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五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课件+合格演练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五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课件+合格演练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合格演练测评(十三)
一、单项选择题
1.汽车尾号限行制度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而催生的一种交通制度。下列气体中,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并能形成酸雨的是(  )
A.O2 B.N2
C.CO2 D.NO2
2.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能用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⑤
3.下列关于NO和N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2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的固定是将N2转化成含氮化合物
B.氮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C.NO和NO2都可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D.N2的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
5.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
A.Fe(OH)2与稀硝酸反应
B.Fe2O3与稀硝酸反应
C.CuO与稀硝酸反应
D.Al(OH)3与稀硝酸反应
6.下列关于N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在电焊时做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C.N2在空气中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做氧化剂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做喷泉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23T82.TIF"
A.圆底烧瓶要干燥且烧瓶里的氨要充满
B.若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换成盐酸,不会看到喷泉现象
C.若向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则会看到红色的喷泉
D.若将图中的氨换成CO2,将水换成4 mol/L NaOH溶液也可演示喷泉实验
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的是(  )
A.浓硝酸遇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稀硝酸遇紫色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B.浓硝酸能与NO反应生成NO2,而稀硝酸不与NO反应
C.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碳单质反应,而稀硝酸不能与碳单质反应
D.足量的铜还原均含1 mol HNO3的浓硝酸和稀硝酸,转移电子数分别为NA和3NA
9.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①N2→NO2 ②NO2→NO ③NO2→HNO3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10.现有12 mL NO2、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  )
A.1.2 mL B.2.4 mL
C.3 mL D.4.2 mL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NH+OH-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
C.氨水中加入盐酸:NH3·H2O+H+===NH+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OH-===Fe(OH)3↓
12.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并验证氨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INCLUDEPICTURE "DJ48.TIF"
A.用装置甲制取氨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氨
C.用装置丙除去氨中的水蒸气
D.丁的原理为NH3+HCl===NH4Cl
13.(2023·广东1月学考)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氮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D7.TIF"
A.空气中a点所示物质体积分数最高
B.b点所示物质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C.c点所示物质为硝酸
D.d点所示物质可能是一种复合肥料
14.利用氨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2ch66.TIF"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具有还原性
D.上述转化关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多于3个
15.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DJ60.TIF"
A.反应开始前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B.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4H+===Cu2++2NO2↑+2H2O
C.当B装置中0.03 mol铜粉被氧化时,产生的N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D.C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水不能进行尾气处理
二、不定项选择题
已知A、B、C、D、E的关系如图所示,且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INCLUDEPICTURE "KDA2.TIF"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6~20题。
16.关于液体A和固体B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A为氨水 B.液体A为澄清石灰水
C.固体B为NaOH D.固体B为CaO
17.关于气体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可用浓硫酸干燥
D.是合成化肥的重要原料
18.关于上述物质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在X与CuO的反应中,X为还原剂
B.在X与CuO的反应中,CuO被还原为Cu
C.C溶液与CO2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白色固体D与CO2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属于碱,具有还原性
B.氨水的主要成分为NH3·H2O,氨水显强碱性
C.铵盐均溶于水,且加热分解均有气体X放出
D.铵盐与强碱混合加热时都有气体X放出
20.某溶液中有NH、Mg2+、Fe2+、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通入过量的气体X,加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Mg2+ B.NH
C.Fe2+ D.Al3+
参考答案
合格演练测评(十三)
1.D 2.B 3.C 4.C 5.A 6.C 7.B
8.D 9.C 10.A 11.C 12.D 13.C
14.C NH4Cl是常用的化肥,NaHCO3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Na2CO3受热不分解,B错误;NH3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氨具有还原性,C正确;题述转化关系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NH3→NO→NO2→HNO3,D错误。
15.C 研究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差异,首先利用二氧化碳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被氧化,滴加浓硝酸时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B装置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装置中收集到NO气体,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反应开始前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A正确;A装置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4H+===Cu2++2NO2↑+2H2O,B正确;由分析可知,当B装置中0.03 mol铜粉被氧化时,B装置中产生的NO气体的物质的量大于0.02 mol,C错误;NO不溶于水,C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水不能进行尾气处理,D正确。
16.AD 17.BD 18.ABD 19.D 20.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
专题五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
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知识网络
1.掌握N2、NO及NO2的主要性质及酸雨的防治方法。
2.掌握氨、铵盐和铵根离子的检验。
3.掌握硝酸的性质。
考点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考点1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2.氮气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氮气是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溶于水。


稍小

(2)化学性质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气表现______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气表现______性。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气表现______性。
氧化
氧化
还原
3.氮的固定
(1)含义:将大气中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过程。
(2)分类
游离态的氮
氮的化合物
4.氮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 NO NO2
颜色、状态 ____色气体 ______色气体
毒性 ______ ______
溶解性 ____溶于水 ____溶于水
与O2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H2O反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对人体、
环境的影响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红棕
有毒
有毒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
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1 mol氮气与3 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 mol氨
D.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氮气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为氧化剂

