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溶液及其应用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溶液及其应用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
2022年版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①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②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③认识溶解现象。
新课导入
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被蓝色的海洋覆盖着。如果你在海水中游过泳的话,就会发现海水又苦又咸。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海水中溶解了许多物质,它是一种混合物,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溶液,主要溶解了NaCl,此外还有MgCl2、MgSO4等
你能列举身边的溶液吗?
矿泉水
啤酒
白醋
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
课本第30页【实验9-1】 蔗糖溶解
知识点1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观察课本第30页【实验9-1】,了解溶液的形成,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过程解释 形成的混合物名称 溶液的微观示意图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蔗糖
“消失”
在水里 
蔗糖
溶液 
如果把氯化钠放入水中,同样也能形成氯化钠溶液,只不过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如图)。
蔗糖到哪里去了?
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
蔗糖
氯化钠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形成氯化钠溶液,只不过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氯化钠溶液的形成
蔗糖溶解的微观示意图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    ,被溶解的物质叫作    。由此可知,溶液质量=      +      。
2.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    的     。
1.溶液的特征:取出蔗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分析,它们的组成是完全相同的,即溶液是    的;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即溶液是     的。
均一
稳定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剂
溶质
【补充】溶液中的微观世界。请根据下列溶液的名称和其微观示意图,完成下表:
溶液名称 蔗糖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微观示意图
溶质名称及化学式
溶液中的微粒
氯化氢
HCl 
氯化钠
NaCl
氢氧化钙
Ca(OH)2
蔗糖
蔗糖分子、H2O
Na+、Cl-、H2O
H+、Cl-、H2O 
Ca2+、OH-、H2O
4.溶剂和溶质的判断:①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时,液体为溶剂。②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作溶剂,量少的一种叫作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作溶剂。③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指水作溶剂形成的溶液。
氯化氢

(气体)
糖水
蔗糖

(固体)
酒精

(固体)
酒精

(液体)
汽油
10mL
30mL
植物油
汽油
30mL
10mL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
植物油
汽油
判断口诀:
气液混合,液为剂;
固液混合,液为剂;
液液混合:
有水时,水都为剂;
无水时,量多为剂。
(质)
(质)
(剂)
(剂)
1.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如果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MgSO4、H2SO4
MgSO4
Mg+H2SO4 ═ MgSO4 + H2 ↑
【补充】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2.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如果碳酸钙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如果稀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CaCl2
CaCl2
CaCl2、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例1 (2023广西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白糖
B.白酒
C.白醋
D.花生油
D
课堂精练
知识归纳 ①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纯水不是溶液。②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呈蓝色,KMnO4溶液呈紫红色。
例2 易错辨析。判断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3)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和溶剂就不会分离。 (  )
(4)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则混合物都属于溶液。 (  )
(5)1 g氯化钠完全溶于10 g水中可得到11 g氯化钠溶液。 (  )
(6)溶液形成的微观实质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溶剂中。 (  )



×
×
×
1.(2023永州中考)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稀盐酸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2.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中,溶质为石灰石
B.氯化锌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锌
C.茶水中,溶质为茶叶,溶剂为水
D.Fe和过量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FeSO4
D
B
课本第31页【实验9-2】 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
知识点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观察课本第31页【实验9-2】,填写下表:
编号 溶质 溶剂 现象 归纳
① 碘 水 (1)通过实验①②或③④的对比,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通过实验①③或②④的对比,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 碘 汽油 ③ 高锰酸钾 水 ④ 高锰酸钾 汽油 碘几乎不溶于水
溶剂的性质(种类)
溶质的性质(种类)
碘溶解在汽油中,
形成棕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解在水
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几乎
不溶于汽油
课本第32页【实验9-3】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观察课本第32页【实验9-3】,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 现象 静置后 现象 结论
水(滴有红墨水,便于观察)+乙醇
【知识小结】(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注: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搅拌操作等只影响物质的溶解速率,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分层 
液体
不分层 
液体
不分层 
乙醇能溶解
在水中
①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因:温度。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种类)
例3 小华和小雪两位同学为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进行了如图实验。
(1)小华做了A、B两个对比实
验,发现A中固体几乎不溶,B中固体
可溶。该现象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
因素是_____________。
(2)小雪补充了实验C,与实验_______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控制变量的角度看,要更严谨地得出实验结论,应保持相同的量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温度 ②水和汽油的体积 ③碘和高锰酸钾的质量
(4)高锰酸钾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杀菌剂,又称“PP粉”。在配制高锰酸钾杀菌液时,下列操作能加快其溶解的是________。
a.用少量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溶剂种类
A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是否相同
课堂精练
①②③
bc
观察课本第33页【实验9-4】,填写下表:
知识点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结论
溶解时无明显吸放热现象 
溶解时吸热 
溶解时放热
t0 
t0 
t0 
t0 
t0-t1 
t0+t2 
教师点拨 一些物质加入液体中会放热的原因:
①溶解放热,如NaOH固体溶解于水中;
②与水反应放热,如CaO与水反应;
③与溶液中的溶质反应放热,如Mg与稀盐酸反应。
例4 化学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物质
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甲:加入硝酸铵后温度计的
示数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原因是硝酸铵溶于水时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实验乙:向集气瓶内加入水后,观察到气球_________,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下列几组试剂能产生相同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和水 B.氧化钙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变小
吸收
鼓起
恢复原状
B
课堂精练
1.溶液的应用:在日常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领域应用广泛。
2.反应常常在溶液中进行: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_______。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常先将几种固体反应物溶解,然后将这些溶液混合后________或________,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3.溶液对于动植物的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医疗上常用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__和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溶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的各种养料,需要溶解形成溶液后才能被吸收。

知识点4 溶液的应用
阅读课本第33、34页,完成下列填空:
工农业生产
科学研究
医疗
震荡
搅动
生理盐水
溶液的用途
溶液用途
无土栽培的蔬菜依靠营养液生长
食品中
的溶液
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溶液
医疗上使用的溶液
常常把固体试剂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为什么呢?
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中,反应时接触面积
更大,反应物的分子或离子之间接触更多。
资料卡片 乳浊液和悬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
举例 振荡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得到的乳状浑浊液体 少量泥土放入水中搅拌得到的浑浊液体
用途 如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合成树脂乳液;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喷洒 如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患者服用的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把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配制成悬浊液喷洒
X射线检查
造影剂
乳胶漆
喷洒农药
例5 (2024六安模拟)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溶液用途的是 (  )
A.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进行实验
B.农业上用营养液栽水培蔬菜
C.医疗上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D.生活中用乳胶漆粉刷墙壁
知识补充 乳浊液和悬浊液也具有广泛的用途。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悬浊液中悬浮的是固体小颗粒,二者都是混合物,但不均一、不稳定。
D
课堂精练
1.(地方特色)下列是广东人民的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属于溶液的是 (  )
A.顺德双皮奶 B.九江双蒸酒
C.广州艇仔粥 D.老姜红薯糖水
2.(2023清远一模)下列关于溶质和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固体可作溶质,液体只可作溶剂
B.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C.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D.白磷溶于二硫化碳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白磷,溶剂是二
硫化碳
B
A
3.(数字化实验)取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 g,分别加入
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明显吸
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
(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
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的推
移而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NO3
降低
NaOH已经完全溶解,不再放热,溶液向外界散热
现象明显,对比性强(合理即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与稀盐酸反应
2.铁与稀硫酸反应
Zn+2HCl ══ ZnCl2+H2↑
Fe+H2SO4 ══ FeSO4+H2↑
溶液

形成
溶液及其应用
定义
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溶解性:受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因素影响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液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