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种群(课件 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节 种群(课件 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 种群
1
学习目标
2
课时导入
3
感悟新知
4
随堂检测
5
课堂小结
什么是种群
种群的特征
实验:观察酵母种群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每种生物又有许许多多的个体。生物学家是如何研究和描述各种生物的特征的呢?
任何一个生物体都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体生存,它必须与周围同种或不同种的很多其他个体生活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才能生存。
知识点
什么是种群
1
1.物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一个物种是由一群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组成的。
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的形态特征各不相同。
一只狼
一群狼
一只荷花
一群荷花
生物个体
种群
2.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1)概念:
(2)举例:
生活在一块地里的所有向日葵是一个种群
生活在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鲤鱼也是一个种群
三个要点
①一定区域
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
②同种生物
只能有一种生物
③个体的总和
该物种的所有个体
既然种群是由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讲个体,而要讲种群?
这是因为生物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有个体高大的,也有矮小的。有衰老 的,也有年轻的。有雄的,也有雌 的。有健康的,也有衰老的。
物种与种群的联系与区别,你能说清楚吗?
华南虎
东北虎
两个概念有相同的内涵:都指的是同种生物
不同点是:种群是在一个小范围的同种生物,
而物种指最大范围内所有的同种生物。
老虎,这是一个物种,但不同地域的虎就是不同的种群。东北虎和华南虎属于不同的种群,但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1.一个公园里的所有植物是一个种群吗?为什么?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个公园里的植物一般不会仅由一种植物组成,所以不是一个种群。
2.一块棉田中存在着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这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蚜是一个种群吗?为什么?
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虽然有年龄、性别、形态及品种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物种。
蚂蚁的种群
食蜂鸟的种群
1.种群密度
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1)定义:
(2)公式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基本特征
=5条/0.5米3=10条/米3
金鱼的种群密度:
例2:一只0.5米3的玻璃缸里养了5条金鱼,那么金鱼的种群密度为:
种群密度=
生物个体数
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例1:在面积为10米2的地里种了50棵玉米,则玉米的种群密度为:
玉米的种群密度:
=50棵/10米2=5棵/米2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
2
(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它们的种群密度往往是不相同的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较高
亚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9.4%,却聚居了世界人口的58.4%,而南美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4.1%,只居住了世界人口的5.6%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在我国新疆北塔山荒漠当代的野驴,每100km2还不足两头,但在相同的面积内,灰仓鼠则有数十万只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则降低
2.年龄结构
(1)概念
指一个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情况
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
图中的每一横条代表一个年龄组,查一查,你的父母亲在哪个年龄组?该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人口金字塔”
类型 构成特点 发展趋势
A(增长型) 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B(稳定型) 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C(衰退型) 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2)年龄结构的类型
(3)意义
对于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的年龄结构提供了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
横条的长短表示该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数的多少或比例的大小。我们把男性人口和女性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衡量人口性别结构的
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口性别比。
同一年龄组的性别比、不同
年龄组的性别比是否一致?
同一年龄组的性别比、不同年龄的性别比不一致
清点教室内男女同学的人数,计算出本班同学的性别比。
性别比=
×100%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3.性别比例
(1)概念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公式
(3)类型
(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猩猩、黑猩猩等。
(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
(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蚂蚁等。
性别比=
×100%
雄性个体数
雌性个体数
在畜牧养殖中,养殖者往往会控制动物的性别比例,其意义是什么?
养殖者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动物的性别比例,如养殖奶牛时肯定要保留较多的母牛,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多的牛奶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试举一个既不造成环境污染,又能防治农业虫害的方法。
通过破坏农作物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4.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中增加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种群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死亡。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1)出生率
某种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一个拥有3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繁殖了900只幼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出生率是多少?
300‰
出生率= ×1000‰
新个体数
种群个体总数
(2)死亡率
某种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用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判断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个拥有1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死亡了800只麻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死亡率就是多少?
80‰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减少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死亡率= ×1000‰
新个体数
种群个体总数
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出生率
种群密度
种群大小
5.年龄结构影响种群的数量
死亡率是随不同年龄组而变化的,而能够繁殖的个体常局限于一定的年龄组。所以,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动态变化有极大的关系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幼体数
成体数
老年个体数
增加
增加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减小
减小
影响种群数量(密度)的因素:
种群数量
(密度)
预测变化方向
性别比例
影响数量变动
死亡率
出生率
决定大小
决定大小
迁出
迁入
年龄组成
凡是影响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种群数量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1.目标
(1)继续练习制片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了解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了解种群密度。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一些因素。
2.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试管、试管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酵母培养物、标签纸
3.过程
(1)酵母培养:从实验前一周开始,每天同一时间将0.1 毫升的酵母培养物注入到盛有等量无菌葡萄糖培养液的分别标记为A1~A7 的试管中,轻轻振荡试管几次,使酵母细胞分布均匀,并放入2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
知识点
实验:观察酵母种群
3
(2)制片观察:观察时,分别从试管A1~A7中取出培养液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A1 A2 A3 A4 A5 A6 A7
估算数目
种群密度
(3)结果交流:描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酵母个体及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1.酵母种群数量和密度可能并未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试分析其原因
刚开始时,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充足,酵母种群数量会连续增长,几天之后,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随着营养物质 的消耗和生存空间的减少,以后几天 种群数量则不再增长。
2.要使酵母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增长,还应采取哪些措施?酵母种群的数量和密度能无限制地增长吗
还应采取的措施是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酵母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不以无限制地增长,因为酵母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是不限的。
1.影响数量的因素:
观察酵母种群
空间、食物、温度、氧气等。
慢-快-慢,不能无限增长(有最大值)
2.增长特点:
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
假若在理想的环境中生活,即环境资源很充足不受任何限制
在自然的环境中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无限增长
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的个体数量
时间
时间
指数增长






(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
1.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过快,主要原因是什么?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措施是什么?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是导致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在死亡率低的情况下,只能控制人口的增长率。
2.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29533万人口,那么中国人口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人口种群密度为:
129533 万人
960万平方公里
=135人/公里2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组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别比例。
规律总结:
1. 教材P52T1·变式金华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下景区内的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双龙景区内的所有植物
B. 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 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
D. 武义牛头山上所有的生物
C
【点拨】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双龙景区内的所有植物有很多种类;浦江仙华山上的鸟类有很多种类;武义牛头山上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止一种生物。
2.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先由“单独二孩”调整为“全面二孩”,再调整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
A. 数量太少 B. 性别比例失调
C. 死亡率太高 D. 年龄结构不合理
D
3. 一段时期内,某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生物数量将(  )
A. 逐渐上升 B. 逐渐下降
C. 不会变化 D. 下降后再回升
A
一、什么是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2.年龄结构
3.性别比例
4.出生率与死亡率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结构。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别比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