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依法行使权利 (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课题 3.2依法行使权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小潘与店主的言论”,增强宪法意识、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2)法治观念:通过小组讨论维权方式,提高权利意识和保护能力,能以恰当的方式正确行使权利。 (3)责任意识:通过思考遇到问题外卖怎么办,深度学习基本权利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心,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
重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
难点 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懂得正确行使权利。
课前案
自主预习:(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
(一)基础知识点背诵过关填空(10分钟)
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 )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 ),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 )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 ),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公民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
①(思想上)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 ),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行动上)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 )、( )、( )和诉讼等。
3、和解的含义、适用范围、原则、特点
①含义:当事人之间( )纠纷的方式。
②适用范围:消费、( )和交通事故纠纷。
③原则:自愿、互谅
④特点:快速、简便
4、调解的含义、依据、调解过程、调解方式
①含义:通过( )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依据:调解人以( )和政策以及( )为依据。
③调解过程: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双方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④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 )和司法调解
5、仲裁的含义、适用范围、过程P45
①含义:仲裁是通过( )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组织之间发生( )和( )时,可以申请仲裁。
③仲裁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6.诉讼的含义、适用范围、特点、方式
①含义:通过( )解决纠纷的方式。(打官司)
②分类:( )、( )、行政诉讼(民告官)
③特点:诉讼是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的途径,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
组内交流,达到共识;
【学习任务一】鱼香肉丝变配角,公民如何行权?
议学材料:2024年4月,小潘通过某外卖平台在一家烧烤店下单点餐,消费金额为31元,订单中包含一份售价为15元的鱼香肉丝。
收到餐食后,小潘发现鱼香肉丝成了“配角”。菜品内容虽多了两个菜花和一根香肠,但这些额外的食材几乎占据了整个菜品的大部分位置,这与下单时商家展示的图片严重不符。
小潘与烧烤店老板取得联系,表达自己的不满并提出赔偿要求,但遭到店老板拒绝,店老板认为,这是他的地盘,他做主。
1.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评析店老板所说的“他的地盘他做主”。
议学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从法条里,你能发现宪法对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要求吗?
议学材料:小潘见店家不愿配合,很是生气。进一步调查发现,如今在餐饮外卖领域,餐饮菜品的前期拍摄以及后期的店铺设计和美化,餐饮菜品图片的美化甚至“造假”,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小潘就想在网上找“水军”,在该店铺恶意写评论,以此威胁店家主动赔偿。
3.结合议学情境,请你思考:你赞同小潘的维权方式吗?小潘如果这么做,将会有什么后果?给你什么启示?
【学习任务二】外卖照骗套路深,小潘如何维权?
议学材料: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4-46,分组讨论,每组帮助小潘选择一个维权的最佳方案,分析方案的优点,每组选一名代表阐释。
4.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P44
议学材料:小潘觉得线上沟通缺乏情感温度,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诚意,于是决定亲自前往店铺,与老板面对面交流。
5.结合议学情境,请你回答: 小潘是在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议学材料:商家认为小潘太小题大做,本来价格才15元,还要多少肉丝呢?
和解无果,于是小潘拨打消费者维权电话12315,希望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6.结合议学情境,请你分析:小潘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是在通过什么方式维权?
议学材料:考虑再三,小潘认为烧烤店的行为构成欺诈,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小潘通过网络平台在某烧烤店点餐,双方已形成合法有效的餐饮服务合同。小潘收到的鱼香肉丝与商家在平台上展示的照片存在显著差异,且其中混杂占比较大的其他菜品,不符合一般消费者对该菜品的认知,故认定该烧烤店存在欺诈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判决该烧烤店应向小潘支付三倍赔偿,因赔偿金额不足500元,故认定为500元。
7.结合议学情境,请你分析:①小潘最终选择了哪种维权方式?②结合所学,回答:这属于三大诉讼中的哪个诉讼?
8.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思考以上四种维权方法哪个是最佳方案?哪个是首选方案?
【学习任务三】外卖虚假宣传多,如何见招拆招?
议学材料:据报道,消费者经外卖平台点单,收货后实物与图片不符的案例时有发生。
有的网友经与商家沟通,或向平台投诉,最终得以成功退款,而有的网友维权不成,只能自认倒霉,不了了之。
请你搜索资料给支支招:用餐时发现食物里面有异物或者变味等等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做,才能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呢?
