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第1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学案+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第1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学案+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时检测(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一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陪伴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 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③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上是封建的,外交受帝国主义控制 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决定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问题。如何应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不同政治力量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回应。
代表人物 救国运动或主张 结果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
康有为 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通过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百日维新 失败
严复 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进行改革政治、发展军事等一系列政治改良运动 失败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失败
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得出(  )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国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③只有寻求科学真理才是实现革命胜利的关键 ④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道路曲折迂回且充满悲怆。对此,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由此可知(  )
①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②落后就要挨打,吾辈当自强 ③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勾结,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毛泽东说:“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可见,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帝国主义入侵不允许中国强大起来
C.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
5.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中,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为改变国家命运进行了艰难探索,但都失败了。材料表明(  )
①资产阶级革命不能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组织引领救亡运动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这表明(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的舞台 ③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展开了彻底的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 ④五四运动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多少巨变天翻地覆,多少进步日新月异,多少史诗震古烁今。回望来时路,那个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更加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标志着工农联盟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③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大经济纲领,分别为:一,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二,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是因为(  )
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我国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 ③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④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章。它是人民政权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的象征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见证了(  )
A.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由一国到多国的成功实践
B.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历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必然性
D.我国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10.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经历了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之路 ④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发起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探索新的道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但是因为反动军阀复辟帝制,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一次次失败证实了一个怎样的结论,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声音震动了全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同时,也为人类社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共56张PPT)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政治认同: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理解其意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科学精神:结合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过程,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角度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1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目标]
1.感悟近代中国探索历程的艰辛,明确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过程、成果,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3.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知初探·夯实基础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______________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2.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提醒 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通过现代化、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二者共同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
3.探索复兴之路
(1)探索过程: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基本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____________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资本主义道路
提示:旧民主主义革命包含农民阶级的反抗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由于它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因此都以失败告终。
想一想: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思想条件: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______________。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成立与意义: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__________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
小贴士: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1)决定因素:中国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情。
(2)两个阶段: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________的社会。
(3)相互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________,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________。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2)奋斗历程: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________的伟大飞跃。
人民民主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__________,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思想
提醒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不能理解成是一个人的思想。
[自我诊断]
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  )
提示: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
4.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  )
提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5.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  )
×
提示: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核心素养·议题探究
议题一 如何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情境一 以下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
提示:材料中的这些运动都没能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都失败了。这些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情境二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1)结合所学知识和情境一,说明材料中的这些运动有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性质。这些探索证实了什么结论?
提示: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结合情境二,说明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五四运动以前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复兴之路的活动和启示
主要力量 主要活动 结果和启示
农民
阶级 太平天
国运动 结果: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失败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
义和团
运动
主要力量 主要活动 结果和启示
地主
阶级 洋务运动 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也都失败了
启示:封建地主阶级,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从而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戊戌变法
资产
阶级 辛亥
革命 结果:辛亥革命最终也“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
启示:中国资产阶级的方案不能救中国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 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它以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展开了彻底地
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以
下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封建→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③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④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当时我国是半封建社会,对应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对应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①符合题意,②错误。当时我国是半殖民地社会,对应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对应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故本题选A。]
2.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被称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他们与帝国主义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帝国主义正是通过他们垄断中国经济、掌握中国政权、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越发展,国家与民族所受的苦难就越深重。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推翻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之一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挽救民族危亡需要另辟新路 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越发展,国家与民族所受的苦难就越深重,这说明推翻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也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挽救民族危亡需要另辟新路,①③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帝国主义通过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中国经济、掌握中国政权、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这说明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封建势力,也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没有体现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
情境一 五四运动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走过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克思列宁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结合了起来。
议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情境二 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提示: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结合情境一,分析说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性质上有何变化。
提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阶段是前后相继、互相衔接的关系。
(2)结合情境二,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什么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有何关系?
1.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内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 领导
力量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
思想 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民主共和观念,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内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 革命
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共和国
群众
基础 群众发动不充分 广泛发动群众
革命
结果 最终失败,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完成了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 社会性质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1)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的主心骨。
(2)思想武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
(3)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精神动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的时代内容,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全方位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国家
发展
角度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革命
任务
角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
角度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2023年7月,中国国家话剧院“红色演出季”某演出剧目在“七一”档期隆重上演,该话剧改编自作家叶永烈的同名长篇纪实作品,通过1919年至1921年这波澜壮阔的三年“大事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有位同学通过观看此话剧,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③五四运动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完成伟大历史任务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红色的起点》通过1919年至1921年这波澜壮阔的三年“大事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其中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完成伟大历史任务有了主心骨,①④符合题意。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但不能说是人民的选择,②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错误。故本题选B。]
2.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生的共和国迎着朝阳向前进。75年的历史,是一部亿万人民奋斗不息的历史,更是一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意味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④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③错误。故本题选D。]
母题
变式 若①项改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则①项是否应选?
