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课程--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石油时代》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地方课程--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石油时代》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石油时代》教学设计
课题 《石油时代》教学设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石油的广泛用途及其作为“工业的血液”的核心作用;掌握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重点理解大庆油田的历史地位与贡献。2. 通过地图标注、数据图表分析和案例讨论,探究石油对黑龙江及国家发展的影响。3. 感悟大庆油田开发背后的奋斗精神,增强家乡自豪感。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 石油的用途与地位,大庆油田的历史意义。
难点 石油消费与生产的矛盾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你每天上学乘坐的交通工具需要什么能源?(汽油) 汽油源自?(石油)追问:家里用的塑料制品、穿的衣服和石油有什么关系?图片展示:汽车加油、塑料制品、合成纤维衣物等,总结:石油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示导语,揭题。 从生活场景切入,建立石油与日常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探索“黑色的金子”——石油的用途出示教材中提供的9个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学生分组将产品按照材料类、清洁用品类、农业化学品、工程与军事用品类、医疗用品类进行分类。可以补充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石油的用途及类别。师补充补充教材中未提到的用途(如沥青铺路、化妆品原料)。头脑风暴:提问:“如果没有石油,哪些物品会消失?”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设计“无石油的一天”生活场景(如无法乘车、塑料用品消失)。每组用1句话描述场景(如“上学只能步行,书包变成布袋子”)播放短片《如果地球石油耗尽》生观看后谈感受。(二)解密“工业的血液”——数据中的石油展示教材中“2021年中、美、俄石油日产量与消费量对比图”,提问: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为什么远高于产量?这种差距可能带来哪些问题?学生绘制1990-202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折线图,分析增长趋势及原因(如工业化、人口增长)。(三)致敬“摘掉贫油帽子”——大庆油田的奇迹活动1:石油开发档案解密(小组探究)每组发放一份“石油开发档案袋”,内含以下材料:材料A:1955年克拉玛依油田发现新闻报道。材料B: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的历史照片及王进喜名言。材料C:1963年大庆油田产量数据表(年产500万吨)。结合教材内容探究问题:克拉玛依和大庆油田的发现,对中国摆脱“贫油国”称号有什么意义?大庆油田的产量数据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称它为“世界奇迹”成果分享:每组派代表用1分钟汇报,教师补充总结(如“油田发现打破外国封锁”“产量数据支撑国家工业化”)。出示“中国石油主要分布图”了解中国其他油田。 通过合作学习全面认知石油用途,培养归纳能力。通过逆向思维强化石油的重要性,激发想象力与表达力。培养数据解读能力,理解石油需求与国家发展的关联。通过原始材料分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读历史事件的能力。以真实故事和数据凸显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堂小结 畅谈收获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设计一份《家庭石油节约计划》,包含1项具体行动。提高作业:设计一份“绿色能源宣传海报”。拓展作业:与家人一起探访大庆油田相关景点(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油田遗址),拍摄一张照片或画一幅简笔画
板书 石油时代石油:用途广泛 影响经济 中国油田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石油时代
黑教版六年级下册
石油与我们的生活
你每天上学乘坐的交通工具需要什么能源?
家里用的塑料制品、穿的衣服和石油有什么关系?
石油与我们的生活




在人类的历史上,许多时期被冠以特殊的名字,用以标志其特征,比如石器时代等。石油时代是指人类使用石油进行生产或将其作为燃料,并对石油需求大增的一个付期。
石油时代
内容总览
黑色的金子
01
工业的血液
02
摘掉贫油的帽子
03
目录
黑色的金子
石油用途
石油的用途有很多,以石油为原料,可以生产出像塑料、纺织品、化肥、洗涤剂、燃料甚至药物等种类繁多的石化产品。石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金子般重要。
石油用途
石油用途
材料类:油漆、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清洁用品类:合成洗涤剂
农业类:农药、化肥
工程与军事类:炸药
医疗类:医药
如果没有石油,哪些物品会消失
设想“无石油的一天”生活场景,用1句话描述场景。
如果地球石油耗尽
工业的血液
工业的血液
工业的血液
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为什么远高于产量?
这种差距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将下面这组数据以图示的方式表述出来:199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33万桶/日,2000年增至469万桶/日,2010年增至918万桶/日。2021年,中国石油产量为499万桶/日,石油消费量为1527万桶/日。
工业的血液
摘掉贫油的帽子
摘掉贫油的帽子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发现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彼时,全国原油年产量不到百万吨,石油消费基本依靠进口,公共汽车只能背着煤气包作为燃料。来自克拉玛依的这个好消息,传向全国,振奋人心。
摘掉贫油的帽子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
摘掉贫油的帽子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摘掉贫油的帽子
摘掉贫油的帽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