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1.3.4种子的萌发 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1.3.4种子的萌发 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生命的结构与生殖
第3节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第4课时 种子的萌发
1.知道并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科学观念)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2.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种子里含有活的且完整的胚。种子的萌发还跟种子的形态、大小、饱满程度以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等有一定的关系。
[注意](1)光和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种子只有同时满足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时才能萌发。
3.在研究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时我们用到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4.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会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之后,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子。在没有形成绿色的茎和叶以前,有机物主要由胚或乳提供。
知识点1 种子的萌发
【案例1】(2024春 金华期末)如图是洋葱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
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C.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D.胚乳中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
【答案】A
【解答】解:A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A错误,B正确。
C、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C正确。
D、洋葱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胚乳中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D正确。
故选:A。
【对点训练1】(2024春 温州期末)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劳动人民利用谷风车把谷物中的空壳、瘪粒除去后,从剩余的谷物中挑选种子育种。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营养
【答案】D
【解答】解: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
故选:D。
1、农民经常利用盐水选取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播种。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饱满的种子内贮存的水分更多
B.饱满的种子抗病能力更强
C.饱满的种子吸收养料能力更强
D.饱满的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更多
【答案】D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本身必须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农业生产上,要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这样的种子含丰富的养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科学家在山洞里发现3000年前的苋菜种子,经培育仍能发芽。研究发现种子在低温、干燥、密闭的条件下,处于长期休眠状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苋菜种子在山洞未能萌发的原因是(  )
A.缺乏充足的水分 B.缺乏适宜的温度 C.缺乏充足的空气 D.缺乏充足的光照
【答案】D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种子在低温、干燥、密闭的条件下,处于长期休眠状态。所以苋菜种子在山洞未能萌发的原因是缺乏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故选:D。
3、如图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尤里卡科学摄影奖获奖作品。将青菜种子放在一定量清水中,6天后萌发出青菜幼苗,照片是使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青菜种子就一定会萌发
C.青菜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主要由胚乳提供
D.提供充足光照能提高青菜种子萌发的成功率
【答案】A
【解答】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育成幼苗的各部分,种子萌发过程所以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A正确。
B、只有外界条件适宜,且具备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青菜种子才会萌发。B错误。
C、青菜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主要由子叶提供。C错误。
D、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所以提供充足光照不能提高青菜种子萌发的成功率。D错误
故选:A。
4、(2024 滕州市校级开学)拟南芥种子中含有一种能感受蓝光的受体隐花色素(CRY1),可调控种子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CRY1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缺失突变体的种子进行4℃低温处理2~3d,先打破休眠,分别放在MS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A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B.推测CRY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C.实验结果说明ABA能抑制种子萌发,且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正相关
D.脱落酸与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作用效果相抗衡
【答案】C
【解答】解:A、ABA(脱落酸)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并且它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正确;
B、ABA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浓度ABA的影响下,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中含有CRY1,其发芽率比突变型的更高,推测CRY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B正确;
C、实验结果显示,随着ABA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说明ABA能抑制种子萌发,且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负相关,C错误;
D、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具有相互对抗的作用,ABA抑制种子萌发,而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
故选:C。
5、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答案】C
【解答】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甲组、乙组同时发芽。
故选:C。
6、农民常在早春时节便在秧田里撒下稻谷种子培育秧苗。为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之后农民常用塑料薄膜把秧田覆盖起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收获后加工成我们所食用的大米是不能萌发的,但仅去除稻谷外壳且保留其他各部分的糙米具有萌发能力。则大米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
【答案】保温保水;胚。
【解答】解: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在播种之后农民常用塑料薄膜把秧田覆盖起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保温保水。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在去除稻谷外壳的过程中,胚被破坏了,所以播种大米不会萌发。
故答案为:保温保水;胚。
7、学了探究种子萌发实验后,爱脑筋的小刘同学观察到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提出了酸雨会影响菜豆种子的发攀率吗?并进行了实验。小刘选取了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50粒,均分为甲、乙两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1)实验中,甲、乙两组的种子数应各放入 粒而不是一粒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 性,减少实验误差。
