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1.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 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政治认同:通过探究比较,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精神:通过论证理解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提升按规律办事的自觉意识和能力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 1.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2.明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 3.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2)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物质的概念(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小贴士: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3.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4.意识的本质: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四、世界的物质性1.原理内容(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2)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小贴士: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自我诊断]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 )提示: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 )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 √ )4.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因此意识来源于人脑。 ( × )提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5.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 × )提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6.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 × )提示:物质决定意识,思想不能独立于客观存在之外,思想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 怎样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以及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月壤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嫦娥五号任务的采样区域是在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采样方式是机械臂表取和钻地钻取的方式,采样量约两公斤,月面工作时间约两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对媒体介绍,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样本,由月球岩石在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1)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是物质吗?提示: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2)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是什么关系?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括了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中的物质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准确理解物质的概念特别提醒:从哲学派别角度理解物质概念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特别提醒: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典题1] 2023年5月11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物质新状态,以高度有序的亚原子粒子晶体的形式出现,该文章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种被称为“玻色子相关绝缘体”的物质新状态可能导致发现许多由凝聚态物质制成的奇特材料。从哲学角度看( )①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②该新物质的存在和命名都是客观的 ③该新物质与其他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共同本质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错误。新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其命名属于主观范畴,②错误。这种新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与万事万物一样,本质上都是物质的,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③符合题意。物理学家的这一发现,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符合题意。]母题 变式 若将②改为“新物质是科学家发现的,因而带有主观性”,是否应选? 提示:不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带有主观性。[典题2] 菌草,最初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经过多年选育,其功能也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福建平潭的幸福洋滩涂盐碱地,见证着盐碱地变菌草良田的奇迹。菌草的栽培( )①体现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有条件的 ④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物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类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菌草的功能得以拓展,成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盐碱地变菌草良田,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①②符合题意。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③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错误。] 如何正确看待意识?早在20世纪40年代,机器人自我繁衍已经不再稀奇,现代计算机创始人之一的约翰·冯·诺依曼就提出了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概念。他曾经在著作中描述了机器人自我繁衍的条件,即任何能够自我繁殖的系统,都应该同时具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它必须能够构建某一个元素,并且用这些元素组装和自己一样的下一代;第二,它必须能够把对自身的描述传递给下一代。所以,有人认为,如果未来社会不严格控制机器人,那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人类必须在高科技自我控制的范围内从事智能化的研究。否则一旦失去控制,人类到时成为机器人的玩偶,那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1)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自我复制在未来社会将成为一种可能性,那么人工智能能否产生意识?提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2)人工智能能否完全取代人类?提示:人工智能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其本身不能产生意识,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1.图解意识的产生过程2.从意识的含义看物质决定意识3.把握意识的本质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它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思想、认识)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4)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往往因为主客观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典题1] 2023年9月16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开幕。本届大赛的吉祥物为“天天”和“津津”,形象为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物造型,色彩以蓝色、红色为主色调,突出“技能蓝、青春红”;服饰上通过统一的工装服、安全帽、护目镜、蓝牙耳机等外形设计,形象鲜明地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外表特征。上述材料表明( )①吉祥物的外形设计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该设计通过有选择的创造性实现了所要表达的目的 ④“天天”“津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设计者的头脑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属于意识范畴,是客观事物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故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①符合题意,②错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吉祥物的设计通过对色彩、外形设计等的选择,创造性的展现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外表特征,③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④错误。]母题 变式 若将④改为“‘天天’‘津津’的设计灵感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否应选? 提示:不选,题目考查的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非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典题2]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②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离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来源于客观物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D [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这说明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形象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④符合题意。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并不是艺术家直接再现客观物象,①错误。