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3.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3.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地球的运动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九)宇宙中的地球 二、学习内容 9.2地球绕地轴自转 ①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9.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②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三、学业要求 知道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季节变化、正午物体影长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单元课时设计 4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地球的运动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运动是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发生的根本原因。昼夜交替对动植物产生了影响,四季循环对动植物、天气、人文也产生了影响。 探索宇宙和自然现象的奥秘,是人类千百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人类对地球已经有了很多了解。 本单元整合了地球和宇宙单元关于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变化,公转和四季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内容,同时可以结合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影响的学习。模拟实验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化抽象为直观。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科学观念: 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周期性运动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抓住简单事物的本质特征,展示对事物的系统、结构、关系、过程及循环的理解,能使用或建构模型,解释有关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能形成事物动态变化的图景,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分类的基本要求,善于用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理解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抽象概括常见事物的本质特征,比较全面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假设,基于交流情境提出观点,建立证据与假设或观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具有基于事物的结构、功能等展开想象的能力,能运用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基于科学原理提出有一定新颖性和合理性的观点;能进行初步的创意设计,并利用影像、文字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 探究实践: 能基于所学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案。初步具有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问题和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的能力。 能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并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初步具有获取信息、运用科学方法描述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采用不同方式(如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尝试运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初步具有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评价、反思、改进的能力。 责任态度: 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独立判断,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愿意调整自己的想法;善于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初步具有创新的兴趣;就科学问题在认识上的分歧,乐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辩论,基于证据反思和调整探究活动。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道德;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由四个次级主题组成:《昼夜交替》《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四季循环》。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所产生的现象。本单元第一课与第二、第三课是总分关系,前三课与第四课是并列关系。第一课侧重于了解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引导学生模拟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的自转。第二课侧重于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对植物的影响。从身边的植物昼夜表现的不同入手,到进行调查,编制花钟,再到记录一种夜晚开花的植物的开花过程,意识到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第三课侧重于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对动物的影响。从不同动物的作息时间入手,对身边的小动物夜间活动展开调查,制作夜行性动物卡片,科学阅读了解生物钟的奥秘,调查改变昼夜长短对生物生理习性的影响。第四课则侧重于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循环现象。从一年四季中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有一定变化规律入手,引导分析产生的原因,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与公转和地轴倾斜有 关,再进行模拟自转和公转实验,了解极昼和极夜现象,从而了解季节变化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主题学情分析 地球的运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地球上的现象小学生是非常感兴趣,也应当了解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大多内容是宏观的,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弱,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地球知识有所了解,但没有掌握,有的甚至存在错误。同时,学生难以通过直接探究的方法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通过模拟实验掌握昼夜交替和四季循环产生的原因。 科学思维:能通过阅读了解古人和现代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相关解释及带来的影响。 探究实践: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四季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动植物、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 态度责任:描述生活中昼夜交替和四季循环带来的影响。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出示昼夜交替现象对比图,比较同一个地方白天和夜晚景物的不同,包括光照、气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活动的不同等。播放视频,组织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认识昼夜现象,引发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思考,激发探究兴趣。