(2)如果甲组定期喷洒用食稀和自来水配制的“酸雨”,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乙组种子应定期喷洒等量的 (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作答)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3)实验结果:酸雨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对照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5%。根据实验数据,该实验的结论是: 。
(4)对照组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25;偶然(2)B(3)酸雨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4)胚不完整、胚已死亡、种子处于休眠期
【解答】解:(1)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共50粒种子平均分到两组,因此“实验中每个培养皿放25粒菜豆种子而不是1粒”,其目的是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所以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与模拟酸雨形成对照的水,应选用自来水。
(3)甲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乙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5%。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酸雨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或处在休眠期。因此乙组中均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失去活性(胚不完整或处于休眠期)。
故答案为:(1)25;偶然(2)B(3)酸雨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4)胚不完整、胚已死亡、种子处于休眠期。
8、(2024 越城区校级一模)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选取100粒已经晒干、大小一致且结构完整的玉米种子用于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分是否为玉米种子萌发的条件,则乙组两个框内补充内容是 。
(2)增设一个丙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将甲组置于光下,丙组完全遮光,结果发现两组种子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
(3)再增设一个丁组,除将棉塞改为橡皮塞(不透气)之外,其余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一段时间后,这两组种子也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原因是 。
【答案】(1)放入20粒种子、干燥的滤纸;
(2)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丁组锥形瓶内含有足够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解答】解:(1)甲放20粒湿润的滤纸,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分是否为玉米种子萌发的条件,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乙组的瓶内应放入20 粒种子、干燥的滤纸。
(2)增设一个丙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在实验中,设置丙组完全遮光,甲组在日光下,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其目的是形成对照。结果发现两组种子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再增设一个丁组,除将棉塞改为橡皮塞(不透气)之外,其余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一段时间后,这两组种子也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原因是丁组锥形瓶内含有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故答案为:(1)放入20粒种子、干燥的滤纸;
(2)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丁组锥形瓶内含有足够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9、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毫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0、1000、10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4,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4种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
(1)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萌发数量如下:
序号 1 2 3 4
重金属污染液稀释倍数 10 100 1000 10000
种子数量 50 50 50 50
溶液体积(mL) 200 200 200
种子萌发数量 0 7 19 45
(2)表格中序号第2组溶液体积应设置为 mL。
(3)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该实验结论为: 。
[反思与评价]
(4)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 。
【答案】(2)200;
(3)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水稻种子的萌发数量随着重金属污染液的浓度升高而降低;
(4)缺少用蒸馏水(不含重金属污染液)的对照组。
【解答】解:(2)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该实验的变量是重金属污染液稀释倍数,其它条件要保持一致,因此表格中序号第2组溶液体积应设置为200mL。
(3)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该实验结论为: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水稻种子的萌发数量随着重金属污染液的浓度升高而降低。
(4)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缺少用蒸馏水(不含重金属污染液)的对照组。
故答案为:(2)200;
(3)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水稻种子的萌发数量随着重金属污染液的浓度升高而降低;
(4)缺少用蒸馏水(不含重金属污染液)的对照组。
10、豆芽是人们饭桌上常吃的菜肴。如图是某品牌豆芽机的设计示意图,装置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加热装置等。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中的水可通过内部管道和沥水孔按箭头方向流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加热装置能够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将机内温度维持在20~25℃。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所给信息,分析豆芽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豆芽机的盖上开孔,能为豆芽萌发提供充足的氧气,豆芽机的淋水系统,能为豆芽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同时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也能保证充足的氧气,豆芽机的加热装置,能将机内温度维持在20~25°℃,能为豆芽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解答】解:豆芽机的盖上开孔,能为豆芽萌发提供充足的氧气,豆芽机的淋水系统,能为豆芽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同时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也能保证充足的氧气,豆芽机的加热装置,能将机内温度维持在20~25°℃,能为豆芽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11、2019年1月15日,重庆大学对外公布,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 据介绍,棉花种子位于一个专门制作的“罐子”内,内有马铃薯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拟南芥、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等。根据有关叙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种子在月球上萌发出嫩芽,说明了棉花在月球上生长时不需要空气
B.棉花在月球上正常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条件
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
D.本次生物科普试验的“罐子”内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答案】A
【解答】解:A、花种子位于一个专门制作的“罐子”内,“罐子”内是有空气的,棉花种子在月球上萌发出嫩芽,并不能说明了棉花在月球上生长时不需要空气,错误;
B、棉花在月球上正常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条件,正确;
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正确;
D、本次生物科普试验的“罐子”内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正确;
故选:A。
