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和组织形式
2、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职能和村民、居民自治管理方式
3、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4、掌握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内容,能够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3、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4、公共参与: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教学重点】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教学难点】
为什么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你知道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是哪里吗?
学生思考回答:广西宜州区合寨村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近合寨村看看他们是怎样进行村民自治的吧!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总议题:全面理解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议题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是什么?——从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说起
议题二:我国人民群众如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从今天的合寨村探索的基层民主的实践活动说起
第一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议题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是什么?——从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说起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内涵?
2、合寨村是如何改变“六多一少”局面的?
3、这一基层治理的模式彰显了基层民主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2、合寨村是如何改变“六多一少”局面的?
①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额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②制定了村规民约(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解决村内务的有效途径)
3、这一基层治理的模式彰显了基层民主有何特点?
阅读教材P66相关链接→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议学小结: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六多一少”转化成新时代的“六强一少”》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村一级也要接受党的领导吗?党的领导如何贯彻在基层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党支部三者的关系
突破提升:比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
除了广大农村,城市也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吗?
居委会的存在与村委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新春走基层 荷塘区粮贸小区:居民共享小区自治红利》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居委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它是怎么产生的?是如何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优势作用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突破提升:比较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第二幕: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议题二:我国人民群众如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从今天的合寨村探索的基层民主的实践活动说起
议学情境四:如今的含寨,并没有停下基层自治的探索脚步!我们一起来看看合寨人民群众是怎样探索基层民主自治实践的新路子的吧!
观看视频《40年后合寨村的基层民主自治实践》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合寨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村从“六多一少”转化成新时代的“六强一少”的?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合寨人民群众开展了哪些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议学小结: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
(1)民主选举: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① 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②城市: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2)民主协商
① 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②开展: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3)民主决策
① 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②要求: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4)民主管理
① 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②要求: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5)民主监督
① 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②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突破提升: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