(三)(归纳凝练→内化升华) 10分钟
内化运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国宪法的这些规定表明( )
A.行使权利有界限 B.权利义务相统一
C.违反义务需担责 D.法定义务须履行
2.下列情景与维权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情景 维权方式
A 人民调解员经过耐心教育,化解了一起家庭矛盾纠纷 调解
B 小凯发现小区超市售卖过期食品,打12315举报 仲裁
C 小文爸爸因邻居违规搭建,沟通无果后将其告上法庭 和解
D 两辆小汽车发生剐蹭,司机互相协商解决争议 诉讼
A.A B.B C.C D.D
3.艾华在药店买了一支电子体温计,但使用一天后就出现了质量问题。艾华维权的一般路径是( )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②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③请工商行政部门调解
④与药店店主协商解决
A.①→③→④ B.③→④→②
C.④→③→① D.④→③→②
4.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律程序维护权利。对于下列维权路径的推导正确的是( )
A.网购到过期食品,与商家协商→调解→获得相应赔偿
B.拒不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仲裁→达成相关协议
C.开车出行发生轻微的刮擦事故→诉讼→承担刑事责任
D.邻居间发生矛盾,直接进行对话→和解→解决矛盾纠纷
5.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骑行和步行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让大家拥有更好的体验,不少公园将原有的混行道路调整为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但个别人随意乱用,影响他人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改进完善规则
②专用道使用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
③公园赋予骑行者和步行者平等的权利
④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可按个人意愿任意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年8月1日起,《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开始施行,重庆市始终坚持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4月至5月期间,长寿区刘某某因雇主(被害人)拖欠工资从而产生劳资纠纷并怀恨在心,多次编造不实信息恶意抹黑侮辱被害人,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对被害人工作、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被害人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刘某某支付赔偿金5000元,并签发支付令,责令雇主支付拖欠刘某某的工资。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法不可违,违法必担责。该案中( )
①雇主拖欠工资,侵犯了刘某某的劳动权
②刘某某恶意抹黑侮辱,侵犯了被害人的荣誉权
③法院的判决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
④被害人通过行政诉讼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针对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将网络暴力犯罪的问题写入宪法,以严惩相关违法犯罪
B.《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C.所有网络暴力违法行为都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D.《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不能违背宪法精神
8.【以案释法 提升公民素养】
案情起因:西宁市民李先生委托某快递公司运输掐丝唐卡艺术品,快递公司向李先生出具运输单。快递寄达时,收件人陈先生发现快递外包装已破损,拆开包装后发现唐卡完全损坏,故以货物损毁为由拒签,快递被退回李先生处。案情过程:李先生多次找快递公司沟通无果,情绪失控谩骂工作人员引发冲突,公安民警到现场进行疏导,李先生就谩骂问题主动道歉,但并未对唐卡赔偿问题达成一致,遂一纸诉状将快递公司告到人民法院。 案情结果:法院判决快递公司按照保价金额赔偿李先生货物损失20000元。
(1)结合案情,找出任意两种维权方式,并分别说出判断依据。
(2)以上案情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A: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说明行使权利有界限,故A说法正确;
BCD:题干体现的是行使权利有界限,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A
【详解】本题考查维权方式。
A:人民调解员经过耐心教育,化解了一起家庭矛盾纠纷,是通过调解维权,故A说法正确;
B:小凯发现小区超市售卖过期食品,打12315举报,是通过消费者协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不是通过仲裁的方式,故B说法错误;
C:小文爸爸因邻居违规搭建,沟通无果后将其告上法庭,是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权,故C说法错误;
D:两辆小车发生剐蹭,司机互相商量解决争议,是通过和解维权,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维权的途径。
ABCD: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权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所以艾华可以先和与药店店主尝试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工商行政部门调解调解,当调解不成,还可以提起诉讼。因为小福购买的体温枪出了质量问题,产生了财产关系的争议,所以应该提出的是民事诉讼,小福维权的合理路径应该是④→③→②,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
A:网购到过期食品,与商家协商,属于和解,故A说法错误;
B:公民与其他人个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拒不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不适合仲裁,故B说法错误;
C:开车出行发生轻微的刮擦事故,应该进行和解,且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故C说法错误;
D:邻居间发生矛盾,直接进行对话,是通过和解的方式维权,有利于解决矛盾纠纷,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5.A
【详解】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积极改进规则、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
①:为了满足人们骑行和步行的需求,公园将原有的混行路道调整为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体现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园在改进和完善规则,以适应新的需求,故①符合题意;
②:个别人随意乱用专用道,影响他人安全,说明使用者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律,故②符合题意;
③:题文未体现公园赋予骑行者和步行者平等的权利,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但必须遵守公园的规定,不能随意乱用,影响他人安全,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A 7.D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和维权方式。
①:公民享有劳动权包括享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雇主拖欠工资侵犯了刘某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说法正确;
②:刘某某恶意抹黑侮辱,侵犯了被害人的名誉权,②说法错误;
③:人民法院既让刘某某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也责令雇主支付拖欠刘某某的工资,这样的判决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③说法正确;
④:被害人通过民事诉讼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指的是民告官,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本题考查宪法地位。
A: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网络暴力犯罪是一般性问题,应该写进一般法律而不是宪法,A说法错误;
B: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B说法错误;
C:网络暴力违法行为如果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会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会承担行政责任,如果违反了刑事法律法规会承担刑事责任,总之,并非所有网络暴力违法行为都只承担民事责任,C说法错误;
D:其它法律法规不能与宪法精神相违背,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8.(1)维权方式一:和解 依据:李先生与快递公司多次沟通。
维权方式二:调解 依据:公安民警对双方进行疏导。
维权方式三:诉讼 依据:李先生将快递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
(2)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分析】考点考查:依法维权、正确行使权利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公民,需要运用维权方式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李先生与快递公司多次沟通→可联系和解。
关键词②:公安民警到现场进行疏导→可联系调解。
关键词③:将快递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可联系诉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正确行使权利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李先生与快递公司的案情→可联系正确行使权利的要求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