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学案+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学案+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时检测(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知识点一 哲学的起源
1.学一点哲学,懂一些哲学,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绝对有益无害,会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生活质量和档次、工作与事业的成效,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懂不懂哲学,完全是两种生活、两个天地、两个世界、两种人生。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②对哲学掌握的深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 ③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科学家从已灭绝古人类骸骨化石中提取出了基因组信息,揭示了现代人类与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差异,进一步丰富了“我们从哪里来?”这个哲学问题的答案。这说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宿
④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借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起源于人的内心深处对超越平凡的强烈渴望
C.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
D.哲学更关注梦想和未来而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
4.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常常令人倍感困惑。但是,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即使身在绝境,也依然能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由此可见(  )
A.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B.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知识点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传播真理的力量,从而真正成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新时代的播育者。这是因为(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D.世界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下列关于哲学认识正确的有(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可以完全取代具体科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这说明(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等于自发产生的零散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8.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发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光盘行动”中,“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大有改观。这说明(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③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三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9.康德在1755年提出的星云假说把整个自然界看成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一哲学思想直接打破了18世纪关于自然界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哲学见解;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为揭示自然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的哲学认识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基础。这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重大自然科学成果能促进哲学的变革 ③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医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哲学层次的“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如仁爱、中庸、和谐、平衡等关系。医道是中医学的灵魂,医技是一种医疗技术,医道高于医技。这启示我们(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②哲学思想寓于具体科学之中
③哲学高于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
④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资源已经陪伴人类文明几千年。万物生长靠太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从感慨“天有不测风云”到能够人工降雨,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从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到方兴未艾的旅游观光、健康养老产业,气候资源一直在陪伴着我们,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人们对气候资源的感受愈发“熟悉又陌生”:一方面意识到其资源的得天独厚,基于实践,应时而作,因地制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科学加以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一旦进入开发利用,就愈加善待自然,善待资源,尊重自然规律,防止滥采滥用,坚持理性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视环境的呵护与保护。
结合材料,分析新发展理念指引人们重视对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体现了什么哲理?某校向全校学生征集“保护气候资源”的实践活动,请你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4 / 4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比较感悟真正的哲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形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哲学智慧与人类实践的内在关系,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关系,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论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1课时 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习目标] 1.明确哲学是什么。 2.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
(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在古希腊语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小贴士: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能指导人们的生活,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和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①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2.世界观和方法论
(1)方法论: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知识的内容: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自我诊断]
1.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 )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 × )
提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
3.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 )
提示: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力量。
4.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 √ )
5.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 ( × )
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
6.世界观是人们自觉研讨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 × )
提示: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思想,人人都有,一般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如何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情境一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哲学家黑格尔说:“那些不研究哲学而高谈哲学的人就像某些动物,虽然听见了音乐中的一切音调,但音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进它们的头脑。”
情境二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有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因而把大自然看作了人类的资源库,为满足自我需要而大肆掠夺自然;有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而在生活和实践中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从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情境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的理解。
提示:①周国平的话指出,每个人都会在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与普通人是共通的。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②黑格尔的话指出,世界观虽然与哲学有关,但不等同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是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多数人的世界观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性”,而要达到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需要艰苦学习。黑格尔批评了那些不进行艰苦学习而高谈哲学的人。
(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情境二所体现的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
提示: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现着他的思想观念。
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 世界观
区别 含义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特点 系统化、理论化 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论证的
产生 时间 哲学晚于世界观 世界观早于哲学
联系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二者都源于生活实践,都有正误之分
两种错 误倾向 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2.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 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典题1] 家风正,给孩子带来正气和正义的影响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就会有一种本能的拒斥的自觉。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由材料内容可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①③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④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排除。]
母题 变式 若将②改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密不可分”,是否应选? 提示:应选,材料可概括为家风正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表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密不可分。
[典题2]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A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正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而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B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错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方法论不具有相对独立性,D错误。]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所著的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作者将哲学与生存看得同等重要。他认为,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剥夺了自己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
《苏菲的世界》中提到了诸如算命、解梦、伦理学、灵感、信仰等,给枯燥的哲学本身增添了可读性。魔术师的帽子慢慢被打开后,在苏菲无际的幻想中,哲学知识并没有缺乏,而是循序渐进,越来越深厚,大大提高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本身的厚重感,使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小说来阅读,也可以把它当作科学读物来品味、学习和研究。
(1)为什么说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会降低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
提示:①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2)《苏菲的世界》中具有深厚的哲学知识,可以当作科学读物来品味、学习和研究。请用哲学知识分析说明。
提示: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苏菲的世界》可以当作科学读物来品味、学习和研究,是因为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联 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典题1]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厘米级直径的透明玻璃球,此类玻璃球在国际上是首次被发现,将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新的证据。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 ②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④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在月球背面发现的透明玻璃球,将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新的证据,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向前发展,①④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②错误。材料未强调哲学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母题 变式 若将②改为“正确的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是否应选? 提示:不选,题目考查的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对哲学发展的作用,而非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
[典题2] 中医学是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融合的产物。如: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生态观,源于自然、适应自然并维护自然;“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注重形体、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于一体;整体调节的综合治疗理念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等,都蕴含丰富的哲理。由此可见(  )
①中医学的发展弘扬了中国哲学思想 ②中医学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分支 ③中医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国哲学 ④中国哲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医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中医学是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融合的产物,表明中医学蕴含了丰富的哲学,中医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国哲学,而中医学的发展进一步弘扬了中国哲学思想,①③符合题意。中医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是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中医学不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分支,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未体现中医学对中国哲学的产生发展的作用,④不选。]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体现了(  )
①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③哲学智慧融入生活中就会使人生精彩绝伦 ④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体现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①④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②排除。“哲学智慧融入生活中就会使人生精彩绝伦”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
