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022年版课标要求:内容要求:①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②认识结晶现象。1.糖水不够甜,你怎么办?2.在一定条件下,糖能不能无限度地溶解呢?3.怎么能让没有溶解的糖溶解呢?【提出问题】食盐能不能无限度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课本第37页【实验9-5】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思考】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不能无限度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观察课本第37页【实验9-5】,填写下表:实验内容 现象 分析①向10mL水中加入2 g氯化钠,搅拌 ②再加入2 g氯化 钠,搅拌③再加入10mL水,搅拌 完全溶解氯化钠完全溶解部分溶解溶解到一定限度,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完全溶解10mL水2gNaCl2gNaCl10mL水①②③增加了水,未溶解的氯化钠又继续溶解【知识小结】(1)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________(填“能”或“不能”)无限度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少量该溶质,搅拌,观察是否溶解不能不能继续溶解 还能继续溶解课本第38页【实验9-6】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降低温度,过多的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观察课本第38页【实验9-6】,填写下表:实验内容 现象 分析①向10 mL水中加入3 g 硝酸钾,搅拌 ②再加入3 g硝酸钾,搅拌 ③加热烧杯 ④再加入3 g硝酸钾,搅拌 ⑤静置,冷却 完全溶解硝酸钾完全溶解部分溶解仅溶解一部分,溶液即达到饱和状态完全溶解升高温度,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了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因而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有晶体析出10mL水3g硝酸钾3g硝酸钾3g硝酸钾冷却加热①②③④⑤完全溶解【知识小结】实验9-5和实验9-6说明,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例1 室温下,向装有等质量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15 g、10 g、5 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_________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在该温度下,向烧杯A、B中加入等质量的水,B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此时A中固体_______ (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A、BD不能课堂精练知识归纳 ①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对该物质饱和,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再溶解氯化钠。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1.易错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3)20 ℃时,向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为110 g。 ( )(4)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 )(5)20 ℃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变为蓝色。 ( )√××××知识点2、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结晶【思考与讨论】你听说过用海水晒盐吗?查阅资料,了解用海水晒盐的过程,与同学交流。阅读课本第38、39页,总结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1. 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1)实验9-6中,使硝酸钾晶体从热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方法叫 (如图)。降温结晶 (2)海水晒盐过程中,使食盐晶体从海水中析出的方法叫___________。蒸发结晶海水储水池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氯化钠提纯多种化工产品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过 滤2.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提示:①对极少数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物质[如Ca(OH)2],上述转化过程中温度的改变相反。②若要获得晶体,需先将不饱和溶液蒸发浓缩,得到饱和溶液,再进行冷却或蒸发得到晶体。蒸发溶剂增加溶质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例2 (2023江门一模)现有一瓶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降低温度 B.恒温蒸发一定量水C.加入硝酸钾固体 D.加入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课堂精练2.(2024广州模拟)如图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底部有氢氧化钙固体剩余)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试管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氯化钠C.硝酸铵 D.氢氧化钠C例3 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有晶体析出。下列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B.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立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降温过程中,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3.(2023清远一模)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晒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原理B.结晶池内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也一定是所含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的饱和溶液C.母液蒸发得到的盐卤属于混合物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都有利于海水晒盐B1.(模型构建)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均一、稳定 B.b表示溶剂C.c方法可为蒸发溶剂 D.d方法可为增加溶质C2. 下列事实能证实一杯甲物质的溶液是20 ℃时的饱和溶液的是 ( )A.降温到10 ℃时,有甲晶体析出B.蒸发10 g水后,有甲晶体析出C.加热到30 ℃时,再加入甲物质能继续溶解D.20 ℃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甲物质,溶液的质量不变3. 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溶液的组成一定改变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DA4.(2024渭南一模改编)如图是对t ℃时一定质量的某固体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1)若在丁的基础上蒸发10 g水,则可再析出________g固体。(2)乙中的溶液是该固体的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该固体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填序号)。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2.5不饱和C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铝与氧气反应2.铜与氧气反应4Al+3O2 ══ 2Al2O32Cu+O2 2Cu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