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专题复习(一)教案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专业课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专题复习(一)教案教学

资源简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专题复习(一)教案
设计意图
应交增值税的核算是高职考里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难点。并且每年必考,在单项、多项、判断里都会涉及到。这块内容分布在财务会计很多章节。为了使学生能完全应对高职考,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块内容整合一下,作为专题来复习。这块内容准备上二课时,这是第一课时。由于学生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容有所取舍,采用多媒体教学,上课容量较大。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教育理念,上课的例题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辅以点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进项税额的抵扣和视同销售等。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增值税的有关会计核算,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3.情感目标:树立依法纳税思想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教学重点:增值税的计算与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的业务处理以及是否确认收入处理。
教学过程
一、增值税的概念、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概念: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以及服务环节的新增价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特点:
实行价外计税,
按增值环节计税,
按增值额计税,
特别重视专用发票的取得和使用
二、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类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做题时一定要先看清)
三、 应纳增值税额的核算
1.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或=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当期销项税额=不含增值税销售额×适用税率
税率:根据应税行为分为13%, 9%, 6%三档及零税率
2.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下节课内容)
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
(一)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抵扣问题
(教师解讲为主)
凭发票抵扣: 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
在国内发生的
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国内购买货物或服务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部分)----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通行费、运输服务费等
在国外发生的
税务局代开的完税凭证---进口劳务、服务、无形资产
海关开具的专用缴款书---进口货物
计算抵扣:
如购进农产品、员工出差坐的高铁票、飞机票等
按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直接乘以9%的税率计算进项税额
购进农产品深加工后销售的:
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9%加计1%的扣除率抵扣。
飞机:(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铁路: 票面金额÷(1+9%)×9%
公路水路:票面金额÷(1+3%)×3%
不能抵扣 (进项税额转出)
(1) 购进货物改变用途
注意:改变用途包括
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食堂、幼儿园等福利设施)或免税项目
②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2)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的损失)
【注意】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 造成被盗、 丢失、 霉烂变质的损失以及因违法法律规定造成货物或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
【注意】 自然灾害造成的非正常损失、计量不准、定额内合理损耗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需要转出。
购进货物改变用途、 管理不善等不得抵扣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 (集体福利)
待处理财产损溢 (管理不善短缺)
在建工程
贷: 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 一般纳税人的视同销售行为
货物来源 用 途 是否视同销售
自 产 、 委托加 工物资 用于集体福利、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食堂、 幼儿园等在建工程);个人消费(非货币性福利); 用于投资、 分配、 赠送 视同销售
购进货物 用于投资、分配、赠送 视同销售
【注意】 将自产、 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生产经营用不动产的在建工程如食堂幼儿园等。 (其实质是一种集体福利)
视同销售行为口诀:
自产、 委托加工: 投、 分、 送、 福、 工
购进: 投、 分、 送
(三)视同销售与确认收入比较
叫学生填下表:
项 目 视同销售 会计确认收入
职工个人福利 自产、委托加工 √ √
外购 × ×
集体福利 自产、委托加工 √ ×
外购 × ×
投资(自产、委托加工、外购) √ √
分配(自产、委托加工、外购) √ √
赠送(自产、委托加工、外购) √ ×
(四)视同销售账务处理
货物在企业内部之间转移,不确认收入
(自产、 委托加工物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集体福利)
在建工程 (企业食堂、幼儿园等建造)
贷:库存商品 (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市场价*增值税率)
货物转移到企业外部,确认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外投资) 自产/委托加工/购进
应付利润(分配利润) 自产/委托加工/购进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自产/委托加工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视同销售账务处理(特殊情况)
(因对外捐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借:营业外支出(对外捐赠) 自产/委托加工/购进
贷:库存商品 (成本价)
原材料 (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五)例题(先由学生做,老师再分析讲解)
1.【2024年高职考】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 13 % 。年末将外购原材料 200 件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员工。该材料购买价格为 180 元/件,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4 680 元,同类市价为 200 元/件。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 40 680 元
