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4 课时 水模块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考点梳理1中考零距离2课后评价3考点梳理1考点1 爱护水资源及水的净化 1. 爱护水资源水储量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 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推广节水器具(2) 防治水体污染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2. 水的净化(1)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 取水→加① →沉淀→② →吸附→消毒杀菌→配水。混凝剂(或絮凝剂)过滤(2) 净水方法方法 原理及作用 沉淀 (或沉降) 静置沉降吸附沉降:加混凝剂(如③________ 等),吸附悬浮杂质使之变成大颗粒而沉降 使难溶性固体颗粒沉降过滤 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明矾方法 原理及作用吸附 利用④________ 的⑤________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杀菌 消毒 通常加入杀菌剂除去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等蒸馏 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得到纯水【小结】单一操作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杀菌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活性炭吸附3. 硬水与软水硬水 软水概念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的软化 生活中:⑥ ________(也可用来消毒杀菌);实验室:⑦________ 加热煮沸蒸馏考点2 水的组成1. 电解水实验(1) 反应原理: ① (填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O2↑通电(2) 实验现象: 如图, 通电后, 两个电极均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 a、b 两个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② 。2∶1(3) 气体检验: b 玻璃管中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观察到③ , 证明气体是④ ;a 玻璃管中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观察到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气体是⑥ 。记忆口诀: “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木条燃烧得更旺氧气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发出轻微爆鸣声)氢气(4) 实验结论: ①水是由⑦ 和⑧ 组成的;②水分子是由⑨ 和⑩ 构成的。氢元素氧元素氢原子氧原子(5) 水分子分解微观示意图(如图) :2.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 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 , 溶于水。用途: 填充探空气球。(2) 化学性质: 可燃性。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前需验纯) 。用途: 作燃料(高能、清洁) 。小2H2+O2=====2H2O点燃难考点1 爱护水资源及水的净化1. [2024 辽宁, 1 分]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废水无需处理即可排放B. 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C.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D. 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D中考零距离22. [2024 本溪模拟, 1 分] 如图是被称为“生命吸管”的便携式户外净水器的内部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超滤膜可以过滤大部分颗粒杂质B. 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C. 抗菌球通过化学变化杀菌消毒D. 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是纯净物D3. [2024 沈阳零模改编, 1 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卵石的主要作用是杀菌消毒B. 活性炭可吸附掉河水中的一些异味,同时可以起到过滤作用C. 该净化过程可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D. 将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 对净水效果没有影响B4. [2024 沈阳模拟节选, 7 分] 自来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健康。某化学学习小组对自来水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一: 对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进行调查研究(1) 自来水净化过程中, 常用的混凝剂有 ________, 投药消毒的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变化。明矾化学活动二: 对乳白色自来水的调查研究家中水龙头放出的自来水呈乳白色, 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澄清, 该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调查, 发现自来水在通过加压泵站加压输送时, 由于压力过大使得空气溶于水中, 经水龙头放出时产生大量体积极小的气泡, 因此肉眼看起来自来水呈现乳白色。这种现象不影响自来水水质。【交流讨论】(2) 上述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有关, 此外,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还有 _________ 。压强温度活动三: 对家用自来水易生成水垢的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当地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易产生水垢, 是硬水。【联系实际】(3) 小组同学走访了许多工厂和家庭, 对硬水的危害有了更多的认识。请联系实际, 写出硬水的一种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 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是 _________ 。洗衣服时浪费洗涤剂(合理即可)煮沸(4) 2024 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填字母) _____。A.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 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 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BD考点2 水的组成5. [2024 沈阳模拟, 1 分]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及微观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管内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 2B. a 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改变C6. [2024 沈阳零模, 1 分]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从现象上判断: 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 从变化上分类: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 从宏观上分析: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从微观上分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7. [2024 沈阳二模, 5 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实验。(1) 按图进行电解水实验。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 a 为 _______, b 为 _______。(2) 由该实验可得出结论: 水是由 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3) 净水时, 通常用_________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 除去臭味。氢气氧气氢、氧元素活性炭(4) 在该实验中, 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通电前后硫酸钠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现有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0.73% 的硫酸钠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 当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 时, 电解产生了 _______ g 氢气。3点拨:100 g 0.73% 的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是0.73 g。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此时溶液的质量为0.73 g÷1%=73 g。溶液减小的质量=电解的水的质量=100 g-73 g=27 g。设电解水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2H2O =======2H2↑ +O2↑36 427 g x x=3 g故电解生成了3 g 氢气。通电=1. [2024 广西] 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其净水方法是 ( )A. 过滤 B. 蒸馏C. 沉降 D. 吸附D课后评价32. [2024 苏州改编]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C. 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可采用蒸馏的方法D.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C3. [2024 河南] 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B. 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 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 8D. 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A4. 经过持续攻坚, 2023 年大连市复州河总氮浓度降至6. 13 mg/L, 有效遏制了总氮浓度升高态势, 入海河流总氮管控取得明显成效。为保护复州河流域生态环境,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B. 垃圾、秸秆就地焚烧C. 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D. 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B5. [2024 成都] 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 的实践活动。(1) 任务一: 学习净水原理。下列净水过程中, 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填字母, 下同) 。A. 静置沉淀B. 砂石过滤C. 活性炭吸附D. 投药消毒D(2) 任务二: 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______ 。A. 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 安全环保B. 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C. 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D. 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C(3) 任务三: 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______ 。A. 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 B. 制作材料廉价易得C. 制作简单, 操作简便 D. 作品设计简洁美观A6. 2023 年12 月18 日,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 2 级地震, 救援工作第一时间展开, 再次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青少年要掌握一些防灾减灾的常识。(1) 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 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Ⅰ. 模拟自来水厂对水源进行净化: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 投药消毒、③ 静置沉淀、④ 过滤等, 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 。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 检测水的酸碱度。Ⅱ.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有害。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③①④②pH 试纸(或pH 计等)加热煮沸(2) 对口支援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 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 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作用。吸附7. [2024 江西] 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 对水进行探究。【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1) 水的合成: 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 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 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氢元素和氧元素(2) 水的分解: 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 , 观察到管a 和管b 中的气体体积比为 _______, 经检验管a 中的气体是 _______ (填化学式) 。2∶1H2【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 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3) 方法一: 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 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_, 进而推算出结果。2∶1(4) 方法二: 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密度(或密度比)【模型构建】(5) 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 图中“▲”表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元素原子个数比8. 2023 年9 月27 日, 辽宁发布全新的旅游宣传口号: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寓意辽宁有着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的组成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探究。资料: 水会电离出浓度极低的H+ 和OH-, 当其中一种离子减少后, 水会继续电离产生这两种离子。在电解水过程中, OH- 失电子生成氧气, H+ 得电子生成氢气。如图1 所示, 向电解水的装置中装满水(含 少量Na2SO4 的酚酞溶液) , 关闭活塞, 接通电源, 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现象: 两极均有气泡冒出, a 管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b 管酚酞溶液仍为无色。(1) 电解水时, 加入少量Na2SO4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水的导电性(2) 通过测定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 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下图中表示电解时b 管中水在电极端所发生变化的结果的是_____(填字母) 。氢元素和氧元素A(3) 实验过程中, a 管中酚酞溶液变红, 结束时将a 管、b 管液体均匀混合, 酚酞溶液变为无色,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氢离子与负极产生的氢氧根结合生成水分子,显中性点拨:a 管中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a 管电极(负极)附近的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OH-。b 管中酚酞溶液仍为无色,则b 管电极(正极)附近的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H+。H+ 和OH- 都是由水电离产生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