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作文(考点讲析)-【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复习(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1 作文(考点讲析)-【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复习(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资源简介

专题11 作文
写作是考试的重难点,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意,能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会写结构合理,条理清楚,选材得当,内容充实,语言准确、通顺、得体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学生要把握时代脉搏,能将材料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在文章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作文类型
一、记叙文
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场景以及表达情感来展现生活体验和感悟的文体。它的写作方式灵活多样,但通常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技巧来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记叙文写作方式:
(一)明确主题与目的
确定主题:在开始写作前,明确你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情感,即文章的主题。
设定目的:思考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达到什么目的,比如启发读者、分享经验或传递信息等。
(二)构建故事情节
开头引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吸引读者注意,可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一个悬念或一个问题。
发展情节:详细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话、行动和内心活动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进展。
高潮:构建故事的高潮部分,这是情节最为紧张或转折点,通常也是读者最感兴趣的部分。
结局:给出故事的结尾,可以是圆满的解决、意外的转折或开放式的结局,根据主题和目的来决定。
(三)塑造人物形象
外貌与性格:通过外貌描写、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来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动态发展:让人物在故事中经历变化,展示其成长或转变,增加故事的深度。
情感共鸣:通过人物的情感体验,使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四)运用描写与细节
场景描写:生动地描绘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营造氛围,帮助读者身临其境。
细节刻画:通过具体的细节来丰富故事内容,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特征等,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五)运用叙述技巧
顺序叙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倒叙与插叙:通过回忆或穿插其他事件来丰富故事层次,增加悬念或深度。
视角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每种视角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和情感色彩。
(六)注重语言与风格
语言生动:使用形象、具体的语言,避免冗长和抽象的表达。
情感真挚: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故事充满情感力量。
风格一致:保持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和叙述节奏的一致性,增强文章的整体感。
(七)反复修改与润色
检查逻辑:确保故事情节连贯,逻辑清晰。
修正错误:检查并修正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
提升表达:优化语言,使表达更加精炼、生动。
通过以上这些记叙文写作方式的运用,你可以创作出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的记叙文作品。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多读、多写、多反思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
二、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进行科学的说明。以下是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一)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
确立文章中心:明确写作意图,即想要说明的内容或传达的信息。
了解读者需求:针对读者的知识水平、职业特点和年龄大小等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说明角度和内容。
(二)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深入研究对象:对被说明的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熟悉其性质、特点、规律等。
突出特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是说明文的重点。
(三)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进行说明,如介绍事物的历史、演变过程等。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进行说明,如介绍建筑物的结构、布局等。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等。
(四)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或规律。
分类别:将事物按照不同的特点或属性进行分类,然后逐一进行说明。
列数据:通过列举准确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数量、范围、程度等。
作比较: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特点或差异。
画图表:通过绘制图表来直观地展示事物的结构、比例、变化等。
下定义: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定义,揭示其本质属性。
打比方:运用比喻手法,将复杂或抽象的事物用简单或具体的事物进行说明。
(五)注意语言特点
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达。
简明性: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结构。
通俗性: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
生动性: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说明文更加生动有趣。
(六)结构清晰
开头引入: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事物。
主体部分:详细展开说明,按照合理的顺序和方法进行阐述。
结尾总结: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强调说明的中心思想或得出的结论。
三、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论证来表达作者观点、立场或主张的文体。以下是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一)明确论点
确立中心论点:在写作前,要清晰地确定自己的核心观点或主张,这是整篇文章的灵魂。
论点鲜明:在文章开头或适当位置明确表述论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论据充分
事实论据:运用具体、真实的事例、数据、统计资料等来支持论点,增强说服力。
理论论据:引用名人名言、经典著作、科学原理、法律条文等作为理论支撑,提升文章的权威性。
(三)论证有力
逻辑推理: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将论据与论点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严密的论证链条。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观点、现象或数据,突出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举例论证:通过具体事例来阐释论点,使论证更加生动、具体。
(四)结构严谨
开头引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出话题,提出论点,激发读者兴趣。
主体论证:围绕论点展开论证,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和论据,形成完整的论证体系。
结尾总结: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重申论点,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语言准确
表述清晰: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避免模糊、歧义的表达。
逻辑严密:句子之间、段落之间要衔接紧密,逻辑清晰,避免跳跃式思维。
避免偏见: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使用带有偏见或歧视性的语言。
(六)注意文采
运用修辞: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引用名言:引用名人名言或经典语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说服力。
情感投入:在保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表达个人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常用的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A、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找到人生的定位
人生漫漫,生命悠悠,歧路彷徨,何去何从。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活的大海里,请给自己准确定位。
从名言、警句中,引出中心论点。
细节决定成败
张瑞敏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因而我们不要忽视细节,细节也能决定成败。
C、引用事例、寓言等,通过分析其中的道理,从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如果是材料作文,可概述材料,分析道理,从而提出)
谈协作
两只驴子背向而立,被同一条绳子拴住,它们的前方各有一堆草,两只驴子想吃自己面前那堆草,但拉直绳子还是不够。于是,它们一起静下来思考。最后,它们共同吃完了一堆草,再吃另一堆草。可见,真诚的协作是成功的一项秘诀。
谈成功
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回答中,剧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可见,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D、通过分析当今存在的现象、观点,从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
谈时髦
现在有些高中女生涂口红,烫发染发,戴耳环;有些男生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甚至戴耳坠。我认为这与高中生活格格不入,绝非时髦。恰是内心空虚的表现。
E、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来揭示文章的论点。
学问是苦根长出的甜果
每当我们看到累累的硕果,心里就会无比喜悦,但人们要记住一句谚语:“春不种,夏不长,秋不收,冬不尝。”这就是说,累累硕果是靠辛勤劳动得来的。求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掌握丰富的知识。
F、通过解释题目来揭示论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言。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吃苦在别人前头,享乐在别人后头。作为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应该具有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二)分论点的确立之写作提示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所以,要特别注意分论点的确立。
  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
  首先,要学会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理解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同时弄清作文的要求。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条件,也是防止偷换论题、转移话题的关键。
  其次,要懂得根据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这是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分析由果(中心论点)推因(分论点)的思维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