提示:符合题意,应选。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并完整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前途等,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开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影响世界革命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
4
3
题号
1
学情诊断·当堂评价

5
2
4
3
题号
1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影响世界革命发展,①④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错误。故本题选B。]
2.(2023·河北衡水模拟)北京市门头沟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门头沟区红色资源,赓续门头沟区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田庄村,追忆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诞生的历史;步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在宛平县抗战烈士纪念碑前凭吊牺牲的乡亲;驻足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当年这里成立的互助组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亩产。同学们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改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
3
题号
1
4

5
2
3
题号
1
4
C [材料体现了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的诞生、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同学们从中能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改革开放,也不涉及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④说法错误。]
3.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初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道路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整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肩负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三大任务 ④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2
3
题号
4
1

5
2
3
题号
4
1
D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没有指明革命道路问题,①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错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这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肩负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三大任务,③正确。无产阶级团结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这说明了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④正确。故本题选D。]
4.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事件。这个伟大事件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意义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4
3
题号
1
5

2
4
3
题号
1
5
C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③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此时还未“富起来”,④错误。故本题选C。]
2
4
3
题号
1
5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各阶级、各阶层也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只可惜最终都失败了。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始终坚信,只要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终于有了主心骨。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2
4
3
题号
1
5
[解析] 第一步: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要对材料进行总结和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对救国救民的探索之路最终都失败了→道路行不通,无力承担民族复兴重任,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
关键词②:中国革命的高潮呼唤中国共产党,党能引领方向,照明道路,是新生事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的需要,是由党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③:只要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党是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
4
3
题号
1
5
[答案] ①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历史原因,不能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党自身性质决定的。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课时检测(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A C A C B D A
1.A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①②正确。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在外交上丧失独立,③不选。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④错误。故本题选A。]
2.B [材料指出,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等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但均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由先进的领导阶级带领人民进行斗争,①④正确。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②错误。寻求科学真理是实现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实现革命胜利的关键,③错误。故本题选B。]
3.A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这说明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启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吾辈当自强,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勾结,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错误。故本题选A。]
4.A [“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决定性因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A符合题意。“帝国主义入侵不允许中国强大起来、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都只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C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①错误。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为改变国家命运进行了艰难探索,但都失败了,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组织引领救亡运动,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当时是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排除。]
6.A [“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这表明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的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②正确。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展开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不是反对民族资产阶级,③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不可能成为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④错误。故本题选A。]
7.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不是工农联盟,①错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③符合题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8.B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同美国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排除。三大经济纲领的前两条,反映了我国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第三条,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②③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向公有制,而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仍属于土地私有制。且解放战争时期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④错误。故本题选B。]
9.D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是人民政权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的象征和见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的性质,表明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D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错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事业的伟大历程,B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没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必然性,C排除。]
10.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②正确。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之路,③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不是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错误。故本题选A。]
11.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走不通。
原因: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②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③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政治认同: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理解其意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科学精神:结合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过程,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角度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1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目标]
1.感悟近代中国探索历程的艰辛,明确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过程、成果,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3.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2.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提醒 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通过现代化、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二者共同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
3.探索复兴之路
(1)探索过程: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基本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想一想: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提示:旧民主主义革命包含农民阶级的反抗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由于它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因此都以失败告终。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思想条件: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成立与意义: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小贴士: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1)决定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2)两个阶段: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3)相互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2)奋斗历程: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提醒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不能理解成是一个人的思想。
[自我诊断]
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
提示: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4.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
提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5.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
提示: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如何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情境一 以下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
情境二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1)结合所学知识和情境一,说明材料中的这些运动有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性质。这些探索证实了什么结论?
提示:材料中的这些运动都没能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都失败了。这些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2)结合情境二,说明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提示: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五四运动以前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复兴之路的活动和启示
主要力量 主要活动 结果和启示
农民 阶级 太平天 国运动 结果: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失败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
义和团 运动
地主 阶级 洋务运动 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也都失败了 启示:封建地主阶级,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从而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戊戌变法
资产 阶级 辛亥 革命 结果:辛亥革命最终也“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 启示:中国资产阶级的方案不能救中国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 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以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展开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以下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封建→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③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④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当时我国是半封建社会,对应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对应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①符合题意,②错误。当时我国是半殖民地社会,对应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对应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故本题选A。]
2.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被称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他们与帝国主义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帝国主义正是通过他们垄断中国经济、掌握中国政权、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越发展,国家与民族所受的苦难就越深重。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推翻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之一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挽救民族危亡需要另辟新路 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越发展,国家与民族所受的苦难就越深重,这说明推翻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也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挽救民族危亡需要另辟新路,①③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帝国主义通过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中国经济、掌握中国政权、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这说明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封建势力,也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没有体现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情境一 五四运动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走过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克思列宁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结合了起来。
情境二 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1)结合情境一,分析说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性质上有何变化。
提示: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结合情境二,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什么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有何关系?
