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高三二模考试
化 学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弃电池可用掩埋法处理 B.镀锌铁破损后腐蚀速率加快
C.钢铁在弱酸性条件下常发生吸氧腐蚀 D.工业上常通过电解熔融来获得金属
2.下列化学用语和图示中,表达正确的是
A.丙烯分子的键线式: B.的名称:1,3,4-三甲苯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异戊烷的球棍模型: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醛类,官能团为—CHO
B.分子式为的有机物中能与溶液反应的有4种
C.和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
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
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7:CH3COONa=CH3COO-+Na+
B.Na2S与Na2SO3在酸性条件下混合产生黄色沉淀:2S2-+SO+3H2O=3S↓+6OH-
C.“84”消毒液中滴少量白醋可增强漂白性:ClO-+H+=HClO
D.向AgCl浑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黑:2AgCl(s)+S2-Ag2S(s)+2Cl-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和滴定时,溶液颜色刚刚变色便立即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中和滴定实验中,若滴定管用水润洗后就装入标准液滴定,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C.中和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比读数偏大
6.有机物d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互为同系物
B.a→b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
C.b→c属于氧化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别与相应物质发生缩聚反应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和足量的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的分子数小于
B. (结构式为)中含过氧键的数目为
C. 溶液中和的数目均为
D.标准状况下, 和 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8.部分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分子为极性分子
B.c的酸根离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
C.水和d反应生成e和b
D.e的浓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9.硫酸盐(含、)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 B.该过程中包含了硫氧键的断裂和生成
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D.该过程有参与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Y、Z、W位于X的下一周期,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可用于检验;M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族,且基态M原子价层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B.第一电离能:YC.电负性:YD.基态M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11.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绿色环保。如图所示为探究性质的微型实验,滤纸①~④分别浸泡了相关试剂,实验时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①先变红后褪色,体现了具有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滤纸②、③褪色均证明具有还原性
C.滤纸④上有黄色固体生成,证明具有氧化性
D.若滤纸④上析出了固体,则在滤纸④上发生的反应转移了电子
12.近期,科学家发现酞菁钴()与碳纳米管()复合()电催化可转化为,机理路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杂化
B.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过程的总反应为
D.电催化过程中涉及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13.我国科学家合成了检测的荧光探针,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荧光探针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B.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C.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探针最多能与反应
14.常温下,向浓度均为 的一元有机弱酸 HA、HB、HC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溶液,含碳粒子分布系数 与 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已知:HA、HB、HC的酸性依次增强。
A.HA 的电离常数
B.浓度均为 的 HC和 NaC的混合溶液的
C.溶液的pH约为1.445
D.a 点、b 点、c 点对应的溶液中: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本题12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深入研究制碱工艺,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中的不足,于1933年出版《纯碱制造》,打破西方长期对纯碱制造技术的垄断,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以粗盐为原料制备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已知:NH4Cl在低温下的溶解度小于NaCl。
(1)“流程I”是对原料粗盐进行提纯的过程,其中试剂1为 (填化学式)。
(2)“流程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流程III”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流程IV”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5)“侯氏制碱法”相比“索尔维制碱法”的优点有 (写出2条)。
(6)制得的纯碱中只含有氯化钠杂质,现取样品23.0g放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慢慢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CO2全部逸出,且只有CO2气体逸出)。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
16.(本题14分)石墨相(类似石墨的二维层状结构)光催化材料在光电池方面应用广泛,进一步研究发现,非金属掺杂(O、S等)能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1)若将基态氮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画为 ,该排布图违背的规则或原理有 。
(2)N、O、S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3)三聚氰胺属于 晶体,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三聚氰胺难溶于冷水,但能溶于热水,原因可能为 (从氢键角度解释)。
(5)每个基本结构单元(图中虚线大圈部分)中两个N原子(图中虚线小圈部分)被O原子代替,形成O掺杂的,则OPCN中 。
(6)镍的某种氧化物常用作催化剂,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胞的参数为 pm(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7.(本题16分)1-丁烯裂解可生成丙炔、乙炔、、,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已知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615 812 347.7 413.4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 。该反应能够自发的条件是 (填写“高温”或“低温”)。
(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丁烯,发生上述反应,测得1-丁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X代表 (填“温度”或“压强”)。 (填“>”“=”或“<”)。
(3)一定温度下,保持总压为不变,向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及催化剂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体积分数为12.5%。
①的平衡转化率为 。
②的选择性为 (选择性=,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此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MPa(压强代替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1-丁烯可以利用正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催化脱氢分为无氧催化脱氢和有氧催化脱氢,如下表所示。与无氧脱氢相比,其他条件相同,有氧脱氢(为氧化剂)平衡转化率高的原因是 。
无氧催化脱氢 有氧催化脱氢
反应Ⅰ. 反应Ⅱ.
平衡转化率:39% 平衡转化率:68%
18.(本题16分)阿哌沙班(Apixaban)可用于预防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下图是阿哌沙班中间体K的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i.
ii.RCOOR′
ⅲ.
(1)A→B的反应类型是 。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
(3)D的分子式为C7H12O4,D的结构简式是
(4)G→H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与F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手性异构,不含F)
(6)K经多步合成阿哌沙班,结合K的合成路线图,写出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步骤3的试剂和反应条件是 。
(7)通常用酯基和NH3生成酰胺基,不用羧基和NH3直接反应,结合电负性解释原因:
元素 H C O
电负性 2.1 2.5 3.5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A A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C D C
15.(1)
(2)
(3)
(4)、NaCl()
(5)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生产的可以作为化肥等合理答案
(6)92.2%
16.(1)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
(2)N>O>S
(3) 分子 非极性
(4)热水有利于三聚氰胺分子间氢键断裂,与分子形成氢键,溶解度增大
(5)
(6)
17.(1) +150.7 高温
(2) 温度 <
(3) 60% 66.7% 0.25p
(4)生成的H2与O2发生反应,促进正丁烷脱氢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8.(1)取代反应
(2)
(3)
(4)
(5)11
(6) NH3和CH3OH
(7)酯基中碳氧键元素电负性差值最大,最容易断裂,形成酰胺比较容易;羧基中氧氢键元素电负性差值最大,比碳氧键更容易断裂,羧基与NH3难生成酰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