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全面且精准地阐述政府经济职能和作用的具体内容,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明确各项职能的内涵、目标和实施手段。
2. 深入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常用政策工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及其作用机制,熟练掌握在不同经济形势下政府如何运用这些政策工具进行科学调控。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如经济过热或过冷时政府的应对措施、市场秩序混乱时政府的监管举措等,能够针对具体经济现象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提升经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量经济数据、图表、视频以及实际案例资料,将抽象的经济概念和理论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或模拟经济决策场景活动,如走访当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模拟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经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对于保障经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增强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认同感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态,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思考经济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详细讲解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明确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角色定位。
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分析这些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侧重点。
3. 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重点讲解财政政策(如税收、政府支出等)和货币政策(如利率、货币供应量等)的运用,以及它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如财政政策如何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影响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
(二)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运用时机和力度,即在不同经济形势下,如何准确判断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并把握政策调整的幅度,以达到最佳调控效果,避免调控过度或不足。
2. 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干预经济的边界,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或监管缺失,认识到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相互补充、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分析政府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经济政策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政府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经济案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3·15”曝光的市场违规行为及政府监管举措等,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经济问题,如政府在促进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如何加强市场监管以保障消费者权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经济数据的变化趋势、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以及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等,如展示GDP增长曲线、CPI指数变化图表、政府重大项目建设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5. 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实施情况,如组织学生走访当地发改委、税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撰写调研报告;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经济决策场景活动,如模拟政府制定应对经济衰退的政策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政府在抗击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新闻报道视频,视频中展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发放消费券等,以及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恢复生产经营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中,我们看到政府在疫情期间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采取了很多措施。那么,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的哪些经济职能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主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讲授新课
1.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运用多媒体展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架构图和职能介绍资料,讲解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宏观调控职能方面,以我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时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为例,说明政府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量,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市场监管职能方面,展示“3·15”晚会曝光的一些企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讲解政府如何通过制定市场规则、加强执法监督等手段,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公共服务职能方面,介绍政府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如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医保体系的完善、高铁网络的建设等,强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社会管理职能方面,以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时组织救援和恢复生产的案例,说明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环境保护职能方面,展示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和行动,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对高污染企业的整治等,强调政府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
2. 宏观调控:展示我国历年GDP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等经济数据图表,讲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增加就业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出台就业扶持政策等方式创造就业机会。稳定物价关系到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成本等手段稳定物价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通过调整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讲解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以财政政策为例,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时,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以货币政策为例,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有效缓解了经济衰退压力。
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思考。展示一些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案例,如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资分配问题,以及市场失灵时政府及时干预的案例,如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讲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补充、协同作用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能够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但市场也存在失灵的情况,如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等问题,这时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市场监管,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的干预要适度,避免过度干预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政府应该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工具、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履行各项经济职能和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等。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鼓励学生关注国家经济政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四)课堂练习
布置几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政府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政策等概念的理解)、简答题(要求学生阐述宏观调控的目标或政策工具的运用)、案例分析题(给出具体经济案例,让学生分析政府应采取的措施及原因)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五)课后作业
1. 让学生选择一个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如房地产市场调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政府在该问题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论文内容包括问题的背景、政府采取的措施、措施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
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政府经济决策活动,假设当地经济出现了某种问题(如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等),每个小组扮演政府经济决策部门,制定一套应对方案。下节课进行小组汇报和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政府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运用。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料,用于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2. 相关的经济数据和案例资料,如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经济研究报告、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3. 实地调研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调查问卷、录音笔、摄像机等,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对于抽象的经济概念和复杂的政策内容,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直观的多媒体展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在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