提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阶段是前后相继、互相衔接的关系。
1.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内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 同 点 领导 力量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 思想 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民主共和观念,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 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共和国
群众 基础 群众发动不充分 广泛发动群众
革命 结果 最终失败,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完成了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 同 点 社会 性质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 任务 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1)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的主心骨。
(2)思想武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
(3)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精神动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的时代内容,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全方位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国家 发展 角度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革命 任务 角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 角度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2023年7月,中国国家话剧院“红色演出季”某演出剧目在“七一”档期隆重上演,该话剧改编自作家叶永烈的同名长篇纪实作品,通过1919年至1921年这波澜壮阔的三年“大事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有位同学通过观看此话剧,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③五四运动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完成伟大历史任务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红色的起点》通过1919年至1921年这波澜壮阔的三年“大事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其中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完成伟大历史任务有了主心骨,①④符合题意。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但不能说是人民的选择,②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错误。故本题选B。]
2.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生的共和国迎着朝阳向前进。75年的历史,是一部亿万人民奋斗不息的历史,更是一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意味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④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③错误。故本题选D。]
母题 变式 若①项改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则①项是否应选? 提示:符合题意,应选。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并完整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前途等,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开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影响世界革命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影响世界革命发展,①④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错误。故本题选B。]
2.(2023·河北衡水模拟)北京市门头沟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门头沟区红色资源,赓续门头沟区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田庄村,追忆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诞生的历史;步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在宛平县抗战烈士纪念碑前凭吊牺牲的乡亲;驻足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当年这里成立的互助组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亩产。同学们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改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材料体现了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的诞生、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同学们从中能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改革开放,也不涉及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④说法错误。]
3.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初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道路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整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肩负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三大任务 ④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没有指明革命道路问题,①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错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这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肩负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三大任务,③正确。无产阶级团结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这说明了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④正确。故本题选D。]
4.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事件。这个伟大事件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意义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③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此时还未“富起来”,④错误。故本题选C。]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各阶级、各阶层也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只可惜最终都失败了。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始终坚信,只要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终于有了主心骨。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要对材料进行总结和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对救国救民的探索之路最终都失败了→道路行不通,无力承担民族复兴重任,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
关键词②:中国革命的高潮呼唤中国共产党,党能引领方向,照明道路,是新生事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的需要,是由党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③:只要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党是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答案] ①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历史原因,不能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党自身性质决定的。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课时检测(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一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陪伴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 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③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上是封建的,外交受帝国主义控制 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决定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①②正确。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在外交上丧失独立,③不选。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④错误。故本题选A。]
2.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问题。如何应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不同政治力量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回应。
代表人物 救国运动或主张 结果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
康有为 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通过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百日维新 失败
严复 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进行改革政治、发展军事等一系列政治改良运动 失败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失败
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得出(  )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国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③只有寻求科学真理才是实现革命胜利的关键
④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材料指出,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等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但均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由先进的领导阶级带领人民进行斗争,①④正确。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②错误。寻求科学真理是实现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实现革命胜利的关键,③错误。故本题选B。]
3.中国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道路曲折迂回且充满悲怆。对此,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由此可知(  )
①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②落后就要挨打,吾辈当自强 ③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勾结,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这说明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启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吾辈当自强,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勾结,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错误。故本题选A。]
4.毛泽东说:“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可见,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帝国主义入侵不允许中国强大起来
C.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
A [“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决定性因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A符合题意。帝国主义入侵不允许中国强大起来、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都只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中,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为改变国家命运进行了艰难探索,但都失败了。材料表明(  )
①资产阶级革命不能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组织引领救亡运动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①错误。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为改变国家命运进行了艰难探索,但都失败了,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组织引领救亡运动,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当时是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排除。]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这表明(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的舞台 ③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展开了彻底的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 ④五四运动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这表明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的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②正确。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展开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不是反对民族资产阶级,③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不可能成为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④错误。故本题选A。]
7.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多少巨变天翻地覆,多少进步日新月异,多少史诗震古烁今。回望来时路,那个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更加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标志着工农联盟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③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不是工农联盟,①错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③符合题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8.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大经济纲领,分别为:一,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二,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是因为(  )
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我国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 ③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④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同美国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排除。三大经济纲领的前两条,反映了我国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第三条,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②③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向公有制,而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仍属于土地私有制。且解放战争时期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④错误。故本题选B。]
9.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章。它是人民政权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的象征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见证了(  )
A.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由一国到多国的成功实践
B.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历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必然性
D.我国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是人民政权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的象征和见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的性质,表明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D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错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事业的伟大历程,B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印”没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必然性,C排除。]
10.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经历了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之路 ④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②正确。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之路,③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不是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错误。故本题选A。]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发起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探索新的道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但是因为反动军阀复辟帝制,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一次次失败证实了一个怎样的结论,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
[解析]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解答时,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注意知识限定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不要用错,要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有效信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发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革命的一次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可联系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并调用教材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 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走不通。
原因: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②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③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声音震动了全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同时,也为人类社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属于意义说明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有关知识来回答。
有效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并踏上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人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社会、国家和民族以及对世界的意义。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