2.“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该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产生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A [对城市是什么的不同观点会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城市的方法,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B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没有体现方法论影响世界观,C不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且材料没有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排除。]
3.2023年2月,根据《江苏“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等要求,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研讨交流与合作。江苏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主要依据是(  )
A.哲学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向指引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的发展是具体科学进步的基础
A [根据两个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件等要求,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研讨交流与合作,这是因为哲学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向指引,A正确。“进一步推进”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B排除。哲学有正误之分、科学与非科学之别,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错误。具体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D错误。]
4.在杂交水稻试验过程中,我国科学家反复揣摩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道理,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从内部找原因,最终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这印证了(  )
①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前提和基础 ②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前提和基础,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未涉及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②不符合题意。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道理,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从内部找原因,最终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这印证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也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④正确。]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小麦专家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结合材料中的名人观点,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有什么联系。
[答案]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②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钱学森和李振声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
课时检测(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知识点一 哲学的起源
1.学一点哲学,懂一些哲学,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绝对有益无害,会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生活质量和档次、工作与事业的成效,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懂不懂哲学,完全是两种生活、两个天地、两个世界、两种人生。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②对哲学掌握的深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 ③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哲学对人们生活和实践的指导作用,看到了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真正的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办好事情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①③正确。真正的哲学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②排除。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错误。]
2.科学家从已灭绝古人类骸骨化石中提取出了基因组信息,揭示了现代人类与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差异,进一步丰富了“我们从哪里来?”这个哲学问题的答案。这说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宿 ④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材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①②正确。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但不是具体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宿,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未体现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④不符合题意。]
3.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借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起源于人的内心深处对超越平凡的强烈渴望
C.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
D.哲学更关注梦想和未来而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
A [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A正确,B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C错误。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是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D错误。]
4.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常常令人倍感困惑。但是,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即使身在绝境,也依然能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由此可见(  )
A.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B.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B [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A强调的是哲学的含义,C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A、C不选。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即使身在绝境,也依然能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说明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B符合题意。D强调的是哲学的变化发展,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传播真理的力量,从而真正成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新时代的播育者。这是因为(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D.世界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意义,不涉及哲学的产生问题,也不涉及世界观的内涵问题,A、C排除。世界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错误。]
6.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下列关于哲学认识正确的有(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可以完全取代具体科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③④正确。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升华,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②错误。]
7.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这说明(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等于自发产生的零散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C [材料强调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未涉及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不是自发产生的零散世界观,B错误。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没有涉及哲学的起源,D不符合题意。]
8.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发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光盘行动”中,“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大有改观。这说明(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③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发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光盘行动”中,“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大有改观。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③符合题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错误。]
?知识点三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9.康德在1755年提出的星云假说把整个自然界看成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一哲学思想直接打破了18世纪关于自然界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哲学见解;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为揭示自然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的哲学认识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基础。这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重大自然科学成果能促进哲学的变革 ③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材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重大自然科学成果能促进哲学的变革,①②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导,但材料并没有体现世界观的指导作用,③不符合题意。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10.“医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哲学层次的“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如仁爱、中庸、和谐、平衡等关系。医道是中医学的灵魂,医技是一种医疗技术,医道高于医技。这启示我们(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②哲学思想寓于具体科学之中 ③哲学高于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 ④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医道”是一种哲学层次的“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医学的灵魂。医技是一种医疗技术,医道高于医技,这说明哲学思想寓于具体科学之中,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①②符合题意。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③排除。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而不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④错误。]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资源已经陪伴人类文明几千年。万物生长靠太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从感慨“天有不测风云”到能够人工降雨,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从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到方兴未艾的旅游观光、健康养老产业,气候资源一直在陪伴着我们,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人们对气候资源的感受愈发“熟悉又陌生”:一方面意识到其资源的得天独厚,基于实践,应时而作,因地制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科学加以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一旦进入开发利用,就愈加善待自然,善待资源,尊重自然规律,防止滥采滥用,坚持理性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视环境的呵护与保护。
结合材料,分析新发展理念指引人们重视对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体现了什么哲理?某校向全校学生征集“保护气候资源”的实践活动,请你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答案] 哲学道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新发展理念指引人们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建议:①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②从自身做起,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15 / 15(共45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比较感悟真正的哲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形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哲学智慧与人类实践的内在关系,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关系,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论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1课时 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习目标] 
1.明确哲学是什么。 
2.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新知初探·夯实基础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
(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______的学问,它致力于从______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在古希腊语中,哲学的本义是________或追求智慧。
智慧
总体
爱智慧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_____。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______和______。
小贴士: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能指导人们的生活,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实践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追问
思考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和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①哲学就是关于________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总的看法
根本观点
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1)方法论:用________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______方法论,方法论______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________的统一。
世界观
决定
体现
方法论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知识的内容: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__________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__________知识;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__________知识。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__________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________的本质和________的规律。
(2)联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______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______。
具体领域
最一般
最普遍
推动
指导
[自我诊断]
1.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  )