B.应记人“其他业务收入” 40 000 元
C.应记入“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 200 元
D.应记入“原材料”36 000 元
E.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36 000
答案:AD
分析:外购材料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不视同销售,不确认收入,进项税额要转出。
2【单选题】企业将自产的甲产品用于赠送,该批产品的成本为50000元,计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的价值为( )。
A.50000 B.63000 C.100000 D.113000
答案:B
分析:自产货物赠送,视同销售不确认收入。销项税按照计税价格计算。
分录:借:营业外支出 63000
贷:库存商品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13000
3.【单选题】某企业领用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该产品市场价格为50000元,制造成本为30000元,增值税率为13%,则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为( )。
A.56500元 B. 36500元 C.30000元 D.50000
答案:B
分析: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视同销售,不确认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365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6500
4.【单选题】 企业购入免税的农产品一批,支付价款60000,已知增值税扣除率为9%,则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 )元
A. 60000 B. 54600 C.65400 D. 5400
答案:54600
分析:免税农产品按照价款的扣除率计算增值税进项税,进项税额=60000*9%=5400,采购成本=60000-5400=54600
5.【判断题】 企业因管理不善造成一批原材料丢失,实际采购成本20000元,原抵扣的增值税2600元,则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的金额为22600元。 ( )
答案:对
分析:因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损失,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要转出。
6..【多选题】 以下业务中属于进项税额转出的有( )
A.购进货物用于对外投资 B.购进货物用于分配股利
C.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D.购进货物由于管理不善毁损
E.购进货物用于对外捐赠
答案:CD
根据上面的视同销售的口诀,投、分、送视同销售,其他做进项转出。
7.【判断题】 甲企业(一般纳税人)将自已企业生产的西服作为职工福利发放,应视同销售货物。 ( )
答案:对
8.【判断题】 甲企业(一般纳税人)将购进的西服作为职工福利发放,不视同销售货物。因此,购进该批西服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亦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 )
答案:对
前面几题 都是比较单一的一项经济业务,但最近高职考题目有点难,往往把几种经济业务放在一起,如下:
9.【2025市二模】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4年6月发生以下业务:将一批产品用于发放给职工个人,该批产品的成本为20万元,市场价格为25万元;一批材料因火灾发生毁损,该批材料购入时的实际成本1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1.3万元,目前市场价格9万元,当月已处理完毕;国外进口材料一批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24年6月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为23.25万元
本月应进项税额转出1.17万元
应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为25万元
本月应交的增值税额为2.55万元
本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7万元
分析:本题有三个经济业务,分别是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分别做会计分录,就觉得不难了。(CDE)
10.[2023年高职考]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3%,2023年3月发生以下业务:
(1)购进免税农产品,收购发票上买价10万元,税法规定按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将上月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该批物资的实际成本为50万元,目前该批同类物资的市价60万元;
(3)将上月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建造职工食堂,该批材料成本100万元,购入时的增值税项税额13万元,目前该材料的市价12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23年3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 )
A.18. 6万元 B.19. 9万元 C.19. 97万元 D.22. 5万元
分析:(1)进项税额0.9万元 (2)视同销售 销项税额7.8万元 (3)进项税额转出13万元
7.8+13-0.9=19.9万元
答案B
课堂练习
做最近几年的高职考题和省市的模拟题。(见讲义)
九:课堂小结:
1.增值税的概念、特点
2.增值税的纳税人分类
3. 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
4.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抵扣问题
5. 一般纳税人的视同销售行为及分录
6. 视同销售与不能抵扣、确认收入比较
重点小结4.5.6.内容。
货物来源 用 途 是否确认收入 是否视同销售
自产、委托加工物资 用于集体福利、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食堂、幼儿园等在建工程) 不确认收入 视同销售 (确认销项税)
赠送
用于投资、分配、个人消费(非货币性福利) 确认收入
购进货物 用于投资、分配、
赠送 不确认收入
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食堂、幼儿园等在建工程) 不视同销售 (进项税转出)
十、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B班学生(高三实行分层教学,B班学生相对来说基础很簿弱),财务会计已经一年复习下来了,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还是按照小企业会计实务这本书从头到尾详详细细上了一篇,学生的知识还是比较零碎的,缺乏系统性。对财务会计的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增值税这块内容,特别是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以及是否确认收入,学生感到很难,每次做到题目,总有很多同学错误。通过这样专题复习,上课讲练这么多的例题,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率和速度。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在第二课时中还要再次强调和深化练习。但由于学生程度的差异,后阶段还是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最终在高职考中考出好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