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5单元 活动1《地震危害知多少》课件+素材-【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二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5单元 活动1《地震危害知多少》课件+素材-【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二下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十三课时
地震危害知多少
(浙教版)二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提出问题和参观考察了解地震的成因、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01
02
在学习“地震危害知多少”的过程中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问答互动,为强化自己面对地震时的自救意识承担责任。
03
能够积极思考和完成课程所提出的问题,比如思考地震危害、完成地震形成实验模拟等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通过思考讨论,积极参与地震危害和形成学习,展示活动成果,将活动实现方式创意物化,比如模拟地震形成实验等。
新知导入
小朋友,地震来临时,不要慌张,要学会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以及日常生活中学到的避震减灾知识保护自己。
新知导入
地震往往发生于瞬(shùn)间,在几十秒内就能将城市和村庄夷(yí)为平地,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说一说
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观察交流
摧毁(cuīhuǐ)我们的家园
损毁道路和交通设施
探究新知
说一说
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观察交流
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地震可能引发火灾、滑坡、海啸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损失。
探究新知
看一看
参观考察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我国的哪些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呢 让我们去科技馆或者地震体验馆参观考察一下吧!
探究新知
看一看
参观考察
参观考察记录单
参观地点:地震科技馆 参观时间:4.12 参观人员:小组D
地震类型:大地震(震级 7.0-7.9)
地震发生的原因:
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或滑动所引起的。
探究新知
看一看
参观考察
参观考察记录单
我国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四川省,如汶川地震;云南省,如丽江地震;西藏自治区,地震活动频繁;陕西省,如华县地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和田地震。
参观感受:参观地震体验馆让我深刻体会到地震的威力和破坏性。通过模拟地震的体验,我感受到在强烈震动下,保持冷静和采取正确措施的重要性。
小贴士
地震类型和级别
微震(震级 <2.0)
影响:只有精密仪器能检测到,人类无法感知。
破坏:不会造成任何破坏。
弱震(震级 2.0-3.9)
影响:局部区域有轻微震感,通常在室内能感受到室外不明显。
破坏:极少会造成破坏,可能让悬挂物轻微晃动。
小贴士
地震类型和级别
轻震(震级 4.0-4.9)
影响:人们能明显感受到震动,窗户、门轻微摇晃,影响时间较短。
破坏:建筑物通常不会受损,但一些陈旧或质量较差的建筑可能出现轻微裂缝。
中强震(震级 5.0-5.9)
影响:室内外都能明显感受到震动,家具可能移动或倾倒。局部区域会出现紧急疏散。
破坏:建筑物可能出现裂缝。电力、通信可能中断,部分道路受损。
小贴士
地震类型和级别
强震(震级 6.0-6.9)
影响:震感非常强烈,能导致大范围的恐慌高楼可能剧烈晃动,家具大面积倾倒。
破坏:中低质量建筑可能倒塌,桥梁和路面可能受损。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建筑坍塌可能发生伤亡人数较多,经济损失显著。
小贴士
地震类型和级别
大地震(震级 7.0-7.9)
影响:震中区域会感受到持续的强烈震动,地面可能出现裂缝或塌陷。极易引发恐慌,广泛区域受到影响。
破坏:大量建筑物倒塌,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河流改道或海啸等次生灾害。通信、交通完全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小贴士
地震类型和级别
特大地震(震级≥8.0)
影响:震感极其强烈,震中附近区域几乎无法站立数百甚至上千公里范围内都会感受到震动。
破坏:震中区域的地表严重变形,出现断裂、沉降等现象。建筑物大规模倒塌,交通、通信、电力设施完全瘫痪。次生灾害(如海啸、火灾)严重,可能波及全球范围。极高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灾后恢复周期漫长。
小贴士
地震类型和级别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验探究
了解了地震的成因,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做个小实验来体验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地壳(qiào)的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某些部位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能量超出岩层的承受极限而发生破裂时,地震就发生了。
小贴士
什么是地壳(qiào)?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厚度一般在5到70公里之间。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是地球上人类生活的地方,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主要发生在地壳内部。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验探究
实验一:模拟板块的挤压。
把几条不同颜色的毛巾叠(dié)放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从而形成褶皱(zhě zhòu)。
原始地面 受力地面 皱裂地面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验探究
实验二:模拟岩层的断裂(liè)。
把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放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就会断裂,形成错位。
小贴士
观看视频,加深认识
知识拓展
品牌手机地震预警开启方法
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设置--安全--地震预警/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Viv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
OPPO:紧急情况--自然灾害预警--地震预警
Realme:设置--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知识拓展
品牌手机地震预警开启方法
iPhone:AppStore搜索地震预警--页面点击app下载--开启
知识拓展
地震前的预兆
地光和地声:地震前会出现短暂的地光现象和地声,如彩色的光柱、雷鸣声等。
人的异常感觉:如食欲不振、失眠、坐立不安等,特别是儿童、老人和心血管病患者感觉更为明显。
知识拓展
地震前的预兆
动物异常:如蛇爬出洞、老鼠爬上高处、家禽家畜不进窝圈等。
地下水异常:井水水面上升或下降,翻花冒泡等。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请列出至少五条建议。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周围环境。
寻找安全位置:尽量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等),避免站在窗户、墙壁和重物下。
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臂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受到掉落物体的伤害。
远离电梯:在地震发生时,尽量不要使用电梯,选择楼梯疏散。
待在原地:如果在室内,尽量待在室内,直到震动停止;如果在户外,远离建筑物、电线和树木。
课堂总结
1
交流讨论地震的危害
地震危害知多少
2
参观科技馆或者地震体验馆
3
探究地震的成因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地震危害知多少
1.观察交流
2.参观考察
3.实践探究
4.课堂练习
5.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制作一张关于地震安全知识的海报,内容包括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课后作业
2、请同学们课后查找并总结我国近十年内发生的重大地震事件及其影响。
32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