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4 Chinese folk art 第3课时Grammar教学设计-新译林七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4 Chinese folk art 第3课时Grammar教学设计-新译林七下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4 Chinese folk art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3课时 Grammar 课型 语法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介绍了人们使用剪纸庆祝特殊活动,如在婚礼上张贴 “双喜” 剪纸以带来幸福和美好祝愿。同时展示了一些手工艺品,如紫砂壶、剪纸、丝绸灯笼等,并通过对话讨论了这些手工艺品的所属关系。呈现了名词所有格('s)和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its, our, their, 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theirs)的用法示例,以及在句子中的具体运用情境。 Why---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物品的所属关系,使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身边事物的归属,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通过介绍传统手工艺品及其相关的文化习俗,如剪纸在婚礼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培养文化意识。 How---采用了描述性和对话性的文体。先描述了剪纸在庆祝活动中的使用,然后通过 Sandy 和 Millie 的对话引出各种手工艺品及其所属关系,自然地呈现语法知识。语言简洁明了,多为简单句,易于学生理解。运用了大量的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实例,通过具体的语境展示其用法,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同时,文中还涉及一些与民间艺术相关的词汇,如 paper-cuts(剪纸)、woodcarving(木雕)、silk lantern(丝绸灯笼)等,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名词和代词,对表示人或事物的词汇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简单的描述性句子结构有一定的掌握,能够理解和表达 “某人有某物” 这样的基本语义。 【未知】对名词所有格('s)和物主代词的具体用法规则尚未完全掌握,可能在何时使用's、何时使用物主代词以及不同形式的变化上存在困惑。例如,对于以 -s 结尾的复数名词和人名后加's 或 ' 的规则可能不清晰,以及物主代词在句子中的正确位置和与名词的搭配关系等。对于一些不规则的物主代词形式,如 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theirs 等,可能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困难,容易混淆。对于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准确运用这些语法知识来表达复杂的所属关系,以及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自然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练习。 【能知】通过对语篇的学习和相关练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基本用法规则,能够正确地在名词后加's 或 ' 来表示所属关系,以及选择合适的物主代词来替代名词所有格。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描述自己和他人所拥有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书面表达,如介绍自己家里的手工艺品或与同学讨论各自拥有的物品。通过对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相关语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中表达所属关系的方式,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能力。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名词所有格('s)和物主代词的各种形式,理解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能够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来描述物品的所属关系,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例如,能够说出 “This is my parents' teapot.” “The silk lantern is hers.” 等句子,并能在写作中正确运用这些语法结构来描述身边的事物。 2.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法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语篇中的实例、总结规律、完成练习等方式,掌握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用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对话练习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检查对方对语法知识的运用是否正确,共同完成描述手工艺品所属关系的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思维品质:通过观察和分析语篇中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用法示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的共性和差异,如单数名词和复数名词在构成所有格时的不同形式。在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不同物品的所属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想象并描述一个包含多种手工艺品及其所属关系的场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和构建逻辑关系的能力。 4.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与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相关的语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剪纸、丝绸灯笼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庆祝活动中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化中表达所属关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让学生了解在英语文化中,除了使用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来表达所属关系,如 “of + 名词” 结构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名词所有格('s)的构成规则,包括单数名词、复数名词(以 -s 结尾和不以 -s 结尾)以及以 -s 结尾的人名后加's 或 ' 的情况。理解并正确运用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its, our, their, 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theirs),明确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使用场景,以及与名词所有格的转换关系。能够运用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准确描述身边物品的所属关系,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教学难点:对于以 -s 结尾的复数名词和人名后加's 或 ' 的规则,学生可能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物主代词中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theirs)的用法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其含义和在句子中的独立使用上可能存在困难,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its, our, their)来掌握。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物主代词与名词搭配不当、名词所有格形式错误等问题,需要加强练习和纠错指导,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的语感。 易错点:错误地在复数名词后加's,而忽略了以 -s 结尾的复数名词只需加 ' 的规则,如将 “the children's kites” 写成 “the children's's kites”。混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在需要使用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地方使用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者反之。例如,“This book is mine.” 写成 “This book is my.”,或者 “This is my book.” 写成 “This is mine book.”。在使用名词所有格表示共同所属关系时,容易出现错误。如将 “Lucy and Lily's room”(露西和莉莉共同的房间)写成 “Lucy's and Lily's room”(露西的房间和莉莉的房间)。 易忘点:物主代词的不同形式及其对应的主格和宾格形式,如 “he - his - him”“she - her - her” 等,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记住了,但一段时间后容易遗忘。一些不规则的名词所有格形式,如 “men's”(男人的)、“women's”(女人的)等,由于不常用,学生容易忘记其正确形式。 拓展点:介绍 “of + 名词” 结构表示所属关系的用法,并与名词所有格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在不同语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例如,“the window of the classroom”(教室的窗户)和 “the classroom's window” 的区别和用法。