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艺术形象不能完全脱离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③错误。]1.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会产生害怕的情绪。这表明(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是由人脑决定的,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B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意识和人脑的关系,C反映的是意识的形式,不符合题意。人是否能够产生害怕的情绪取决于“杏仁核”是否功能正常,这表明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D符合题意。]2.针灸师将针刺入人体穴位,不同穴位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以达到消除某些症状的效果。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针灸通过激活人体与止痛类药物结合的受体方式改变大脑活动,从而帮助控制疼痛感。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针灸通过激活人体与阿片类药物(止痛药)结合的受体方式改变大脑活动,从而帮助控制疼痛感。这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①正确。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正是因为针灸改变了大脑活动,才能帮助人们控制疼痛的感觉,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②正确。材料体现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未涉及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意识的起源,③④排除。]3.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绕地球飞行、建成载人空间站。航天员在茫茫太空中发现的只有物质。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是物质的 ④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C [材料不涉及意识问题,也就不能反映物质决定意识,不能反映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①④不符合题意。航天员在茫茫太空中发现的只有物质,这表明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③正确。]4.“泰裤辣”“主打一个XX”“家人们谁懂啊”……网络流行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本原的,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 [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②④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却离不开物质,①错误。存在是本原,思维可以认识存在,认为思维是本原的观点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③排除。]5.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推崇个人创造和精神创新,利用人的创造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目前,许多国家和城市都把创意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重要动力。有人认为,创意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头脑。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答案]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创意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可见,创意来源于客观存在,并非人脑。课时检测(四) 世界的物质性?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1.二十多年前,T村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如今变成声名远扬的“蓝富美”,转变始于渔旅融合增收发展之路。该村成立旅游“渔家乐”公司,采取“公司+渔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老房子开发成民宿。这表明该村发展的原因是( )①尊重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尊重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坚持正确认识自身资源为前提 ④使客观情况符合了主观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T村的转变,是因为该村从当地小渔村的实际出发,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尊重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了当地发展,①②正确。该村正确认识了自身资源,并以此为指导转变发展之路,这体现了尊重自然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我们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③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④错误。]2.据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A.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A [材料中的事例,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正确。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有一些事物是人为导致的,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B排除。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客观存在,C排除。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D排除。]3.科学家通过分析迄今恢复的最早的古代环境DNA,绘制出格陵兰北部约200万年前生态系统的样貌,进而揭示了一个没有现代等同物的古生态系统。这一科学实践印证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规律性 ④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 [这一科学实践印证了世界是可知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也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①②正确。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界是客观的,不涉及人类社会,④排除。]?知识点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我们经常说,少年强则国强。一个社会的年轻人数量越多、年龄越小,经济就越有活力。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国际上有一个参数:该国20岁至64岁劳动力与65岁及以上老人之比代表经济活力。国民的年龄状况与国家经济活力的关系证明了( )A.唯物主义的共性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B.没有人就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D [材料不涉及唯物主义的共性问题,A不符合题意。应该是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B错误。材料未涉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起源问题,C不符合题意。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民的年龄状况与国家经济活力的关系证明了人口因素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从而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D符合题意。]?知识点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2023年,“无限可能”“全球联结”“绿色生活”“人工智能”“数字化革命”……每一个热词都反映一个社会热点。这说明( )A.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A错误。每一个热词都反映一个社会热点,强调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是强调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C错误。]6.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吉祥物——“蓉宝”,原型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芝麻”,将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与热情的火焰元素融为一体,寓意着火锅滚沸中的美食,升腾出令世界嘴馋的麻辣鲜香的“成都味道”。这说明( )①艺术创意活动改变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性 ②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决于艺术家的巧妙创意 ③艺术的内容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④艺术创作需要对客观对象在头脑中进行改造加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 [艺术创意活动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的真实性,①排除。“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决于艺术家的巧妙创意”的说法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错误。根据“蓉宝”的原型、包含的元素以及寓意等信息可以看出,艺术的内容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艺术创作需要对客观对象在头脑中进行改造加工,③④正确。]7.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借物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友人别情。“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传递思乡愁情。“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抒发了忧国浓情。材料说明( )①情感的多样性借助酒的意象得以表达 ②借物抒情是酒在人脑中具象化的过程 ③此艺术表达说明“物与情”不可分割 ④诗歌创作是按诗人的内在本性去改造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A [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借物抒情,许多与酒有关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情感,这说明借物抒情是酒在人脑中具象化的过程,情感的多样性借助酒的意象得以表达,①②正确。在此艺术表达中“情”离不开“物”,但实际上“物”却可以离开“情”而存在,③错误。诗歌创作是按诗人的内在本性去认识世界,而非改造世界,④错误。]8.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面对黄河触景生情,留下诸多千古名句:既有充满思念哀愁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有积极乐观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对黄河的不同描述表明( )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的内容可以还原社会生活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A [材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①④符合题意。