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1课 维护宪法权威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程标准 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教育专册的设计,是基于国家的教育要求,基于大中小法治教育体系的规划,基于对初中阶段法治教育对学生未来生活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的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本单元作为单元第一课,需要对本册书做简单的梳理和介绍,以便学生有个大局观。单元的导语中有很多重点内容,也需要花时间进行教学。因此,本课内容建议做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题内容即《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本节课主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目内容。主要从公民权利的角度阐述维护宪法的权威,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为下一课《保障宪法实施》具体行动上的做法做了铺垫,同时也为以下几个单元的学习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完法专册的起始,内部知识逻辑严密,概念较多,学生理解较困难。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相关课程通过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使学生初步养成守法的意识和习惯;通过普法及宪法常识教育,学生初步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形成对宪法法律地位和权威、功能的初步认知。为初中阶段法治专册教材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学生在历史课上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由于经验欠缺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学生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思考问题容易受表面特征和感性经验的影响。学生进入初二下学期,认知有了很大的突破性,能自觉地按照教学要求去了解有关事物,能理解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宪法的原则和价值追求;能主动对相关事例和观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情境分析,小组合作回答问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2)法治观念:通过研读宪法条文,分析案例,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之内涵,尊重宪法,遵守宪法。 (3)责任意识:通过个人的2025年的计划活动,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治意识。
设计思路 总议题:总议题:探寻幸福密码:从党、宪法到人权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幸福根基——栉风沐雨,奋进的中国共产党 情境一 时空隧道:寻找领路人、宪法的前世今生、苏联的瓦解 情境二 宪法和共产党的“地位之争” 情境三:阅读宪法和观看视频任务一:回顾历史节点,你发现了什么?任务二: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 任务三“党”大还是“法”大? 任务四:宪法与共产党基础知识大比拼 知识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知识二: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知识三: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 知识四: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议题二:幸福守护——熠熠生辉,置顶的宪法规范 情境一:新年贺词里的“照片墙” 情境二:观察系列图片,阅读宪法条例 任务一:国家公职人员为什么要忠于“人民”、接受“人民”监督? 任务二:结合图片,分析可以看出来国家在哪方面保障权力属于人民呢? 知识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知识二: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议题三:幸福写实——民生为要,核心的人权价值情境一:新年贺词里的大事小情 情境四:依据宪法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图片展示 任务一: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请列举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生活事例。 任务二:小组讨论国家如何更好保障人权? 知识一:正确认识人权 知识二:国家如何更好保障人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引用习近平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2.言语引导:为什么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会提到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读懂中国的力量与温情,学习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观看习近平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视频节选 2.跟随老师引导进入本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一方面通过视频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贺词内容,引出本课的总议题——为什么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议题一:幸福根基——栉风沐雨,奋进的中国共产党
1.展示材料:时空隧道寻找领路人、宪法的前世今生、苏联的瓦解 2.议学活动:回望共产党发展之路 根据节点提示,完善中国共产党发展之路。党的发展是一蹴而就的吗?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障胜利成果的呢? 3.介绍《宪法》发展历程 4.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5.议学活动:基础知识过招 要求:请同学们自行选择加入党章组或宪法组,完成相应任务。“宪法组”同学阅读宪法内容,完成以下问题。“党章组”同学观看视频,完成以下问题。 6.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议学活动:“党大”还是“法大”? 请“宪法组”和“党章组”分别发表观点。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 1.仔细阅读材料,了解相关信息,结合材料,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2.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深刻领会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3.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4.小组合作,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设计意图
通过议学情境,了解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议题二 幸福守护——熠熠生辉,置顶的宪法规范
1.展示材料:新年贺词中的“照片墙” 2.介绍宪法宣誓制度 议学思考:国家公职人员为什么要忠于“人民”、接受“人民”监督? 3.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宪法的基本原则 4.易错辨析:权力≠权利 人民≠公民 5.观察图片:宪法在生活中的体现 议学思考:观看图片结合材料,分析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展示图文材料,详细介绍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6.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仔细阅读材料,了解相关信息 跟随老师引导,了解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并积极思考问题。 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区分辨析权力与权利、人民与公民的含义 认真观看视频,仔细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6.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宪法法条,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基本原则之: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
议题三:幸福写实——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1.展示材料:新年贺词中的“大事小情”,详细介绍2024年幸福生活答卷。 2.议学活动:话说幸福生活 提问:1.2024民生答卷中保障了中国人的哪些权利?2.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请列举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生活事例。 3.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正确认识人权 4.议学活动:初探人权保障途径 要求:以“宪法”为根基,你认为国家如何更好保障人权?请你从理念、立法、执法、监察、司法、普法等角度展开讨论。 讨论规则: 组长组织、人人参加,3分钟内完成讨论。 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5.展示图文,逐一介绍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6.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7.升华教材内容定下自己的2025小目标 8.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展知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1.按要求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2.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感受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的设计,升华主题,落实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较难理解,要注意引导的方法和技巧;内容较多,教师应灵活设置活动时间,避免学生的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宪法虽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与学生实际还是比较远的需要,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案例加以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宪法的重要性,并坚定地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