提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
3.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
提示: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力量。
×
×
4.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  )
5.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 (  )

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
×
6.世界观是人们自觉研讨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  )
提示: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思想,人人都有,一般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
核心素养·议题探究
情境一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哲学家黑格尔说:“那些不研究哲学而高谈哲学的人就像某些动物,虽然听见了音乐中的一切音调,但音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进它们的头脑。”
议题一 如何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情境二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有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因而把大自然看作了人类的资源库,为满足自我需要而大肆掠夺自然;有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而在生活和实践中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从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情境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的理解。
提示:①周国平的话指出,每个人都会在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与普通人是共通的。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②黑格尔的话指出,世界观虽然与哲学有关,但不等同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是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多数人的世界观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性”,而要达到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需要艰苦学习。黑格尔批评了那些不进行艰苦学习而高谈哲学的人。
(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情境二所体现的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
提示: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现着他的思想观念。
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 世界观
区别 含义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特点 系统化、理论化 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论证的
产生时间 哲学晚于世界观 世界观早于哲学
哲学 世界观
联系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二者都源于生活实践,都有正误之分
两种错
误倾向 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2.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 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典题1] 家风正,给孩子带来正气和正义的影响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就会有一种本能的拒斥的自觉。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由材料内容可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①③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④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排除。]
母题变式 若将②改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密不可分”,是否应选?
提示:应选,材料可概括为家风正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表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密不可分。
[典题2]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A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正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而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B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错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方法论不具有相对独立性,D错误。]
《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所著的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作者将哲学与生存看得同等重要。他认为,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剥夺了自己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
议题二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苏菲的世界》中提到了诸如算命、解梦、伦理学、灵感、信仰等,给枯燥的哲学本身增添了可读性。魔术师的帽子慢慢被打开后,在苏菲无际的幻想中,哲学知识并没有缺乏,而是循序渐进,越来越深厚,大大提高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本身的厚重感,使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小说来阅读,也可以把它当作科学读物来品味、学习和研究。
(1)为什么说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会降低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
提示:①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2)《苏菲的世界》中具有深厚的哲学知识,可以当作科学读物来品味、学习和研究。请用哲学知识分析说明。
提示: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苏菲的世界》可以当作科学读物来品味、学习和研究,是因为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哲学 具体科学