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②错误。意识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不是还原社会生活,③错误。]9.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也说明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②④正确。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①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③错误。]10.2023年6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在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对银河系中的57颗毫秒脉冲星进行了长期系统性监测,最终获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这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 [材料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①④正确。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是指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而材料强调世界是可知的,②排除。正确的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③错误。]11.陕西省千阳县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板块推进”的总体思路,针对部分乡镇地广人稀,农户居住分散,群众吃水特别困难的实际,先后投资1 700多万元,通过打井修塔,建设人饮工程,并由政府出资铺设入户管网,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使山区群众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答案]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材料中,部分乡镇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的实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其客观物质性。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材料中,该地区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吃水难和发展难的问题,通过打井修塔,建设人饮工程,并由政府出资铺设入户管网,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体现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材料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1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在新时代的文化领域,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对这些作品,人们既品读其内容,也沉思其产生过程。一部艺术作品之所以称得上优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把握住了灵感。在人们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中捕捉灵感,往往是成功的先兆,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有人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灵感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头脑。”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答案]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高度发达的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因此,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社会生活实践为灵感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③材料观点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具有正确性。但将灵感产生的物质器官等同于灵感的来源,是错误的。15 / 15课时检测(四)1 2 3 4 5 6 7 8 9 10A A A D D D A A B B1.A [T村的转变,是因为该村从当地小渔村的实际出发,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尊重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了当地发展,①②正确。该村正确认识了自身资源,并以此为指导转变发展之路,这体现了尊重自然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我们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③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④错误。]2.A [材料中的事例,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正确。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有一些事物是人为导致的,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B排除。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客观存在,C排除。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D排除。]3.A [这一科学实践印证了世界是可知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也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①②正确。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界是客观的,不涉及人类社会,④排除。]4.D [材料不涉及唯物主义的共性问题,A不符合题意。应该是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B错误。材料未涉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起源问题,C不符合题意。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民的年龄状况与国家经济活力的关系证明了人口因素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从而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D符合题意。]5.D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A错误。每一个热词都反映一个社会热点,强调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是强调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C错误。]6.D [艺术创意活动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的真实性,①排除。“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决于艺术家的巧妙创意”的说法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错误。根据“蓉宝”的原型、包含的元素以及寓意等信息可以看出,艺术的内容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艺术创作需要对客观对象在头脑中进行改造加工,③④正确。]7.A [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借物抒情,许多与酒有关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情感,这说明借物抒情是酒在人脑中具象化的过程,情感的多样性借助酒的意象得以表达,①②正确。在此艺术表达中“情”离不开“物”,但实际上“物”却可以离开“情”而存在,③错误。诗歌创作是按诗人的内在本性去认识世界,而非改造世界,④错误。]8.A [材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①④符合题意。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②错误。意识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不是还原社会生活,③错误。]9.B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也说明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②④正确。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①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③错误。]10.B [材料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①④正确。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是指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而材料强调世界是可知的,②排除。正确的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③错误。]11.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材料中,部分乡镇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的实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其客观物质性。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材料中,该地区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吃水难和发展难的问题,通过打井修塔,建设人饮工程,并由政府出资铺设入户管网,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体现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材料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12.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高度发达的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因此,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社会生活实践为灵感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③材料观点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具有正确性。但将灵感产生的物质器官等同于灵感的来源,是错误的。3 / 3(共47张PPT)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1.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政治认同:通过探究比较,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通过论证理解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提升按规律办事的自觉意识和能力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 1.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2.