任务2 名称: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出示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认识进程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太阳是昼夜形成的决定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活动,了解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辨别各种解释的局限性,初步认识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任务3 名称:模拟昼夜与交替现象 认识昼夜现象,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调节手电筒与地球仪之间的距离,使光斑大小恰好照射在地球仪的轮廓上,明确被手电筒照射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没有被照射到的地方就是黑夜。组织学生观察:此时地球上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当照射到地球上的中国时,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是白天,而哪些国家处于黑夜? 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做一个记号,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观察中国由黑夜进入黎明和清晨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根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推理地球旋转的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直观表现地球上的白天现象和夜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地球上有阳光照到的地方为昼,没有阳光照到的地方为夜。通过动态现象模拟某地从白天进入黑夜的黄昏以及从黑夜进入白天的黎明现象,由此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
任务4 名称:模拟地球自转 描述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现象:面向南方站立,清晨时分太阳从哪个眼帘出现?正午时分太阳处于哪个位置?傍晚时分太阳从哪个眼帘消失?描述太阳的视运动规律:东升西落;描述天空中月亮和星星的视运动规律:东升西落。 第一次模拟实验:让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模拟地球上的人,同时在眼睛两侧贴上卡片,遮挡左右视野。让其他同学手拿太阳、月亮和星星的模型,顺时针绕着转椅上的人走动。模拟太阳、月亮、星星从左眼帘出现,右眼帘消失的自然现象。然后,让转椅上的学生用简图表示太阳、地球的运动模式。 第二次模拟实验:手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模型的同学站立不动,由一个同学转动转椅,第一次顺时针旋转,第二次逆时针旋转。要求转椅上的同学描述左眼帘出现了什么现象,眼前看到了什么现象,右眼帘出现了什么现象。 讨论哪一种旋转方式会出现和日常生活中相一致的自然现象,由此讨论地球的运动模式与昼夜形成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式模拟实验,意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感受描述天空中景物的运动,感受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现象。
任务5 名称:寻找地球自转证据 出示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照片,提问:这说明了什么?这是地球自转的证据之一。提问: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星星在动,而北极星不动?学生汇报猜测。播放地球自转宇宙视角视频,揭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转。 设计意图:通过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证明地球在自转,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揭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转。
第2课时 任务6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调查:你知道哪些植物白天开花,哪些植物晚上开花?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昼夜交替对植物影响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任务7 名称:植物的昼夜交替变化 出示自然界花和叶子昼夜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调查周围有哪些植物会随昼夜交替而变化,并拍摄它们在白天和夜晚时的照片,然后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意在让学生感受植物的昼夜变化,对有关研究产生兴趣。引出调查周围植物的昼夜交替变化活动,采用的方法是在白天和夜晚给植物拍摄照片并进行对比,比较直观。
任务8 名称:花钟 阅读林奈花钟资料,根据材料自制花钟。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发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家的钦佩之情。科学阅读林奈花钟之后,学生也有了设计花钟的欲望。通过发布活动,先让学生调查周围植物的开花时间,再结合表中的数据,也来编制花钟,经历和科学家一样的历程。
任务9 名称:观察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 先调查当季夜晚开花植物,选择一种便于观察的。可以早起观察睡莲,睡莲一般早上7时左右开花,下午5时左右闭合。如果起得早,可以看到睡莲开花的全过程。可以观察樱花。樱花花期较短,日本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夜晚樱花会闭合花瓣,清晨时分可以看到樱花开放的情景。可以出示相关视频,供学生描述植物在夜间开花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进一步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第3课时 任务10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出示动物图片,按照白天活动和夜晚活动的活动时间分类。 拓展:类似于蝴蝶、公鸡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的动物有哪些?类似于猫头鹰、刺猬在白天休息、夜晚活动的动物有哪些? 归纳科学概念:通常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的动物叫昼行性动物;通常在白天休息、夜晚活动的动物叫夜行性动物。 讨论:狗属于昼行性动物还是夜行性动物?由此建立狗的分类具有多样性。宠物狗属于昼行性动物,而农村看家护院的狗则属于夜行性动物。 拓展阅读一些猛兽(如老虎、猎豹、狮子等)的信息,分析它们属于昼行性动物还是夜行性动物。 讨论:判断蜜蜂和蝙蝠会不会相遇时,先要对蜜蜂和蝙蝠的作息时间有所了解,对它们是昼行性动物还是夜行性动物进行判断,然后才能辨别。 拓展:还有哪些动物终生不会见面? 分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俗语中的鸟和虫属于昼行性动物还是夜行性动物? 讨论:我们周围有哪些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 设计意图:调用学生原有经验,通过讨论周围动物的作息时间,引发学生关注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的科学概念。
