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成长进步之旅(六)】
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Na23
Mg 24
Fe 56
Ba137
Cl35.5
I卷(选释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15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
1.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
A.N2
B.02
C.H20
D.C02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熟石灰、氧化钙、CaO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Dz
D.烧碱、氢氧化钠、NaOH
3.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脱脂棉Y,先向瓶中加入物质X,再塞上
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脱脂棉Y变蓝,则物质X可能是()
A.浓盐酸
玻璃棒山
B.浓氨水
喷有酚酞试
液的脱脂棉Y
C.浓盐水
物质X
D.浓氢氧化钠溶液
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藏取待
NaOH周体
测洁的
玻璃膝
纸片当胃变
湿润的pHt纸
壁片
密法硫胺
《.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的pH
C称量氢氧化钠
D.检查气密性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都是酸性溶液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6.如图是稀硫酸与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溶液
甲
B.乙、戊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蓝
色
戊
C.稀硫酸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稀硫酸
溶液
D.稀硫酸与丁的反应类型-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无色气体
)
白色沉淀
A.Zn→ZnS04
B.CuO-→CuC2
C.NaHC03→CO2
D.NaOH→NaCl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方案
第1页
A
鉴别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B
检验CO2中是否含有HCI气体
将气体通入AgNO,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产
C
分离CaC03和CaO
加入足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NaCI溶液中少量的MgCl2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9.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澄清石灰水可用于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
①若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尔多液
并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②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
②在房间内放一盆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环境
①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用于烹饪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较少酸雨的产生
②为了人体健康,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②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较少空气污染
10.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指解度g
)
50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Na:CO
40
30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20
Na●o
C.30℃时,Na2C0,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度/C
0102504050607030
.D.20℃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1的不饱和溶液
11.用稀盐酸与NaOH溶液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p
B.c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C.向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有气泡冒出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
用清管细人解液的最
12.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C0气体NaOH
NOH溶沼
NaOH沼
溶液
NaOH
溶液
双下做皮
CO:
0
13.将某浓度CuC2溶液和没有擦去氧化膜的镁条混合,观察到如下现象:镁条表面析出较多的紫红色固
体,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过程中产生蓝色沉淀,同时测得反应体系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pH。
A.实验中氧化膜能与该溶液体系反应
B.镁条表面析出紫红色固体为金属铜
C.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不可能是氢气
D.产生蓝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铜固体
100020003000
时间/s
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