明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 3.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新知初探·夯实基础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______的。(2)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______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物质规律2.物质的概念(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__________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______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_。小贴士: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反映客观实在性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__________,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________。物质世界物质体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____________,再到人类______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感觉和心理意识3.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__________。(2)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4.意识的本质: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__________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__________的结果。生理基础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加工改造四、世界的物质性1.原理内容(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________,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______。(2)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________,物质______意识。(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_______。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____________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________立场,反对一切________。物质性物质派生物决定物质性物质统一性无神论有神论小贴士: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自我诊断]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提示: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 )4.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因此意识来源于人脑。 ( )提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5.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 )×提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6.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 )提示:物质决定意识,思想不能独立于客观存在之外,思想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核心素养·议题探究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以及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月壤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嫦娥五号任务的采样区域是在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采样方式是机械臂表取和钻地钻取的方式,采样量约两公斤,月面工作时间约两天。议题一 怎样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对媒体介绍,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样本,由月球岩石在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1)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是物质吗?提示: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2)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是什么关系?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括了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中的物质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准确理解物质的概念特别提醒:从哲学派别角度理解物质概念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特别提醒: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典题1] 2023年5月11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物质新状态,以高度有序的亚原子粒子晶体的形式出现,该文章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种被称为“玻色子相关绝缘体”的物质新状态可能导致发现许多由凝聚态物质制成的奇特材料。从哲学角度看( )①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②该新物质的存在和命名都是客观的 ③该新物质与其他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共同本质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错误。新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其命名属于主观范畴,②错误。这种新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与万事万物一样,本质上都是物质的,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③符合题意。物理学家的这一发现,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符合题意。]母题变式 若将②改为“新物质是科学家发现的,因而带有主观性”,是否应选?提示:不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带有主观性。[典题2] 菌草,最初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经过多年选育,其功能也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福建平潭的幸福洋滩涂盐碱地,见证着盐碱地变菌草良田的奇迹。菌草的栽培( )①体现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有条件的 ④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物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类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菌草的功能得以拓展,成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盐碱地变菌草良田,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①②符合题意。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③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错误。]早在20世纪40年代,机器人自我繁衍已经不再稀奇,现代计算机创始人之一的约翰·冯·诺依曼就提出了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概念。他曾经在著作中描述了机器人自我繁衍的条件,即任何能够自我繁殖的系统,都应该同时具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它必须能够构建某一个元素,并且用这些元素组装和自己一样的下一代;第二,它必须能够把对自身的描述传递给下一代。议题二 如何正确看待意识?所以,有人认为如果未来社会不严格控制机器人,那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人类必须在高科技自我控制的范围内从事智能化的研究。否则一旦失去控制,人类到时成为机器人的玩偶,那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1)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自我复制在未来社会将成为一种可能性,那么人工智能能否产生意识?提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2)人工智能能否完全取代人类?提示:人工智能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其本身不能产生意识,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1.图解意识的产生过程2.从意识的含义看物质决定意识3.把握意识的本质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它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思想、认识)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4)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往往因为主客观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典题1] 2023年9月16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开幕。本届大赛的吉祥物为“天天”和“津津”,形象为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物造型,色彩以蓝色、红色为主色调,突出“技能蓝、青春红”;服饰上通过统一的工装服、安全帽、护目镜、蓝牙耳机等外形设计,形象鲜明地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外表特征。上述材料表明( )①吉祥物的外形设计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该设计通过有选择的创造性实现了所要表达的目的 ④“天天”“津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设计者的头脑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属于意识范畴,是客观事物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故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①符合题意,②错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吉祥物的设计通过对色彩、外形设计等的选择,创造性的展现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外表特征,③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④错误。]母题变式 若将④改为“‘天天’‘津津’的设计灵感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否应选?