任务11 名称:制作动物卡片 一是观察动物夜间行为,二是制作夜行性动物本领卡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动物夜间行为的活动,切身感受昼夜对动物的影响;通过制作夜行性动物特殊本领卡片活动,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任务12 名称:生物钟的奥秘 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为什么动植物会受昼夜交替影响。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生物钟是什么样的。比一比,发现每个人的生物钟是不一样的。 介绍良好的生物钟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生物钟损害身体健康。适当补充介绍发现生物钟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的资料 设计意图:意在丰富学生关于昼夜对生物影响的知识,了解是受生物钟影响;对科学家产生钦佩之情,激发乐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的兴趣。
任务13 名称:改变昼夜对生物习性的影响 阅读养殖场母鸡产蛋量与照明时长的关系,了解产蛋量与照明时长呈正相关。阅读园艺工人在国庆或春节前夕,对花草采取覆盖遮光的措施,了解植物开花与光照时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布置简单的对比实验,如改变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探究光照时长与开花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认识到昼夜长短变化会引起生物习性的变化。
第4课时 任务14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读图,寻找规律,逐一分析、汇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现象。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其他季节性变化现象对比图,如植物生长变化、动物活动变化、人们穿着变化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活动,引发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科学相联系,思考地球上周而复始出现这些现象的因素是什么,进而初步与地球公转相关联。
任务15 名称:探究四季的成因 先做两个对比实验:一是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二是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讨论分析四季的成因。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对比实验,帮助学生讨论分析地球四季的成因。
任务16 名称: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 先读图读图然后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了解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化无形为有形,理解起来更形象,并通过模拟实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加深理解
任务17 名称:极昼和极夜 回忆之前探究南北极时的情况,发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存在。如未注意,进行演示实验。 阅读并小结。播放极昼、极夜现象视频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实验中已意识到南北极地区的不同,通过阅读了解其中的奥秘。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昼夜交替 1.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2.模拟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 3.模拟地球自转 4.寻找地球自转证据 第2课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植物的昼夜变化 2.阅读花钟资料自制花钟 3.观察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 第3课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了解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 2.制作夜行性动物卡片 3.生物钟的奥秘 4.改变昼夜对生物习性的影响 第4课时:四季循环 1.探究四季的成因 2.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 3.理解极昼和极夜
评价指标 第1课时:昼夜交替 1.认识地球是自转的,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了解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科学观念 )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及宇宙空间。(科学思维) 3.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其规律。(探索实践) 4.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历程。(责任态度) 第2课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知道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科学观念) 2.天道自然,昼夜交替以及其他自然变化对生物都有影响。(科学思维) 3.调查周围植物随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和开花时间,并编制花钟。(探索实践) 4.愿意参与观察和分享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现象的变化。(责任态度) 第3课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区分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了解夜行性动物的特殊本领。(科学观念) 2.了解昼夜交替现象会对动物活动产生影响(科学思维) 3.调查动物的作息时间,探究身边小动物的夜间活动。(探索实践) 4.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形成规律作息有益健康的意识。(责任态度) 第4课时:四季循环 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知道四季变化对地球上一些现象的影响。(科学观念) 2.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科学思维) 3.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知道四季循环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探索实践) 4.