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合格演练测评(一)一、单项选择题1.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太阳翼配置了柔性三结砷化镓(GaAs)电池。砷化镓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C.酸 D.碱2.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 )A.胶体 B.溶液C.悬浊液 D.乳浊液3.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纯碱——NaOH B.小苏打——NaHCO3C.石灰石——CaO D.大理石——CaSO45.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 )A.Li2O B.CO2C.Ba(OH)2 D.Na2CO36.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一步反应直接转化的是( )A.Fe→Fe3O4→Fe(OH)2→FeB.CO→CO2→H2CO3→CC.HCl→CuCl2→BaCl2→HClD.Cu→CuO→Cu(OH)2→CuCO37.(2020·广东7月学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的美景。这种美景主要源于( )INCLUDEPICTURE "25HXH3.TIF"A.丁达尔效应 B.分子的扩散C.空气的对流 D.荷叶上露珠的反光8.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将I2溶于酒精制备碘酊B.将NaCl溶于水中制备生理盐水C.被果汁玷污的衣服浸入漂白液中清洗D.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9.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H2SO4和NaHSO4都属于酸B.P4和CuSO4·5H2O都属于纯净物C.Ba(OH)2和Na2CO3都属于碱D.Fe2O3和SiO2都属于碱性氧化物10.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实现的是( )A.Cl2→FeCl3 B.Cl2→Ca(ClO)2C.Ca(ClO)2→CO2 D.Na2O2→O211.(2022·广东1月学考)古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C.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D.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光束穿过胶体时能否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13.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下列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A.MgMgOMgCl2MgSO4B.NaNa2ONaOHCH3COONaC.CCO2H2CO3Na2CO3D.SSO2H2SO3CaSO31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A H2SO4 Cu2(OH)2CO3 NaHCO3 CO Fe2O3B HCl KOH K2S SO2 Na2OC HNO3 纯碱 胆矾 NO2 MgOD H2S C2H5OH CaCO3 CO2 CaO15.下列关于FeCl3稀溶液、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均属于纯净物B.三者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C.分别对三者进行过滤操作,只有FeCl3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能穿过滤纸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可制得Fe(OH)3胶体1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2(g)FeCl2(s)B.S(s)SO3(g)H2SO4(aq)C.MgCl2(aq)Mg(OH)2(s)MgO(s)D.N2(g)NH3(g)NO2二、不定项选择题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种。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生活中我们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涉及了许多的化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7~21题。17.连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其有效成分中的连翘酚(C15H18O7)具有抗菌作用。连翘酚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C.无机物 D.有机化合物18.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A B C D小苏打 INCLUDEPICTURE "AK1.TIF" 食用油 INCLUDEPICTURE "AK2.TIF" 淀粉 INCLUDEPICTURE "AK3.TIF" “84”消毒液 INCLUDEPICTURE "AK4.TIF"盐 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 混合物19.钠与氯均为人体的常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水溶液呈碱性B.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C.生理盐水是浓度为0.9%的NaCl溶液D.食盐是厨房常备调味品20.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反应的记载,下列记载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B.《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C.《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D.《本草图经》中记载“外加火煅砂(HgS)则烟飞于上,水银(Hg)溜于下”2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正确的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物质 MgO NH4HCO3 KAl(SO4)2·12H2O SO2性质 熔点高 受热易分解 易溶于水 具有漂白性用途 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可用作氮肥 可用作净水剂 可用于漂白纸浆参考答案合格演练测评(一)1.B 2.A 3.D 4.B 5.D 6.C 7.A8.C 9.B 10.C 11.A 12.A 13.A14.B 15.D 16.C 17.D18.BC A.小苏打是NaHCO3的俗称,属于盐,A项不符合题意;B.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符合题意;C.淀粉是多糖中的一种,属于糖类,C项符合题意;D.“84”消毒液通过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制备,其主要成分是NaCl和NaClO,属于混合物,D项不符合题意。19.BCD20.ACD A. 该过程是将石块(大理石或石灰石)高温加热,制得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为CaCO3CaO+CO2↑;B.该过程为萃取,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该反应为Fe与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D.HgS经过反应生成Hg,发生了化学反应。21.AD A.熔点高的物质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MgO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A正确;B.碳酸氢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可用作氮肥,与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无关,B错误;C.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Al3+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与KAl(SO4)2·12H2O易溶于水无关, C错误;D.漂白纸浆是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D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专题一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复习目标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3.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知识网络 考点一PART01第一部分考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1)单质①元素组成:单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单质。②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______。常见实例:元素 碳 氧同素异形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同种元素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2)化合物2.