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 溶解度2022年版课标要求:1.内容要求:①了解溶解度的含义。②能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设计物质分离的方案。2.学业要求: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说明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当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时,我们说:20 ℃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20 ℃时,蔗糖在水里的溶解度是204g。定量比较固体溶解能力大小的要素:一定温度;溶剂多少(100g);饱和状态;单位(g)讨论: 设计实验——怎样定量地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食盐蔗糖100g水20 ℃时两杯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36g204g知识点1 固体的溶解度阅读课本第39、40页,了解固体的溶解度及其含义。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思考】下列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说明错在哪里。(1)把 31.6 g KNO3 溶解在 100 g 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KNO3的溶解度为 31.6 g。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 ℃时,把20 g KNO3溶解在水里配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对,未指明温度不对,未指明溶剂是100 g(3)20 ℃时,20 g KNO3能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 ℃时,把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因素(1)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注:与溶剂多少没有关系,因为定义中已经规定在100g溶剂里)(2)外因:________。100 g溶剂(标准)、饱和状态(状态)、g(单位)温度不对,未指明是饱和溶液不对,缺少单位:g一定温度(条件)、练习: 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溶物质。难难溶微溶可溶易溶0.01g10g1g(5)6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110 g KNO3,则60 ℃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 ( )(6)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则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KNO3 31.6 g。 ( )例1 易错辨析。判断下列与溶解度有关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 ℃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82。 ( )(2)37 g NaCl溶于100 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NaCl的溶解度为37 g。 ( )(3)50 ℃时,100 g水中溶解37 g NaCl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5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g。 ( )(4)60 ℃时,110 g KNO3完全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60 ℃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 ( )√×××课堂精练××例2 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在该温度下,将20 g NaCl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成了70 g NaCl饱和溶液B.NaCl在水中溶解的量有一定的限度C.仅有18 g NaCl发生了溶解D.再加一定量水能使NaCl全部溶解A1.将t ℃时74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 g固体,则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98 g B.48 g C.32.4 g D.24 g2.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增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不变 B.不变、变大 C.变小、不变 D.不变、不变BD完成课本第40、41页“探究 溶解度曲线”,填写有关内容:【问题】如何根据课本表9-1的数据推测表中物质在某一未测温度(如25 ℃、85 ℃等)时的溶解度呢?【方案设计】根据课本表9-1的数据绘制曲线,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方案实施】(1)绘制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课本表9-1所提供的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2)应用溶解度曲线。在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课本表9-1中几种物质在25 ℃和85 ℃时的溶解度(填在右表中)。知识点2 溶解度曲线温度/℃ 25 85溶解 度/g NaCl KClNH4ClKNO336.1 38.636.0 52.539.3 6839 184(3)分析溶解度曲线。课本图9-11和图9-12给出了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并讨论以下问题,得出结论。①这些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说明。②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陡升型),如KNO3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缓升型),如NaCl;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降型),如Ca(OH)2例3 (2023深圳中考)如图是NH4H2PO4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可以使物质的溶解度变大B.20 ℃时,在100 g水中加37.4 gNH4H2PO4形成不饱和溶液C.40 ℃时,NH4H2PO4的溶解度大于MgSO4的溶解度D.NH4H2PO4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C课堂精练3.(2023益阳中考改编)下面是NH4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及溶解度曲线。(1)甲表示________(填化学式)的溶解度曲线。(2)M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40 ℃时163.9 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4)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H4Cl,提纯KNO3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温度/℃ 10 20 30 40 60 8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5.2 65.6KNO3 20.9 31.6 45.8 63.9 110 169KNO3t ℃时,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43降温结晶【解析】(3)KNO3在40 ℃和10 ℃时的溶解度分别为63.9 g和 20.9 g。由此可知,40 ℃时,163.9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 g KNO3和100 g水,将该溶液降温至10 ℃,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 20.9 g KNO3,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63.9 g-20.9 g=43 g。温度/℃ 10 20 30 40 60 8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5.2 65.6KNO3 20.9 31.6 45.8 63.9 110 169知识归纳 (1)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且有未溶固体。(2)结晶法提纯物质(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的物质):①降温结晶适用于从混合溶液中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的固体物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如提纯上述甲和乙混合溶液中的甲;②蒸发结晶适用于从混合溶液中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蒸发结晶而不蒸干→趁热过滤),如提纯甲和乙混合溶液中的乙。知识点3 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某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在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这说明氮气的压强为____________、温度为0 ℃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____________的氮气。101kPa0.024体积2.影响因素【思考与讨论】如图,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请分析原因,并与同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的压强减小,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从汽水中逸出,连同汽水喷出增大【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和影响规律(1)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2)外因:①压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__;②温度,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4 (2023云南中考)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B.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可增加水中的含氧量C.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可增加水中的含氧量C课堂精练1.(2022广东中考)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50 g甲能完全溶于50 g水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t2 ℃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等D.加压或升温能增大戊的溶解度C2. 人体缺钾会导致心律失常,严重缺钾的病人可口服氯化钾溶液。氯化钾的溶解度如表:(1)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2)40 ℃时,向50 g水中加入40 g氯化钾配制溶液,要使固体全部溶解,应至少再加_________g水。(3)将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56.734.0 g50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与氧气反应2.镁与氧气反应3Fe+2O2 Fe3O42Mg+O2 2MgO溶解度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冷却固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定义表示方法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定义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饱和溶液结晶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