解极昼、极夜的现象,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有规律地运动着。(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 我们在教室里晨诵的时候,哪个国家的小朋友正在睡觉 ( ) A.日本 B.澳大利亚 C.美国 2. 按一天内开花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蛇床花、大豆花、万寿菊、夜来香 B.芍药花、丝瓜花、酢浆草、紫茉莉 C.香水百合、半支莲、郁金香、昙花 3. 昼夜变化可以影响到有些植物的( ) ①叶的展开与收拢 ②花开时间 ③花是否凋落 ④叶的大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4. 下列自然因素中,会随着四季变化的是( ) A.气温 B.昼夜长短 C.A和B都对 5. 下列属于人类利用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影响生物习性的是( ) A.培育新的水稻品种 B.人工放养中华鲟育苗以增加产量 C.增加暖棚夜间光照,促进蔬菜光合作用 6.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 A.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旋转,从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B.月球围绕着地球在旋转,所以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C.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7.出门前,亮亮带了颗煮鸡蛋。李博士说,要想增加鸡的产蛋量,我们可以( ) A.延长光照时间 B.减少光照时间 C.多给鸡喂食 9. 列关于生物钟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活动是由体内的生物钟所控制 B.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受生物钟控制 C.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10. 如图是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这一现象说明( ) A.北极星看起来不动 B.地球在自转 C.AB均对 二、判断题 1.所有花儿都是白天花开,晚上闭合,第二天闭合的花再张开。( ) 2.我国夏季气温比冬季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夏季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会变。( ) 3.猫喜欢夜间活动是因为猫的眼睛白天看不见,只有晚上才能看见。( ) 4.最佳观看郁金香的时间是晚上。( ) 5.我们能同时看到睡莲和昙花开放。( ) 6.同学们自制花钟时,在中午12点的位置应该摆放牵牛花。( ) 7.一天中花的开放时间是固定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 8.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不受地球自转影响。( ) 9.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会同时发生极昼现象。( ) 10.猫头鹰和蜜蜂不会相遇。( ) 三、连线题 了解古人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古代中国人 地球自转 古希腊学者托勒密 太阳是只三足金乌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四、简答题 1. 请你简要解释一下四季形成的原因。 2. 生物钟紊乱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影响 五、综合题 1.(1)蛇床花:开放时间02:00; (2)牵牛花:开放时间04:00; (3)野蔷薇:开放时间05:00; (4)龙葵花:开放时间06:00; (5)芍药花:开放时间07:00; (6)半枝莲:开放时间10:00; (7)鹅肠菜:开放时间12:00; (8)万寿菊:开放时间15:00; (9)紫茉莉:开放时间17:00; (10)花烟草:开放时间18:00; (11)丝瓜花:开放时间19:00; (12)夜来香:开放时间20:00; (13)昙花:开放时间21:00。 根据不同花的开放时间,设计一个花钟(开放题) 2. 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有些动物白天休息, 夜晚活动,你知道下面这些动物的作息时间吗?请给它们分一分类 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天休息、夜晚活动的动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ABD CCAC BC 二、判断题 √ 三、连线题 四、简答题 1.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造成了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2. 生物钟紊乱,松果体素极度减少和丧失正常节律,将牵动体内许多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损害健康甚至发生疾病。 五、综合题 1. 2. 狗、蝴蝶、公鸡、蜜蜂 刺猬、蛾子、猫头鹰、蝙蝠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光照、天气等多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因素又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本原因。昼夜变化对植物行为的影响有:(1)影响花的开合和香味:如夜来香、紫茉莉、合欢、昙花等;(2)影响叶片的张合:如国槐、紫荆、含羞草等豆科植物。(3)影响植物的生长:白天有光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蒸腾作用强,需要充足的水分;晚上光线不足,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减弱,消耗有机物。 本课教学内容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了解自然界中受昼夜影响的植物变化,如花、叶的变化等;第二部分,组织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植物随昼夜交替而产生的变化,如牵牛花、太阳花等;第三部分是科学史阅读,了解生物学家林奈的花钟,这是林奈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而制作的一个指示时间的“钟”;第四部分,让学生根据周围植物的开花时间,编制一个花钟;第五部分,让学生选择一种夜晚开花的植物,观察、记录开花过程。
2.学习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概念基础,引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时,学生能联想到身边常见的花在昼夜不同的变化,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科学概念的了解,如昼夜变化引起植物哪些方面的变化,和昼夜变化引起的地球表面温度、光照、天气等多方面的变化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本原因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加强和强化。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 科学思维:昼夜交替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探究实践:调查周围植物随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和开花时间,并编制花钟。 态度责任:愿意参与观察和分享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现象的变化。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调查周围植物随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和开花时间,并编制花钟。 