯环为平面结构,结合单键可旋转,乙苯和对氯乙苯分子中乙基上的碳原子可能与苯环共平面,则苯、乙苯、对氯乙苯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D正确。
13.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1)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

②③⑤

凡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④中不含苯环,不符合要求;分子中含苯环且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符合要求的有②③⑤;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且侧链为烷基的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符合要求的只有③。
14.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物质有多种结构,其中的两种如图:
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
Ⅱ能___(填字母),而Ⅰ不能。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ab
Ⅱ中存在碳碳双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也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苯中存在特殊的键,不能发生上述反应,故应选ab。
②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立体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的二氯
代物有__种。
3
固定一个氯原子的位置,移动另一个氯原子,另一个氯原子有三种位
置,即 。
(2)萘也是一种芳香烃,它的分子式是C10H8,请你判断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 (填字母, (3)同)。
C
分析各选项的结构简式,写出其分子式,再与萘的分子式对照可知选C。
(3)根据第(2)小题中判断得到的萘的结构简式,它不能解释萘的下列事实中的__。
A.萘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萘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萘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D.一溴代萘(C10H7Br)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A
15.已知:①R—NO2 FeHClR—NH2;
② +H2O;
③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
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做原料制备某些化合物的
转化关系图:
(1)A是一种密度比水___(填“小”或“大”)的无色液体;A转化为B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框图中苯转化为A的条件可知,A为硝基苯。运用逆推法可确定B
中苯环上甲基的位置,得出B的结构简式为 。
(2)在 的所有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 (填字母,下同),属于加
成反应的是__;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
证明化合物D中有__种处于不同化学
环境的氢原子。
ab
c
3
由苯到 的各个转化条件可知C为 ,D为
,从而可推知各个反应的反应类型。
(3)B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_种;
CH3NH2的所有原子________(填“可
能”或“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不可能
CH3NH2可看成CH4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取代,CH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因此CH3NH2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