物质分类的两种常用方法(1)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举例如下:(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举例如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定义 能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物 能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物实例 CO2、SO3等 CaO、MgO等范围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2)氧化物的交叉分类(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4)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2023·广东7月学考)2023年5月10日,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该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氧为( )A.化合物 B.单质 C.混合物 D.溶液[解析] 液氧就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1.(2023·广东1月学考)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氧化铝 B.浓硫酸C.单晶硅 D.金刚砂2.(2023·广东7月学考)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 )A.同位素 B.同分异构体C.同系物 D.同素异形体√√√3.我国海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A.NaCl B.KClC.Na2SO4 D.NaNO34.(2020·广东1月学考)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Ca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5.(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4·10H2O是纯净物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考点二PART02第二部分考点2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1)基本概念(2)分类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丁达尔效应(1)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一条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原因:胶体粒子对可见光______而形成的。(3)应用:可用于鉴别______和______。光亮的“通路”散射溶液胶体3.Fe(OH)3胶体的制备(1)实验操作:取一个100 mL小烧杯,加入4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___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2)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FeCl3饱和溶液红褐√ (2023·广东7月学考)“奋斗者号”载人深海潜水器在海底拍到如图所示的壮丽景象。其中的光柱主要源于( )A.分子运动 B.丁达尔效应C.光的反射 D.海水的流动[解析] 光柱是由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形成的。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都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FeCl3溶液 ②蔗糖溶液 ③水 ④云、雾⑤Fe(OH)3胶体 ⑥豆浆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⑤ D.④⑤⑥[解析] 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此现象。①FeCl3溶液,②蔗糖溶液,③水均属于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④云、雾,⑤Fe(OH)3胶体,⑥豆浆均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粒子种类 分子、离子 较多分子集合体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集合体(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分散质粒子直径 <1 nm 1~100 nm >100 nm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稳定 均一、较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鉴别方法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1.(2023·广东1月学考)傍晚,无数光柱透过云层,将天空映照得非常美丽。该光柱( )A.源于丁达尔效应B.证明空气是纯净物C.由O2无规则运动引起D.由N2的“惰性”引起√2.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C.味精 D.芝麻油3.胶体区别于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可以通过滤纸B.有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粒子因吸附离子而带电荷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4.下列物质中,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①早晨树林里的雾 ②牛奶 ③豆浆④H2SO4溶液 ⑤硫酸铜溶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5.(不定项)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可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C.溶液和胶体均是混合物D.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考点三PART03第三部分考点3 物质的转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2.物质的转化关系3.物质转化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简记为A+B===AB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简记为AB===A+B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简记为AB+C===A+CB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简记为AB+CD ===AD+CB4.物质转化的应用——物质制备(1)物质制备的依据: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2)制备方法的选择 (2023·广东7月学考)在劳动中合理利用化学知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B.用酒精擦拭桌面上的油性笔迹C.用不锈钢高压锅快速蒸煮肉类食物D.用含NaOH和Al粉的管道疏通剂疏通厨卫管道[解析] CaCO3与CH3COOH反应,A错误;酒精溶解了油迹,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B错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D错误。√ A~D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下图所示: 则物质B可能为( )A.Fe B.HCl(稀溶液)C.NaOH(溶液) D.AgNO3(溶液)[解析] 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故B为酸或碱,又由于B与C可发生置换反应,可推知B为酸,因此B可能是稀盐酸。√1.(2022·广东7月学考)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成果。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指南针——海上导航B.火药——鞭炮鸣放C.造纸术——文字书写D.活字印刷术——书籍出版√2.某同学做了一个“水”变红的魔术(如下图所示),杯子中事先涂有酚酞溶液,然后加入“水”。加入的“水”是( )A.H2OB.HNO3溶液C.NaOH溶液D.NaCl溶液√√√4.已知X和Y能发生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X和Y所属类别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X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盐 酸性氧化物Y 碱 酸 碱 碱性氧化物√5.(2019·广东6月学考)下列过程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棉纱纺布B.石油分馏C.铜器生锈D.氨气液化√√6.(不定项)Na2CO3、AgNO3、H2SO4、BaCl2和HCl五种水溶液有右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Ag2SO4微溶于水,不考虑其为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X一定为H2SO4B.Y一定为Na2CO3C.Z肯定是酸D.M、N必定各为Na2CO3、AgNO3中的一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ppt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试卷含答案(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