提示:不选,题目考查的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非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典题2]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②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离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来源于客观物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D [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这说明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形象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④符合题意。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并不是艺术家直接再现客观物象,①错误。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艺术形象不能完全脱离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③错误。]1.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会产生害怕的情绪。这表明(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5243题号1学情诊断·当堂评价√5243题号1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是由人脑决定的,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B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意识和人脑的关系,C反映的是意识的形式,不符合题意。人是否能够产生害怕的情绪取决于“杏仁核”是否功能正常,这表明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D符合题意。]2.针灸师将针刺入人体穴位,不同穴位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以达到消除某些症状的效果。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针灸通过激活人体与止痛类药物结合的受体方式改变大脑活动,从而帮助控制疼痛感。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3题号14√523题号14A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针灸通过激活人体与阿片类药物(止痛药)结合的受体方式改变大脑活动,从而帮助控制疼痛感。这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①正确。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正是因为针灸改变了大脑活动,才能帮助人们控制疼痛的感觉,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②正确。材料体现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未涉及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意识的起源,③④排除。]3.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绕地球飞行、建成载人空间站。航天员在茫茫太空中发现的只有物质。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是物质的 ④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523题号41√C [材料不涉及意识问题,也就不能反映物质决定意识,不能反映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①④不符合题意。航天员在茫茫太空中发现的只有物质,这表明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③正确。]4.“泰裤辣”“主打一个XX”“家人们谁懂啊”……网络流行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本原的,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3题号15√243题号15D [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②④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却离不开物质,①错误。存在是本原,思维可以认识存在,认为思维是本原的观点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③排除。]243题号155.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推崇个人创造和精神创新,利用人的创造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目前,许多国家和城市都把创意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重要动力。243题号15有人认为,创意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头脑。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答案]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创意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可见,创意来源于客观存在,并非人脑。课时检测(四) 世界的物质性?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1.二十多年前,T村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如今变成声名远扬的“蓝富美”,转变始于渔旅融合增收发展之路。该村成立旅游“渔家乐”公司,采取“公司+渔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老房子开发成民宿。这表明该村发展的原因是( )①尊重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尊重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坚持正确认识自身资源为前提 ④使客观情况符合了主观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据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A.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3.科学家通过分析迄今恢复的最早的古代环境DNA,绘制出格陵兰北部约200万年前生态系统的样貌,进而揭示了一个没有现代等同物的古生态系统。这一科学实践印证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规律性 ④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知识点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我们经常说,少年强则国强。一个社会的年轻人数量越多、年龄越小,经济就越有活力。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国际上有一个参数:该国20岁至64岁劳动力与65岁及以上老人之比代表经济活力。国民的年龄状况与国家经济活力的关系证明了( )A.唯物主义的共性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B.没有人就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知识点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2023年,“无限可能”“全球联结”“绿色生活”“人工智能”“数字化革命”……每一个热词都反映一个社会热点。这说明( )A.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6.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吉祥物——“蓉宝”,原型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芝麻”,将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与热情的火焰元素融为一体,寓意着火锅滚沸中的美食,升腾出令世界嘴馋的麻辣鲜香的“成都味道”。这说明( )①艺术创意活动改变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性 ②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决于艺术家的巧妙创意 ③艺术的内容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④艺术创作需要对客观对象在头脑中进行改造加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借物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友人别情。“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传递思乡愁情。“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抒发了忧国浓情。材料说明( )①情感的多样性借助酒的意象得以表达 ②借物抒情是酒在人脑中具象化的过程 ③此艺术表达说明“物与情”不可分割 ④诗歌创作是按诗人的内在本性去改造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面对黄河触景生情,留下诸多千古名句:既有充满思念哀愁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有积极乐观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对黄河的不同描述表明( )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③意识的内容可以还原社会生活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2023年6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在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对银河系中的57颗毫秒脉冲星进行了长期系统性监测,最终获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这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陕西省千阳县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板块推进”的总体思路,针对部分乡镇地广人稀,农户居住分散,群众吃水特别困难的实际,先后投资1 700多万元,通过打井修塔,建设人饮工程,并由政府出资铺设入户管网,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使山区群众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1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在新时代的文化领域,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对这些作品,人们既品读其内容,也沉思其产生过程。一部艺术作品之所以称得上优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把握住了灵感。在人们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中捕捉灵感,往往是成功的先兆,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有人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灵感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头脑。”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3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检测4世界的物质性.docx 课时检测4答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学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