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件:动物的新陈代谢及平衡(一)(课件 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件:动物的新陈代谢及平衡(一)(课件 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动物的新陈代谢及平衡(一)
知识框架
内容要求
(对应课标P51、P58)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及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列举人体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实验,体验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内容要点
要点1 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  口腔 、  咽 、  食道 、  胃 、  肠 、
 大肠 和肛门。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腺有  唾液腺 、  胃腺 、  肝脏 、  肠腺 和
 胰腺 。其中肝脏、胰腺、唾液腺位于消化道以外,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功能:消化、吸收。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2. 食物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舌--搅拌;胃、小肠--蠕动。
(2)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3)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过程如下:
蛋白质:在  胃 中初步消化,在小肠中消化成  氨基酸 。
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成  麦芽糖 ,在小肠中消化成  葡萄糖 。
脂肪:在小肠中被胆汁先乳化成小颗粒,后消化成  甘油 和  脂酸 。
(注: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胃 
氨基酸 
麦芽糖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3. 营养物质的吸收
(1)胃:吸收少量水、无机盐、酒精。
(2)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
小肠结构特点:
①小肠内壁有环状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的增加了小肠壁与食物的接触面积。
②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壁上有肠腺,可分泌各种消化酶。
【典例展示】
例1 小明在体检时被告知肥胖,医生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
(1)分析小明日常营养摄入情况,结果如下表。
营养物质 实际摄入量(克/天) 推荐摄入量(克/天)
糖类 390 236~307
脂肪 95 42~63
蛋白质 75 71~95
膳食纤维 10 25~35
①糖类中的淀粉在图1中的  A (填字母)内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最终被分解为  葡萄糖 。
图1
②根据数据可知,小明对营养物质中  糖类和脂肪 的实际摄入量超出了推荐摄入量,使能量供给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消耗,因此导致肥胖。
A 
葡萄糖 
糖类和脂肪 
大于 
(2)医生推荐小明按照图2所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调整饮食结构。该餐盘描述了一餐中的食物组成,其中占比较大的为谷薯类和  蔬菜 类。请你据此在图3中为小明选择最合理的一餐:  b 。
图2 图3
蔬菜
b 
(3)除了调整饮食结构,小明还可以  运动 (写出一条即可),最终达到减重的目的。
运动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胆汁 肠液
流入 的部位 口腔 胃 十二指肠 胆囊 小肠
所含 消化酶 淀粉酶 胃蛋 白酶 多种 消化酶 无消 化酶 多种
消化酶
要点2 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酶的特点:  专一性 、  高效性 、  不稳定性 。温度和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专一性 
高效性 
不稳定性 
1. 酶:酶是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典例展示】
例2 某省实施中小学食育工程,开启了“知”食“慧”吃的健康生活新模式。人体的部分消化腺及其功能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的功能
① ② 在口腔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胃腺 ③ ④
⑤ 胰液 可将脂肪分解为⑥
C
A. ①和⑤都能分泌激素
B. ②和③含有相同的消化酶
C. ④为初步消化蛋白质
D. ⑥代表的是甘油和氨基酸
要点3 呼吸系统的结构
1.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  鼻腔 、  咽 、  喉 、  气管 和  支气管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由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  清洁 、  温暖 和  湿润 的作用。
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清洁 
温暖 
湿润 
2.  肺 是气体交换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肺 
【典例展示】
例3 “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每一项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一定的结构。 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其结构与功能不相符的是( B )
B
A. ①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B. ④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 吞咽时,②处的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以免异物进入气管
D. ⑥内肺泡数量多,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要点4 呼吸过程及气体交换
1. 呼吸过程
2. 气体交换(通过扩散实现,如图所示)
 
【典例展示】
例4 如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 D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D
A. 肺泡 B. 血浆
C. 呼吸道 D. 组织细胞
要点5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概念:人体细胞不断从外界吸收氧气氧化分解  有机物 ,放出  能量 ,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废物。
有机物 
能量 
【典例展示】
例5 某患者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部分肺泡塌陷,表现出胸闷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据此可推测该患者( B )
A. 呼吸的频率比正常人低
B. 肺通气和肺换气均受阻
C.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
D. 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偏高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