拓展与文化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国家和民族在表达所属关系时的独特方式和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可能会通过特定的词汇、语序或语法结构来强调所属关系,或者在家族、部落等群体中,物品的所属关系有着特殊的规定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标识、广告、说明书等,发现其中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运用,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KFC's new menu”(肯德基的新菜单)、“Apple's latest product”(苹果公司的最新产品)等,让学生感受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定义、用法。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初步掌握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构成规则和使用情境。 任务一:Lead in 1.Watch and answer. 观看李子柒非遗文化宣传视频。 2.Look and say. 展示视频中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要求学生回答。引入图片中的传统手工艺品,并询问这是谁的,导入新知-名词所有格。 任务二: Presentation- Possessive: noun +'s. 1.通过古装剧图片的情景创设,学习和练习名词所有格 定义 用法 练习 2. Read the text below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s or' . 3. Work out the rules. 4.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Sandy and Millie are chatting at Millie's plete their conversation using the words in brackets. Remember to add 's or "where necessary. 任务三: Presentation- Possessive adjectives and pronouns 通过图片内容的情景创设,学习和练习物主代词 定义 用法 区分 2. Read and think. Read the sentences below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possessive adjectives and pronouns. 3. Work out the rules. 任务一: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观察视频并识别传统工艺品。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确保视频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初步思考物品的所属关系,进而判断是否成功引出新知识。 任务二: 通过学生对定义和用法的理解情况以及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名词所有格的基础知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例如对单数名词和复数名词后加 “'s” 或 “'” 的混淆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识别文本中的名词所有格形式,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划出文中所有的名词所有格来评估。 任务三:
估学生对物主代词定义、用法的理解,以及与名词所有格区分的能力,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正确率。通过提问或让学生解释句子中物主代词的作用,来评估学生对物主代词在句子中的理解。根据学生总结规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善规则。
设计意图 图片和视频能够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信息,相比单纯的文字讲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图片中展示的古装剧场景,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因为古装剧通常有精美的服饰和道具,符合学生对视觉美感的追求。视频中的动态画面可以让学生沉浸在场景中,感受其中的情节和氛围。这种沉浸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学生能够在实际对话情境中正确运用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任务四:Practice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The students are preparing presents for the exchange student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 correct possessive adjectives and pronouns, or the possessive forms of the nouns in brackets. 任务四: 通过检查学生完成对话的准确性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判断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物主代词还是名词所有格,以及是否正确地构成相应形式。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应用问题,为后续的巩固和拓展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表达。 任务五:Production Write at least five sentences about the handicrafts you and your friends have, using possessive adjectives and pronouns, and “noun + 's”. 任务六:Summary 1.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2. The phrases we have learned. 3. The sentences we have learned. 4. The grammar we have learned. 5. The passage we have learned. 任务五: 根据学生所写句子的准确性、丰富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句子内容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够体现出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句子中加入一些个人创意,如对工艺品的描述等。 任务六: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并能在简单的语境中选择正确的单词。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记忆包含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的常见短语。能够准确识别句子中的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所表示的所属关系,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进一步深化对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所学单词的回顾,强化学生对与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相关单词的记忆,确保学生掌握这些基础语言单位。这是进一步学习短语、句子和语法的基石。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找出至少五个含有名词所有格或物主代词的物品,并写下相应的句子描述其所属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观察和描述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要求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题: 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找出至少五个含有名词所有格或物主代词的物品,并写下相应的句子描述其所属关系。 提高学生在较复杂语境中综合运用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编写短文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所学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和构建逻辑关系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准确性和丰富性的追求。
拓展题: 收集一些英语商标、品牌名称或广告标语,找出其中使用名词所有格或物主代词的例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商业和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收集商标、品牌名称和广告标语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多样的英语语言素材,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和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语法知识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引入剪纸、手工艺品等与文化相关的话题,创设了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的用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关注不够。这些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时可能遇到更多困难,但在课堂上给予他们的个别指导和练习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他们可能在某些知识点上仍然存在疑惑。 改进: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提问和巡视的频率,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后,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或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英语水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