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典题1]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厘米级直径的透明玻璃球,此类玻璃球在国际上是首次被发现,将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新的证据。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 ②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④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在月球背面发现的透明玻璃球,将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新的证据,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向前发展,①④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②错误。材料未强调哲学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母题变式 若将②改为“正确的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是否应选?
提示:不选,题目考查的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对哲学发展的作用,而非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
[典题2] 中医学是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融合的产物。如: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生态观,源于自然、适应自然并维护自然;“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注重形体、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于一体;整体调节的综合治疗理念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等,都蕴含丰富的哲理。由此可见(  )
①中医学的发展弘扬了中国哲学思想 ②中医学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分支 ③中医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国哲学 ④中国哲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医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中医学是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融合的产物,表明中医学蕴含了丰富的哲学,中医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国哲学,而中医学的发展进一步弘扬了中国哲学思想,①③符合题意。中医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是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中医学不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分支,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未体现中医学对中国哲学的产生发展的作用,④不选。]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体现了(  )
①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③哲学智慧融入生活中就会使人生精彩绝伦 ④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
4
3
题号
1
学情诊断·当堂评价

5
2
4
3
题号
1
B [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体现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①④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②排除。“哲学智慧融入生活中就会使人生精彩绝伦”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
2.“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该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产生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5
2
3
题号
1
4

5
2
3
题号
1
4
A [对城市是什么的不同观点会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城市的方法,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B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没有体现方法论影响世界观,C不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且材料没有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排除。]
3.2023年2月,根据《江苏“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等要求,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研讨交流与合作。江苏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主要依据是(  )
A.哲学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向指引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的发展是具体科学进步的基础
5
2
3
题号
4
1

5
2
3
题号
4
1
A [根据两个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件等要求,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研讨交流与合作,这是因为哲学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向指引,A正确。“进一步推进”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B排除。哲学有正误之分、科学与非科学之别,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错误。具体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D错误。]
4.在杂交水稻试验过程中,我国科学家反复揣摩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道理,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从内部找原因,最终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这印证了(  )
①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前提和基础 ②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4
3
题号
1
5

2
4
3
题号
1
5
D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前提和基础,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未涉及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②不符合题意。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道理,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从内部找原因,最终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这印证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也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④正确。]
2
4
3
题号
1
5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小麦专家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2
4
3
题号
1
5
结合材料中的名人观点,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有什么联系。
[答案]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②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钱学森和李振声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课时分层作业详解答案
课时检测(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 B B C C B A A
1.A [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哲学对人们生活和实践的指导作用,看到了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真正的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办好事情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①③正确。真正的哲学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②排除。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错误。]
2.A [材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①②正确。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但不是具体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宿,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未体现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④不符合题意。]
3.A [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A正确,B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C错误。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是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D错误。]
4.B [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A强调的是哲学的含义,C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A、C不选。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即使身在绝境,也依然能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说明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B符合题意。D强调的是哲学的变化发展,不符合题意。]
5.B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意义,不涉及哲学的产生问题,也不涉及世界观的内涵问题,A、C排除。世界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错误。]
6.C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③④正确。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升华,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②错误。]
7.C [材料强调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未涉及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不是自发产生的零散世界观,B错误。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没有涉及哲学的起源,D不符合题意。]
8.B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发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光盘行动”中,“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大有改观。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③符合题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错误。]
9.A [材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重大自然科学成果能促进哲学的变革,①②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导,但材料并没有体现世界观的指导作用,③不符合题意。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10.A [“医道”是一种哲学层次的“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医学的灵魂。医技是一种医疗技术,医道高于医技,这说明哲学思想寓于具体科学之中,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①②符合题意。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③排除。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而不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④错误。]
11.哲学道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新发展理念指引人们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建议:①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②从自身做起,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