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清/明/假/期/至/安/全/要/牢/记
主讲人:xxx 学校:XXX学校
——202X年XXX学清明节主题班会课——
目 录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假期安全须知
清明节的习俗
劳逸结合不忘学习
03
04
05
02
清明节放假通知
01
清明节放假通知
第一章
清明节放假通知
202X年4月4日(周五)放假,共1天







27
28
29
30
31
08
09
01
02
03
04
05
06
07
清明节放假通知
返校要求
内宿同学周日晚正常返校休息,外宿同学周一上午正常返校参加升旗仪式;
如出现流感类似症状,应在家休息,提前电话联系班主任,不要直接前往学校上课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正常返校,需提前请假。
清明节的来历
第二章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起源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清明节的起源
古代时期,清明节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清明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寒食节。据《史记》记载,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跟随他的忠臣介子推为了让重耳活下来,舍身投火。后来,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每年的这一天禁火,人们只能吃冷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逐渐演变成了清明节,成为了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
清明节的习俗
第三章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放风筝、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名族传统,2008年正式将清明节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祭祖、缅怀先烈
踏青春游
清明期间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放风筝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荡秋千
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插柳戴柳
清明假期安全须知
第四章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过马路走斑马线,多观察路况,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未满12周岁不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不在公路上、停放车辆周围或车辆盲区玩耍打闹。
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切勿乘坐私揽客源、无营运资质等“黑车”,不乘坐违规三四轮车。
不坐超速、超载、酒驾的车辆。乘坐私家车要系好安全带。
1.交通篇——安全文明出行
2.防火篇——清明防火 安全祭祖
据统计,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高达9000起,损失森林资源18万公顷,每年有100多人因扑火受伤,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火灾99%的都是人为原因引发的。
森林警察调查引起山林火的主要原因:
清明上坟燃放烟花爆竹
小孩野外玩火
农户
烧田草
吸烟
林区八不准
1、不准烧香、烧纸、燃放鞭炮
2、不准打猎和野炊
3、不准用火烧蜂、驱兽
4、不准用火把照明和乱丢烟头、火种
5、不准小孩在林区玩火
6、不准甩砸汽体打火机
7、不准痴、呆、聋、哑及精神病人携带火种进山入林
8、不准在林区烧田埂、烧秸杆、烧荒、烧牧场
防溺水“六不”
3.防溺水篇--珍爱生命 拒绝野游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的急救
3.防溺水篇--珍爱生命 拒绝野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大人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要下水营救。
游泳中紧急情况的自救。
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
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救。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普通的家用电器。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物品直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或触电。
7.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防触电安全教育
防触电
蔬菜水果尽可能浸泡、清洗后食用
有些死亡的水产品不宜食用
慎食街头卤菜
不要贪吃路边烧烤
食用冷饮要适量
管好家中的冰箱
水是最好的解渴饮料
包装食品即时食用
饮食规律 注意卫生
饮食安全
缅怀革命英雄
网络文明篇—安全上网 不沉迷网络
除上网学习外,不沉迷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侮辱欺凌他人,不在网上发布和转发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文章和言论。
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不沉溺虚拟空间、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不将个人、家人及他人信息上传。
严防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
01.防止沉迷网络
02.增加网络自护意识
劳逸结合不忘学习
第五章
劳逸结合不忘学习
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合理的时间安排,收获一段劳逸结合、放松身心、收获心灵成长的悠长假期。良好的作息能使人心情愉悦,一整天都充满活力,并保持头脑清醒。尤其早上的时间,空气清新,用来看书、做事,效率都不错。
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娱乐学习两不误
劳逸结合不忘学习
合理、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
保质保量完成假期作业、认真阅读课外读物;
做必要的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清/明/假/期/至/安/全/要/牢/记
主讲人:XXX 学校:XXX学校
——202X年XXX学清明节主题班会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