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课堂练习)综合Ⅱ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课堂练习)综合Ⅱ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学期3月份课堂练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习题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8分。)
习近平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
A.实施 B.崇尚 C.宣传 D.适用
某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未获通过。这从侧面表明
A.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B.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负责
C.人大常委会是市政府的执行机关 D.人大常委会受市政府监督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政府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法院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合宪性审查即依据宪法对宪法以下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因为
A.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C.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鲜明的价值取向,其根本原因是
A.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B.保证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C.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法律保障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紧紧围绕人的权利而编撰,涉及很接地气、时代感强的问题。这充分体现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公民享有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C.民法典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D.司法机关能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7.漫画《简》主要寓意是
A.反映民意,科学决策
B.简政放权,便民利民
C.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8.近年来有人提出把保护野生动物写进最有权威的宪法,对于这一建议,你的观点是
A.不赞成,宪法已经包含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B.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能严惩乱捕滥食行为
C.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问题
D.赞成,写进宪法可以让宪法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
9.“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力之保障书也。”这句话说明
A.宪法就是一个国家的整体法律体系 B.宪法规定并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可以通过宪法来直接管理国家 D.国家一切权力都属于我国全体公民
10.为进一步在全校营造学习宪法、崇尚宪法、弘扬法治的浓厚氛围,某校举行了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你认为最佳的宣传标语是
A.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 B.弘扬爱国精神,推进民主政治
C.推进依法治校,坚持依法行政 D.坚持依法治国,保障民主权利
11.权力是把双刃剑。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为此政府必须
A.独立行使审判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B.坚持依法行政,保持权力的运行不越位、不缺位
C.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守法护法习惯
D.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承担国家主人应尽责任
12.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察,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我国行使宪法监督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
1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A.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快乐健康地生活 B.国家保障每个人的衣、食、住、行
C.宪法直接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权 D.每个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4.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下列体现中国共产党这一原则的有
①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④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要分析题(10分)
15.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同学们就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行了相关探究,现请你说说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
三.实践与探究题(12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6.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我国宪法时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探究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补充右图第二章的标题。(2分)
一位同学针对宪法实施提出了疑问:“国家可以通过制度保障宪法实施,社会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推动宪法实施,公民在促进宪法实施方面能做些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该同学的疑问做出答复。(4分)
(3)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把其他法律与我国宪法的关系绘制成图1和图2。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都认为图2比图1更加准确,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是什么吗 (6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练习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A B B D B B C B A B A D C
二.简要分析题(共10分)
15.
(1)宪法不仅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三、实践与探究题(12分)
16.
(2分)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4分)
公民在促进宪法实施的过程中,要学习宪法。在理解宪法内容的基础上,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要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要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6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们要坚持宪法至上;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一般性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图2更能体现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八年级历史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D D C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D B C C D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共30分)
21.(1)(3分)
开国大典(1分);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见书P5页第3段(2分)
(2)(4分)
中国人民志愿军(1分);保家卫国(1分);
历史意义:见书P11页第4段(2分)
(3)(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
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见书P15页 (2分)
22.(1)(2分)
工业基础薄弱(1分);
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
(2)(3分)
重工业的成就:见书P19页四个工厂(2分);
东北工业基地(1分)。
(3)(2分)
资本主义工商业(1分);公私合营(1分)。
(4)(3分)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见书P26页(3分)。
23.(1)(4分)
北平(1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分);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分)。
(2)(4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分)。
(3)(2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2025年春学期3月份课堂练习
八年级历史练习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2.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新时期
3.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4.他乡埋忠骨,悲壮留青史。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遗骸上午回国。下列事实与这场战争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西藏和平解放
C.上甘岭战役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和平解放西藏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7.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 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8.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9.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仅发展工业
1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2.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13.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 )
A.消灭剥削阶级 B.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
A. 农业合作社 B.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制定五年计划 D. 公私合营采取赎买政策
15.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④新中国的成立。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6.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回顾历史,71年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了(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17.1954年,毛泽东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C.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18.“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了,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 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
A.目的 B.内容 C.作用 D.背景
19. 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上海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 第一批解放汽车出厂 大炼钢铁的土高炉
A.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B. “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20.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共30分)
2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盛典?(1分)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什么部队?(1分)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1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1分)材料中所进行的事件
有何伟大历史意义?(2分)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
起我们深深地思考。(10分)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
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1分)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1分)
(2)结合材料一,列举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不少于两项2分)为此,在建国初期建成了什么工业基地?(1分)
材料二:如图。
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3)材料二的图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个行业改造的热烈场面?(1分)其改造的做法是什么?(1分)
(4)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重大意义?(3分)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中央召开了两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把握奋斗方向,制定治国安邦政策,加快建立和巩固新中国政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隆重召开。
(1)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什么地方?(1分)制定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 在当时起什么作用?(1分)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这次会议颁布了什么重要法律?(1分)这部法律的性质任何?(2分)
(3)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确立了什么重要政治制度 (2分)
八年级历史练习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共30分)
21.(1)(3分)
(2)(4分)
(3)(3分)
22.(1)(2分)
(2)(3分)
(3)(2分)
(4)(3分)
23.(1)(4分)
(2)(4分)
(3)(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