[解析] 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性质比较稳定,A项正确;氮气不能在氧气中燃烧,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B项错误;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氮气与3 mol 氢气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氨,C项错误;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作为氧化剂,又可作为还原剂,D项错误。
   (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NO2均为有毒气体
B.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
C.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蒸馏水
D.NO、NO2、N2O4、N2O5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解析] NO、NO2均为有毒气体,A正确;NO 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B正确;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因此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蒸馏水,C正确;NO、NO2、N2O4是不成盐氧化物,故都不属于酸性氧化物,N2O5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




1.(2023·广东7月学考)运用思维图学习,有助于提高归纳整理能力。下图为物质X的思维图。X可能为(  )
A.N2 
B.NO2
C.NO 
D.SO3

2.(不定项)(2023·广东1月学考)N2常用于分子筛的孔结构测试,H、O和N元素可形成多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中含有共价三键 B.NO可由NH3催化氧化得到
C.NH3的水溶液呈碱性 D.稀硝酸与Cu反应产生H2
3.(2023·广东7月学考)科学家采用一种“机械化学”的新方法,在45 ℃和常压条件下,使N2和H2反应生成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属于人工固氮 B.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C.该反应的气体分子总数增加 D.原料N2可由分离液化空气获得





5.把少量NO2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O2 B.NO2
C.NO2和O2 D.NO2和NO
考点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考点2 氨和铵盐

一、氨
1.物理性质
(1)氨是无色、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
(2)氨很容易液化,液化时____热。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液氨可用作________。
(3)氨______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_____体积氨。
有刺激性


制冷剂
极易
700
2.喷泉实验
(1)喷泉实验的原理: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使
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
而形成喷泉。
(2)常见的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和吸收剂如下表:
气体 HCl NH3 CO2、SO2、
Cl2、H2S NO2+O2
吸收剂 水或NaOH
溶液 水或
盐酸 浓NaOH
溶液 水
3.化学性质
NH3↑+H2O
5.氨的实验室制法
[注意] (1)制取氨时,不能用硝酸铵代替氯化铵,因为硝酸铵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也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熟石灰,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
(2)NH3为碱性气体,且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8NH3,所以不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P2O5等代替碱石灰干燥NH3。

NH3↑+HCl↑
NH3↑+H2O+CO2↑
NH3·H2O
NH3↑+H2O

  (2019·广东6月学考)下列关于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作制冷剂  B.难溶于水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属于电解质
[解析] NH3极易溶于水,B错误;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NH3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1.如图所示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说明了NH3是碱性气体
B.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易溶于水
D.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2.下列化合物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NaHSO4 ③(NH4)2CO3
④NaNO3 ⑤NH4HCO3
A.只有① B.只有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3.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4.下列实验室制取NH3并进行干燥、收集、验满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不定项)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和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选项 气体 溶液
A Cl2 饱和氯化钠溶液
B NO2 NaOH溶液
C CO2 饱和NaHCO3溶液
D NH3 稀盐酸


考点三
PART
03
第三部分
考点3 硝酸 酸雨及防治

一、硝酸
1.物理性质
色、味、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发性:________;
水溶性:__________________;发烟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易挥发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质量分数在95%以上的浓硝酸
钝化
3.工业制硝酸
(1)工业流程
(2)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2NO+O2===2NO2
氧化
3NO2+H2O===2HNO3+NO
二、酸雨及防治
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来源
(1)SO2:____、______和某些__________的燃烧和冶炼。
(2)NOx:机动车发动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条件会使空气中的N2与O2反应生成NOx。

石油
金属矿物
2.酸雨的形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CO2,其pH约为5.6,而酸雨的pH______5.6。
硫酸型
酸雨

化学方
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于
SO2+H2O H2SO3
SO3+H2O===H2SO4
2H2SO3+O2===2H2SO4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
A.光照或受热条件下分解产生NO2和O2
B.与Na2CO3反应放出CO2,生成NaNO3
C.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D.与铜反应放出NO2,生成Cu(NO3)2
[解析] 硝酸在光照或受热条件下分解产生NO2、H2O和O2,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硝酸与Na2CO3反应放出CO2,生成NaNO3,表现酸性,故B不符合题意;硝酸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表现氧化性,故C不符合题意;硝酸与铜反应放出NO2,生成Cu(NO3)2,表现氧化性和酸性,故D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与硝酸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硝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挥发性
B.用棕色试剂瓶保存浓硝酸——不稳定性
C.稀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性
D.稀硝酸使黑色氧化铜固体溶解——强氧化性


3.下列关于铜跟浓、稀硝酸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浓硝酸被还原转移2 mol电子
B.Cu与浓硝酸反应剧烈,故氧化性:浓硝酸强于稀硝酸
C.Cu与浓、稀硝酸反应都不需加热
D.生成等量的Cu(NO3)2,消耗浓硝酸的量多


5.(不定项)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相符的是(  )
A.“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
B.“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SO2或NOx的浓度增大引起的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D.“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