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25年3月 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蒙古发动扩张战争的史实。知道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疆域范围和元朝的民族关系,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2.理解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内容和作用,知道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知道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觉形成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学习文天祥、陆秀夫所表现出的崇高气节;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行动,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其作为。(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宏观历史视野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1. 教师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一幅广袤而壮丽的蒙古草原图片,同时播放一段悠扬激昂的蒙古族传统音乐,如《鸿雁》。教师:“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片辽阔的草原,听到这豪迈的音乐,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涌动。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崛起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蒙古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去探寻元朝统一的传奇故事。”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完成同步练习册自主导学。蒙古政权建立的时间 建立者蒙古灭西夏、金的情况2.元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统一的时间、元朝的疆域3.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4.元朝对台湾、西域、西藏的管辖。5.元朝的民族交融情况
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同桌相互检查练习册自主导学完成情况,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研讨,之后小组合作交流。分析行省制度的影响及元朝对台湾、西域、西藏的管辖。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元朝的建立1.展示材料:材料一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材料二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蒙古秘史》教师提问:(1)上述材料描述了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什么情景?当时牧民们的最大心愿是什么?(2)最终是谁结束了这种混战的情景?他的贡献是什么?提示:(1)上述材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蒙古草原上各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的战乱情景。这些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2)铁木真(成吉思汗)。贡献: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和蒙古灭西夏、金的情况。提示:(1)随着蒙古的强大,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几十年里,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除向东、向南对金、西夏和南宋作战外,还向西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2)①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②1234年,蒙古灭金,此后与南宋形成了长达40多年的对峙局面。3.教师讲述: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二、元朝的统一1.教师: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而元朝统一了全国却是在3年之后的1279年,这是为什么?学生: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2.展示材料:材料一:1279年崖山之战,南宋失败,陆秀夫背着宋幼帝跳海殉国,南宋残部覆灭。材料二: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受到百般折磨,可他仍然强忍痛苦,写出了《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荡气回肠的不朽名作。元世祖见威逼利诱都不能使文天祥屈服,于是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都被拒绝。元世祖无奈,于是下令处死文天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后,他先向南方跪拜,然后从容就义,死时年仅四十七岁。教师: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那么,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呢?学生: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教师:材料二表现出文天祥怎样的精神?学生: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不屈品质,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3.合作探究:有人认为,既然元朝统一全国是进步的,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提示: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是通过征服来完成全国统一的,大肆屠杀和掠夺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而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元朝统一全国,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具有进步性。元朝统一后,疆域扩大,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4.材料展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提问:如何理解材料所述的元朝“幅员之广”?提示: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今天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三 元朝的统治1.阅读图文资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元朝对辽阔疆域统治的概况。答案:元朝疆域辽阔,为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汉族士人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2.阅读图文资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元朝在中央推行的举措及其职能。答案: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政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3.(1)阅读图文资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的内容、性质和作用。答案:①内容:除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直属中书省管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②性质:行省是中书省临时派出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后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③作用: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2)阅读史料(见课件),分析行省制度的影响。答案: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作用)。②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作用)。③行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地位)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教师: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指出图中今台湾的位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顾所学知识,分组说说台湾与大陆关系密切联系的史实。学生: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学生:隋朝时期,台湾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学生:元朝时期,台湾称作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2.教师: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指出图中今西藏的位置。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史实加以证明。学生:西藏在唐朝时称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他上书唐中宗“唐蕃‘和同为一家’(四)元朝的民族交融1.展示材料: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延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摘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教师提问:(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不少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观”内涵不断变化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中国”一词含义变化的认识。(3)综上所述,概括中华民族发展的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提示:(1)原因:中华文明演进的完整性、延续性。民族:回回(我国回族的前身)。(2)原因: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与包容性;少数民族的主动交融;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或各民族长期交往);大一统王朝的发展与推动。认识:中国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历史;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3)特点:由民族分散发展走向民族交融;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不断交融的结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管辖权。教师补充: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行为都必将失败。我们要敢于和那些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维护祖国的统一。合作探究: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有何历史意义?提示:①证明台湾、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②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③推动了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④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1.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2.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
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蒙古政权的建立以及蒙古灭西夏和金的史实,这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元朝建立后,灭掉了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这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民族英雄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元朝的疆域十分辽阔,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巩固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并且在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强统治。这一系列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业设计 第11课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元朝的建立1.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2.蒙古扩张: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3.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二、元朝的统一1.南宋灭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2.元朝统一: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3.元朝疆域: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三、元朝的统治1.中央:设中书省,下分六部;设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3.边疆地区:澎湖设置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四、元朝的民族交融1.新的民族:回回2.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