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第 4 课时 中和反应2022年版课标学业要求:从物质类别的视角,依据中和反应等,初步预测酸和碱的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2022年版课标学习活动建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的温度变化。知识点1 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pH变化1.什么是中和反应完成课本第74页“实验10-10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填写下表: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问题与结论实验一:向盛有5 mL稀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______________ 能否判断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________无明显现象不能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问题与结论实验二: 酚酞溶液的作用:利用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NaOH被消耗,从而判断反应发生;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先变为红色,后变为无色酸与碱能发生反应5 mL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如下反应,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HCl + NaOH ==== NaCl + H2O ______ ______ ______ 水【小结】______与______作用生成_____和_____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酸碱盐水酸碱盐(1)反应前后都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旁观”离子)是____________;(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H+ + OH- === H2O2.中和反应的实质观察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如图),完成填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应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Cl+Ca(OH)2=== CaCl2+2H2OH2SO4+2NaOH === Na2SO4+2H2O例 1 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Fe2O3+6HCl === 2FeCl3+3H2OB.Ba(OH)2+H2SO4 === BaSO4↓+2H2OC.SO3+2NaOH === Na2SO4+H2OD.CaCO3+2HCl === CaCl2+H2O+CO2↑B课堂精练例2 (2024苏州模拟)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溶剂的质量增加B.反应前后Na+、Cl-的数目均不变C.稀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H2OC课堂精练向一定量的某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水,只能改变溶液的酸碱度,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可以无限接近7,但不能等于7。特别提醒!3.酸碱性溶液稀释过程中的pH变化情况4.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①向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为例)②向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以向稀盐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例3 某兴趣小组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1)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2。①溶液X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进行到30 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下同);60 s时,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此时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_______色。红稀盐酸NaOH+HCl === NaCl+H2OHCl、NaClOH-、Cl-(2)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的变化如图3(忽略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散失)。①M点三颈烧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pH_____7(填“>”“=”或“<”)。②据图可得出中和反应过程中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NaCl=放出 1.(2023荆州中考)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溶液变为蓝色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C.测得该溶液的pH=7D.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C例4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探究活动。【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H2SO4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学生板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作出猜想】(2)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H2SO4;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H2SO4+2NaOH===Na2SO4+2H2ONa2SO4和NaOH知识点2 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中和反应为酸+碱―→ 盐+水,若参与反应的碱和生成的盐均可溶于水,从反应物是否过量的角度去考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一般有三种情况:①盐(恰好反应);②酸+盐(酸过量);③碱+盐(碱过量)。【实验探究】(3)同学们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小华 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猜想________不成立小雪 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小敏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pH________7(填“>” “=”或“<”) NaOH三有气泡产生< 2.小明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最终所得溶液呈蓝色,则反应后溶液中除石蕊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CaCl2和Ca(OH)2【拓展反思】(4)下列试剂可以代替锌粒达到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多选,填序号)。A.Fe2O3 B.铁片C.CO2 D.紫色石蕊溶液ABD知识点3 中和反应的应用阅读课本第75页,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中和过多的胃酸:人如果患有某些胃肠疾病,胃会分泌过量胃酸,造成胃部不适以致消化不良。在这种情况下,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________性物质的药物,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碱2.处理某些昆虫叮咬后的症状:蜂或蚂蚁叮咬人的皮肤后,在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会使叮咬处很快出现肿、痛或瘙痒等症状。如果涂一些含有________性物质的溶液,就可减轻症状。碱3.工业废水处理: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__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可用__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熟石灰硫酸印染厂的废水的处理4.农业上改良土壤酸碱性:如用__________中和土壤酸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熟石灰例 5 下列应用的主要化学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用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B.用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C.用稀氨水涂抹在蚂蚁叮咬处止痒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A课堂精练1.(2023苏州中考)常温下,将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盐酸(含2滴酚酞溶液)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Na+的数目不断增加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C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加水B.向一定量稀盐酸中不断加NaOH溶液C.向一定量石灰水中不断加水D.向一定量石灰水中不断加稀盐酸C3.(2024合肥一模)如图1,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得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如图2(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溶液温度先升高再恢复至室温B.c点溶液中的离子有Na+、OH-、Cl-C.由ab段变化可知,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Cl-D.由bc段变化可知,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浓度有关B4.易错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2)熟石灰、烧碱都是碱,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酸和碱必须都可溶于水,才能发生中和反应。 ( )√××常见的酸和碱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易吸水潮解、强腐蚀性氢氧化钠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与指示剂作用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酸浓盐酸:挥发性、刺激性气味浓硫酸:吸水性、腐蚀性(脱水性)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不断搅拌酸的化学性质与指示剂作用与氢前金属反应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常见的碱中和反应定义H++OH - === H2O实质pH变化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中加入碱:<7→=7→>7碱中加入酸:>7→=7→<7热量变化放热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