难点:观察、记录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植物的昼夜交替变化能列举植物花叶昼夜变化能基本能不能调查花开放时间,编制花钟能像科学家那样编制花钟能基本能不能观察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能观察记录夜晚植物开花的过程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教师活动1 你知道植物哪些白天开花,哪些晚上开花? 你知道哪些植物叶子白天展开晚上收拢?学生活动1 回答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昼夜交替对植物影响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环节二:植物的昼夜交替变化教师活动2 1. 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和傍晚有什么不同? 教师: 白天张开,吸收阳光,促进光合作用;夜晚合拢,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消耗。 2. 郁金香的花在白天和傍晚有什么不同? 教师: 白天张开,接受阳光,发散热量,吸引传粉者;夜晚合拢,减少热量散失,保护花蕊受冻。 3. 牵牛花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凋谢? 教师: 牵牛花,对光照和温度敏感,强光或高温会加速闭合,避免水分流失。通常在清晨4-6点开放,,中午或下午花朵会逐渐闭合凋谢,单朵花仅开放1天。 4. 调查周围有哪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分别在白天、夜晚给它们拍张照片。 引导学生展示照片。例如, (1)太阳花 出示PPT 太阳花,又称松叶牡丹、半支莲,多年生花卉。喜欢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2)夜来香 花芳香,尤以夜间更盛,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应在夜来香花丛前久留。 (3)害羞草的叶子,轻轻一碰就会闭合。夜晚缺乏光照,温度较低它的叶子也会闭合。 5. 夜晚开花的还有:丝瓜花、野蔷薇、菊苣、火龙果花、月光花、月见草、忘忧草、烟草花、晚饭花、紫茉莉、昙花、香水百合、驱蚊草等。 这类花草不喜欢强烈的阳光照射,白天花朵闭合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因为暴晒而损失过多的水分。 6. 白天开花、晚上闭合的花还有:大王莲、牵牛花、荷花、睡莲等。 在白天的时候,花瓣打开,能够接受最充足的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好处的。 花瓣在白天打开之后,光照射到花瓣上,香味会更加浓郁,很多小飞虫也会飞来给植物传粉。 7. 昼夜交替,对植物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2 白天张开,夜晚合拢 白天张开,夜晚合拢 清晨开放,,中午或下午闭合凋谢 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展示交流 (1)影响花的开合和香味:如夜来香、紫茉莉、合欢、昙花等。 (2)影响叶片的张合:如国槐、紫荆、含羞草等豆科植物。 (3)影响植物的生长:白天有光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蒸腾作用强,需要充足的水分;晚上光线不足,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减弱,消耗有机物。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意在让学生感受植物的昼夜变化,对有关研究产生兴趣。引出调查周围植物的昼夜交替变化活动,采用的方法是在白天和夜晚给植物拍摄照片并进行对比,比较直观。环节三:花钟教师活动3 1. 200 多年前,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 他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上,什么花刚开放,就大致为几点钟。阅读教材回答:花钟编制的原理是什么? 2. 我们周围植物的开花时间,你知道多少? 3. 根据下面植物的开花时间设计一个花钟。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3 阅读回答: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花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 蛇麻花凌晨( 约3点钟) 牵牛花凌晨( 约4点钟) 蔷薇花凌晨( 约5点钟) 龙葵花约6点钟 郁金香约7点半 半枝莲约10点钟 小组设计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发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家的钦佩之情。科学阅读林奈花钟之后,学生也有了设计花钟的欲望。通过发布活动,先让学生调查周围植物的开花时间,再结合表中的数据,也来编制花钟,经历和科学家一样的历程。环节四:观察夜晚植物开花过程教师活动4 选一种夜晚开放的花, 观察并记录它的开花过程。 1. 温馨提示 (1)可以早起观察睡莲,睡莲一般早上7时左右开花,下午5时左右闭合。如果起得早,可以看到睡莲开花的全过程。 (2)可以观察樱花。樱花花期较短,日本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夜晚樱花会闭合花瓣,清晨时分可以看到樱花开放的情景。 2. 播放视频:昙花开花过程 3.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夜晚花开过程观察记录。 学生活动4 观看昙花开放过程 昙花开花过程观察记录: (1)花朵开放时,花筒会慢慢翘起,白色的外衣慢慢舒展开。 (2)10多个花瓣慢慢展开,昙花开放的时候,花蕊和花瓣都在颤动。 (3)3~4小时后,昙花的花瓣渐渐合拢,花朵很快凋谢。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进一步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7.板书设计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对花的影响 吸引传播者 对叶的影响 光合作用 对生长的影响 减少蒸发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小明周六下午在公园玩耍,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小明日记里的描述是( ) A.牵牛花开了,好像一个个小喇叭 B.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C.花池里万寿菊开得正旺 2.按一天内开花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蛇床花、大豆花、万寿菊、夜来香 B.芍药花、丝瓜花、酢浆草、紫茉莉 C.香水百合、半支莲、郁金香、昙花 3.有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下列植物的花在晚上开放的是( )。 A.夜来香 B.郁金香 C.午时花 4.昼夜变化可以影响到有些植物的( )。 ①叶的展开与收拢 ②花开时间 ③花是否凋落 ④叶的大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5. 连线题。(将下列植物与其花和叶子的张开、收拢时间相连) 合欢树 夜来香 白天张开,夜晚收拢 郁金香 夜晚张开,白天收拢 牵牛花 6.下面是小明组设计的花钟,请把花的名称填在对应开放时间的方格里。 (内圈记凌晨——中午的时间,外圈记下午——晚上的时间)( ) A.①蛇麻花 ②芍药花 ③丝瓜花 ④昙花 B.①昙花 ②丝瓜花 ③芍药花 ④蛇麻花 C.①万寿菊 ②野蔷薇 ③烟草花 ④紫茉莉【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 合欢树 夜来香 白天张开,夜晚收拢 郁金香 夜晚张开,白天收拢 牵牛花 6.A 作业布置: 阅读:植物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开花时间?(活动手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