12、小科的水稻种子萌发实验如下:选取完整、饱满的水稻种子200粒,用水浸泡24小时,再放入带有小孔的篮里并盖上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浇水一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选用饱满的水稻种子,是为了保证胚乳的结构完好
B.用水浸泡和喷淋,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水分
C.篮子放在温暖地方,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
D.放入带小孔的篮里,是为了让种子得到充足的空气
【答案】A
【解答】解:A、种子的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选用饱满的水稻种子,是为了保证种子萌发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A错误。
B、用水浸泡和喷淋,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的水分,B正确。
C、篮子放在温暖地方,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C正确。
D、把种子放在带小孔的塑料篮里,是为了保证充足的空气,D正确。
故选:A。
13、(2024春 余姚市校级期末)图中甲、乙两图表示菜豆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其中曲线 表示胚乳的发育,曲线 表示胚的发育;将几百粒吸水豌豆种植于疏松土壤中,每5天取出20粒种子(或幼苗),劈开并烘干至质量不变,这样将每次的质量统计后得如图丙,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曲线 。
【答案】b、d;a、c;C
【解答】解:菜豆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受精完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受精卵经过一个短暂休眠后才发育成胚,所以甲图中b表示胚乳的发育,a表示胚的发育;随着发育时间的进行,菜豆为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成熟的种子中无胚乳,所以乙图中c为胚的发育,d为胚乳的发育。种子萌发过程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当幼苗出土后,幼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会逐渐增多,所以丙图中C曲线与实验结果相符。
故答案为:b、d;a、c;C
14、上世纪50年代初,在辽宁省普兰店袍子屯附近的泥炭层中发现了“沉睡”了大约1000多年的老莲子,经人工处理、种植,在第三年开出了粉红的荷花。请你思考回答:
(1)关于千年莲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猜测,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莲子果皮坚硬,几乎不透水 ②泥炭层含氧极少,缺少水分 ③当地气温低 ④当地阳光不充分 ⑤当地的土壤肥力不足
(2)荷花莲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的植物种子,下列属于该类型的是 。
A.玉米 B.蓖麻 C.小麦 D.花生。
【解答】解:(1)①莲子的果皮具有坚而厚的特殊结构,在种子充分成熟干缩以后,水生和空气不易透入,呼吸作用非常缓慢,处于被迫休眠状态。所以莲子可以在土中埋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萌发也不腐烂,这是莲子长寿的原因。
②泥炭深层的土中没有足够的氧气和水分,不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条件。
③当地气温低、雨量少。
因此,莲子萌发的条件--水分、氧、适宜温度得不到满足,莲子不能萌发,故选①②③。
(2)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多为直根系,叶脉多为网状脉,种子有两片子叶,双子叶植物一般无胚乳,单子叶植物一般有胚乳,蓖麻的种子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有胚乳和荷花莲子同属于该类型。
故答案为:(1)①②③(2)B
新疆地处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盐碱地经大量灌水后,可暂时减轻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但随着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逐渐到达表层土壤,使表层土壤盐碱化更严重,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易发生虫害。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了棉花的出苗率(出苗率是指钻出地面的幼苗数与播种的种子数的比值)。科技团队在新疆某地用“干播湿出”技术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改良。两种种植技术介绍如表。
传统种植技术 干播湿出技术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温度适宜时,在表层土壤播种并盖上地膜,使种子距离地面3~4厘米。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铺设地膜和
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将棉花种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种子距离地面1~2厘米(如图);待温度适宜时,进行膜下滴灌(即通过滴灌管将少量水缓慢滴加在种子处)。
根据上述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解释相对于传统种植技术,干播湿出技术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
【答案】干播湿出技术不仅减轻了表层土壤盐碱化,防止土壤板结,还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条件,所以干播湿出技术能大大提高棉花出苗率
【解答】解:干播湿出技术是指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铺设地膜和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将棉花种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种子距离地面1~2厘米;待温度适宜时,进行膜下滴灌(即通过滴灌管将少量水缓慢滴加在种子处)。干播湿出技术不仅减轻了表层土壤盐碱化,防止土壤板结,还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条件,所以干播湿出技术能大大提高棉花出苗率。
故答案为:干播湿出技术不仅减轻了表层土壤盐碱化,防止土壤板结,还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条件,所以干播湿出技术能大大提高棉花出苗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生命的结构与生殖
第3节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第4课时 种子的萌发
1.知道并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科学观念)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 、一定的 和充足的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2.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种子里含有活的且完整的 。种子的萌发还跟种子的形态、大小、饱满程度以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等有一定的关系。
[注意](1)光和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种子只有同时满足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时才能萌发。
3.在研究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时我们用到的主要方法是 。
4.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会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之后,胚芽逐渐长成 和 。在没有形成绿色的茎和叶以前,有机物主要由 或 提供。
知识点1 种子的萌发
【案例1】如图是洋葱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
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C.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D.胚乳中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
【对点训练1】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劳动人民利用谷风车把谷物中的空壳、瘪粒除去后,从剩余的谷物中挑选种子育种。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营养
1、农民经常利用盐水选取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播种。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饱满的种子内贮存的水分更多
B.饱满的种子抗病能力更强
C.饱满的种子吸收养料能力更强
D.饱满的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更多
2、科学家在山洞里发现3000年前的苋菜种子,经培育仍能发芽。研究发现种子在低温、干燥、密闭的条件下,处于长期休眠状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苋菜种子在山洞未能萌发的原因是(  )
A.缺乏充足的水分 B.缺乏适宜的温度 C.缺乏充足的空气 D.缺乏充足的光照
3、如图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尤里卡科学摄影奖获奖作品。将青菜种子放在一定量清水中,6天后萌发出青菜幼苗,照片是使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青菜种子就一定会萌发
