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课题十五 化学与能源、资源及其利用(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课题十五 化学与能源、资源及其利用(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2025年化学中考复习
课题十五 化学与能源、资源及其利用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跨学科实践
考点要求

1.认识化学在解决与资源、能源、环境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懂得灭火的原理,理解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
3.能从能量变化等视角认识化学反应。
4.知道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和材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核心知识点

知识点1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1.燃烧
(1)定义: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发热的剧烈的_____反应。
(2)条件:物质为________;可燃物与_____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________(即可燃物的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1)原理:破坏_____的条件之一,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
的。
(2)方法: 清除_______或使_______与其他物质隔离,如砍树形成隔离带、关气阀等; 使可燃物与____________隔绝,如盖灭(湿抹布、 沙子、 灯帽)等;使其温度降低到_______以下,如用水灭、吹灭、扇灭等。
知识归纳
氧气
发光
氧化
可燃物
氧气
最低温度
着火点
燃烧
可燃物
可燃物
氧气 (空气)
着火点
知识点1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3.常见灭火器 (见下表)
知识归纳
灭火器类型 灭火原理 失火类型
二氧化碳 灭火器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并隔绝氧气(或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 隔绝氧气(或空气) 扑灭一般失火(包括电线着火等)、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 隔绝氧气(或空气)快速、高效灭火, 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固体材料等引起的失火(电线着火不能使用)
【注意】
①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
②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2 爆炸、与易燃、易爆物有关图标及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____________内急剧地燃烧,在瞬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______而引起爆炸。
2.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
(1)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________。
(2)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矿井等地方要严禁烟火 。
在有限的空间
膨胀
检验纯度
知识点2 爆炸、与易燃、易爆物有关图标及安全知识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1.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是指____ 、_______和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_(填 “纯净物”或 “混合物”),均为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 “不可再生”)能源。
(1)煤:主要含有____元素,将煤分解得到多种有用的物质的过程,它属于______变化。
(2)石油:利用石油各成分______不同进行分离,得到不同产物的过程叫作石油的分馏,它属于______变化。
(3)天然气
①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
② 甲烷的物理性质: ___色、___味的气体, 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③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
知识点3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石油
天然气
混合物
不可再生

化学
沸点
物理
甲烷
CH4



2.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时要有充足的____________,如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则需______灶具的进风口等。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如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
知识点3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氧气或空气
调大
接触面积
3.新能源: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地热能、潮汐能及生物质能等。
(1)最清洁的能源———氢气 (氢能源)
①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优点:热值___,燃烧产物为____,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③未广泛使用的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
(2)绿色能源———乙醇及使用
①乙醇俗名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②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混合物,优点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知识点3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风能
太阳能


酒精
C2H5OH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1)______反应:物质的燃烧或缓慢氧化,如氧化钙与水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中和反应。
(2)_______反应:反应条件一般为 “加热”或 “高温”的化学反应,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高锰酸钾分解等。
2.能量转化:物质的燃烧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氢氧燃料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知识点4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能量转化
放热
吸热
化学

化学

实验1 燃烧条件的探究
1.实验装置
薄铜片的作用为______、作为载体。图乙热水的作用为提供热量 、隔绝空气(或氧气)。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热
核心素养——实验突破
实验1 燃烧条件的探究
3.实验分析(见下表)
对比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石块、小木块 小石块不燃烧,小木块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 薄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 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薄铜片上的白磷、水中的白磷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白磷燃烧 实验1 燃烧条件的探究
4.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
5.实验装置的创新
创新装置的优点是:
甲、乙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保
节约试剂,且在密闭装置内实验,
减少污染
实验2 粉尘爆炸实验
(1)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
(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面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可
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
增大面粉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①②
严禁烟火
考点攻坚

命题点1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例1 ▲劳动教育 (2022·嘉兴)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A
例2 (2024·重庆)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和240℃)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B
命题点2 爆炸、与易燃、易爆物有关图标及安全知识
例3 (2023·南京)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B
命题点3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例4 ▲社会热点 (2024·大理)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新材料使用被人们广泛关注。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近日,国务院颁布《2024—2025年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有以下做法:①发展绿色公共交通;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③植树造林;④发展火力发电。下列选项符合节能减碳的是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不可再生
A
命题点3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例4
(3)含有氮化硅(Si3N4)高温结构陶瓷用于火箭发动机。二氧化硅(SiO2)、碳单质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3年,我国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成功,掺氢天然气能改善天然气的品质。某掺氢天然气(假设该混合气仅含CH4和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比)
3SiO2+6C+2N2==Si3N4+6CO
11∶18
高温
命题点4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能量转化
例5 (2022·广州)近年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某品牌“自热火锅”的部分说明如下图所示。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料包中的营养成分缺少维生素
C.牛肉、淀粉制品均富含蛋白质
D.“自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C
专项训练

1.(2022·南昌)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
B.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火灾逃生,匍匐前进
D.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C
2.(2023·兰州)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C
3.(2023·广西)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4.(2023·湖北)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从环保角度看,氢能源的主要优点有:氢气本身无毒、____________、________。
D
燃烧产物是水
无污染
5.(2023·江苏)氢气的发现、生产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18世纪,科学家利用铁和稀盐酸反应得到 “易燃空气”,之后命名为氢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现氢气后,人们一直追求将氢气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Fe+2HCl==FeCl2+H2 ↑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或其他合理答案)
(2)1969年,科学家利用催化剂TiO2实现光分解水制氢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气储运成本较高,原因之一是氢气易逸散而对储运容器密闭性的要求极高。从微观粒子视角分析氢气易逸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H2↑+O2↑
氢分子很小(合理即可)
TiO2

(3)2023年我国建成首座氨制氢加氢站。氨制氢的一种生产流程图如下所示。
①步骤Ⅱ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步骤Ⅲ的分子筛只让氢分子通过而阻止其他分子通过,该过程属于____(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利用氨生产氢气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分解反应
物理
氨储运相对容易(合理即可)
课堂练习

1.(2023·浙江)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下列行为不符合该要求的是( )
A.随手关闭电灯
B.减少使用塑料袋
C.直接焚烧垃圾
D.使用清洁能源
C
2.(2022·深圳)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氢能
C.石油 D.煤
3.(2023·苏州)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B
B
4.(2024·蚌埠)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州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
B
5.(2024·海口)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 )
D
6.(2023·成都)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和240℃)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B
7.▲情境学习 (2023·云南)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能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
C
8.(2023·宜宾)二氧化碳灭火器(如下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
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 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9.(2022·贺州)“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____________。
(2)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填字母)_____________。
A.灭火浓度最低 B.灭火效能最高
C.灭火速度最快 D.会造成人员伤亡
干粉灭火弹
ABC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出一条建设性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Na2CO3+H2O+CO2 ↑
禁止携带火种(合理即可)

10.(2023·苏州)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核能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下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LixN可用于化学储氢。
(1)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_______。
C

(3)①氚属于______元素的一种原子。
②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______(填字母)。
(4)①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②石墨烯是一种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③化合物LixN中质量比m(Li)∶m(N)=3∶2,则x=_____。

A
分子间的间隙
单质
3
知 识 梳 理
巩 固 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