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课件(16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课件(16页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认识。
2.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白色点滴板、镊子、砂纸、火柴。
镁条、新制的氯水、溴水、NaBr溶液、NaI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1 mol·L-1 NaOH溶液、酚酞溶液。
1.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1)在点滴板的两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然后向NaBr溶液和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滴入浅黄绿色的氯水后,NaBr溶液_________,NaI溶液________。
化学方程式:2NaBr+Cl2===2NaCl+Br2,2NaI+Cl2===2NaCl+I2。
(2)在点滴板的两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I溶液和溴水,然后向NaI溶液中滴入3滴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褐色。
化学方程式:2NaI+Br2===2NaBr+I2。
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呈橙色
呈褐色
Cl2>Br2>I2
Cl>Br>I
2.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与水的反应
①向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砂纸打磨掉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向盛有冷水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已用砂纸打磨好的镁条,并分别滴入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烧杯中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变_________,试管内镁条表面产生
____________,镁条周围溶液变为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Mg+2H2O===Mg(OH)2+H2↑。
浮在水面上
熔成小球
四处游动
发出响声
红色
少量气泡
浅红色
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冷水,并加入一小块已用砂纸打磨好的镁条,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滴入3滴酚酞溶液,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溶液变为________。
结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__________,金属性:__________。镁与热水反应速率比冷水快。
(2)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比较
(2)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比较
①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gCl2溶液,然后逐滴滴加1 mol·L-1 NaOH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有较多的无
色气泡冒出
浅红色
Na>Mg
Na>Mg
产生白色沉淀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然后逐滴滴加1 mol·L-1 NaOH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H)4],Mg(OH)2不溶于NaOH溶液;Al(OH)3溶于NaOH溶液,显两性,结论:碱性: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性:________。综合以上实验可得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__________,相应的金属性__________。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______________,相应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_。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Mg(OH)2>Al(OH)3
Mg>Al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交流研讨
1.实验中所用氯水为什么要用新制的?
提示: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的反应,氯水久置,随着HClO的分解,会使更多的Cl2与水反应,最终久置的氯水会变为稀盐酸,没有氯气分子。
2.通过本实验活动,你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及元素周期律(表)有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结构决定性质,同周期或同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故元素的性质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3.为了比较氯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否用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得出非金属性氯大于碳?原因是什么?
提示:否,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该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盐酸是HCl的水溶液,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
1.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
B.碱性强弱:Mg(OH)2<NaOH<KOH
C.还原性:Al<Mg<Na
D.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Cl2、S、P、Si
应用体验

HClO4、HBrO4、HIO4均为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因非金属性:Cl>Br>I,故酸性:HClO4>HBrO4>HIO4,故A符合题意;因金属性:K>Na>Mg,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Mg(OH)2<NaOH<KOH,故B不符合题意;Al、Mg、Na为同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还原性:Al<Mg<Na,故C不符合题意;Cl、S、P、Si为同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Cl>S>P>Si,故其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Cl2、S、P、Si,故D不符合题意。
2.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
回答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C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KI试纸变蓝
Cl2+2Br-===Br2+2Cl-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甲同学认为试管B的作用就是吸收尾气,防止多余Cl2污染空气,因此B中盛装的最佳试剂应该为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经分析认为,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发生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以此说明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得出D中氧化I-的氧化剂必为________,因此B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氢氧化钠溶液
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Br2
(5)过程Ⅳ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Br2+2I-===I2+2Br-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本质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金属Na、Mg、Al有广泛的应用。
(1)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镁可以用来生产金属铀(元素符号是U):UF4+2MgU+2MgF2,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 (填化学式,下同),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
第三周期第ⅢA族
UF4
Mg 
(3)为比较Na、Mg、Al的金属性,进行了如下实验(金属固体的表面积都相同):
由实验1和实验2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 实验2


钠与水反应剧烈,镁与水反应缓慢 镁与盐酸反应剧烈,铝与盐酸反应缓慢
原子半径逐渐
Na
Mg
Al
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