C.青菜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主要由胚乳提供
D.提供充足光照能提高青菜种子萌发的成功率
4、拟南芥种子中含有一种能感受蓝光的受体隐花色素(CRY1),可调控种子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CRY1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缺失突变体的种子进行4℃低温处理2~3d,先打破休眠,分别放在MS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A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B.推测CRY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C.实验结果说明ABA能抑制种子萌发,且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正相关
D.脱落酸与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作用效果相抗衡
5、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6、农民常在早春时节便在秧田里撒下稻谷种子培育秧苗。为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之后农民常用塑料薄膜把秧田覆盖起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收获后加工成我们所食用的大米是不能萌发的,但仅去除稻谷外壳且保留其他各部分的糙米具有萌发能力。则大米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
7、学了探究种子萌发实验后,爱脑筋的小刘同学观察到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提出了酸雨会影响菜豆种子的发攀率吗?并进行了实验。小刘选取了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50粒,均分为甲、乙两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1)实验中,甲、乙两组的种子数应各放入 粒而不是一粒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 性,减少实验误差。
(2)如果甲组定期喷洒用食稀和自来水配制的“酸雨”,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乙组种子应定期喷洒等量的 (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作答)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3)实验结果:酸雨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对照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5%。根据实验数据,该实验的结论是: 。
(4)对照组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8、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选取100粒已经晒干、大小一致且结构完整的玉米种子用于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分是否为玉米种子萌发的条件,则乙组两个框内补充内容是 。
(2)增设一个丙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将甲组置于光下,丙组完全遮光,结果发现两组种子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
(3)再增设一个丁组,除将棉塞改为橡皮塞(不透气)之外,其余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一段时间后,这两组种子也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原因是 。
9、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毫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0、1000、10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4,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4种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
(1)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萌发数量如下:
序号 1 2 3 4
重金属污染液稀释倍数 10 100 1000 10000
种子数量 50 50 50 50
溶液体积(mL) 200 200 200
种子萌发数量 0 7 19 45
(2)表格中序号第2组溶液体积应设置为 mL。
(3)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该实验结论为: 。
[反思与评价]
(4)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 。
10、豆芽是人们饭桌上常吃的菜肴。如图是某品牌豆芽机的设计示意图,装置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加热装置等。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中的水可通过内部管道和沥水孔按箭头方向流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加热装置能够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将机内温度维持在20~25℃。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所给信息,分析豆芽机的工作原理。
11、2019年1月15日,重庆大学对外公布,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 据介绍,棉花种子位于一个专门制作的“罐子”内,内有马铃薯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拟南芥、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等。根据有关叙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种子在月球上萌发出嫩芽,说明了棉花在月球上生长时不需要空气
B.棉花在月球上正常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条件
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
D.本次生物科普试验的“罐子”内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2、小科的水稻种子萌发实验如下:选取完整、饱满的水稻种子200粒,用水浸泡24小时,再放入带有小孔的篮里并盖上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浇水一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选用饱满的水稻种子,是为了保证胚乳的结构完好
B.用水浸泡和喷淋,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水分
C.篮子放在温暖地方,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
D.放入带小孔的篮里,是为了让种子得到充足的空气
13、图中甲、乙两图表示菜豆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其中曲线 表示胚乳的发育,曲线 表示胚的发育;将几百粒吸水豌豆种植于疏松土壤中,每5天取出20粒种子(或幼苗),劈开并烘干至质量不变,这样将每次的质量统计后得如图丙,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曲线 。
14、上世纪50年代初,在辽宁省普兰店袍子屯附近的泥炭层中发现了“沉睡”了大约1000多年的老莲子,经人工处理、种植,在第三年开出了粉红的荷花。请你思考回答:
(1)关于千年莲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猜测,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莲子果皮坚硬,几乎不透水 ②泥炭层含氧极少,缺少水分 ③当地气温低 ④当地阳光不充分 ⑤当地的土壤肥力不足
(2)荷花莲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的植物种子,下列属于该类型的是 。
A.玉米 B.蓖麻 C.小麦 D.花生。
新疆地处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盐碱地经大量灌水后,可暂时减轻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但随着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逐渐到达表层土壤,使表层土壤盐碱化更严重,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易发生虫害。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了棉花的出苗率(出苗率是指钻出地面的幼苗数与播种的种子数的比值)。科技团队在新疆某地用“干播湿出”技术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改良。两种种植技术介绍如表。
传统种植技术 干播湿出技术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温度适宜时,在表层土壤播种并盖上地膜,使种子距离地面3~4厘米。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铺设地膜和
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将棉花种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种子距离地面1~2厘米(如图);待温度适宜时,进行膜下滴灌(即通过滴灌管将少量水缓慢滴加在种子处)。
根据上述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解释相对于传统种植技术,干播湿出技术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