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课堂练习)综合Ⅲ地理、生物合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课堂练习)综合Ⅲ地理、生物合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学期3月份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0.5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C B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D B C D D B C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1) 甲
(2) 光/光照 单一变量
(3) 黑纸板 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2.(1) 生态系统
(2) 分解者
(3) B
(4) 金鱼藻→小鱼
(5) 自我调节
答案第1页,共2页2025年春学期3月份课堂练习
七年级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选对1题得0.5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D A D D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C C A D B B
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10分)
21.(1)欧 (2)苏伊士 (3)一 (4)东亚 (5)温带大陆性气候
22.(1)日本 北海道 富士 (2)亚欧 (3)濑户内海2025年春学期3月份课堂练习
七年级地理试题
时间:30分钟 分值: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0.5分,共10分)
读亚洲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从图中可见,它主要位于 ( )
A.西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关于图中①、②、③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D.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读“某大陆沿30°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小题。
3.图示地区位于(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4.该大洲沿30°N纬线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东西高,中间低
C.南高北低 D.东西低,中间高
读“亚洲地势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6.下列流入乙大洋的河流是( )
A.印度河 B.湄公河
C.长江 D.鄂毕河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呈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7-8小题。
7.“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这座“山”是( )
A.天山 博格达峰 B.唐古拉山 各拉丹冬峰
C.喀喇昆仑山 乔戈里峰 D.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8.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读“2020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比重”图,完成9-10小题。
9.202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最大的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0.下列有关“亚洲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亚洲人口密度大 ②亚洲的人口增长率略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 ③亚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 ④亚洲平均每年新增人口仍约占世界新增人口的5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2020年各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图,完成11-12小题。
1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2.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A.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
C.远低于南美洲和非洲 D.远高于欧洲和北美洲
读“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3-14小题。
13.沿40°N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区②高山高原气候区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④热带雨林气候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关于北美洲的气候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③受地形影响显著 ④不受纬度位置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读下图,完成15-16小题。
15.据材料可知日本( )
A.进口的工业原料多于进口的工业制成品
B.出口的工业原料多于出口的工业制成品
C.工业制成品进口量和出口量都最多
D.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
16.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海运便利 D.人口密集
右图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7-18小题。
17.下列关于日本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布在沿海地区 B.海陆交通闭塞
C.工业生产落后 D.原料自给自足
18.日本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④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日本是机器人研制、出口和使用大国。日本经济产业省预计,到2030年“护理机器人”的需求规模将扩大20倍。下图为2000—203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据此完成19-20题。
19.2000—202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青少年人口比重升高 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C.人口总数增长快 D.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20.由图推测,日本“护理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 )
A.农业耕种 B.养老医疗
C.食品加工 D.自动驾驶
二、综合读图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洲名称:A是 洲。
(2)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3)亚洲地位:亚洲是世界第 大洲。
(4)亚洲分区: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中国位于 。
(5)亚洲之最: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22.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读日本简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A是 海;岛屿:B是 岛;火山:C是 山。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3)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2025年春学期3月份课堂练习
七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30分钟 分值: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0.5分,共10分)
1.202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完成了多项在轨实验。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中生活的生态因素(  )
A.同行的其他两名宇航员 B.携带的食品 C.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 D.地球上的植物
2.大自然中,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气道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3.壁虎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它潜伏在壁缝、瓦檐下等隐蔽的地方,夜间则出来活动。这一现象说明影响壁虎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4.骆驼刺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推测该植株生存的环境是(  )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寒冷地区 D.温暖地区
5.下列诗句中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某地区爆发蝗灾,农作物的茎和叶遭到严重的啃食。鸭子是蝗虫的天敌,可放养鸭子消灭蝗虫。以上文字中包含的食物链是(  )
A.农作物→蝗虫→细菌 B.农作物→蝗虫→鸭子 C.蝗虫→鸭子 D.农作物←蝗虫←鸭子
7.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野兔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8.“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一鲸落万物生”,鲸死后成为盲鳗、虾、蟹等生物的食物,某些厌氧细菌分解鲸尸的脂类,硫化细菌能利用硫化氢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说,硫化细菌是生产者 B.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D.“鲸落”生态系统仅由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
9.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条河流 B.大兴安岭森林里所有的枫
C.湿地里的各种鸟 D.学校里所有的人
10.右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除甲外,其余的生物都是消费者 B.丁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没有分解者,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戊 D.共有4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中有4种消费者
1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整个大气圈中都有生物存在 D.是地球上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
12.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海洋 C.森林 D.荒漠
14.“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无机盐不属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B.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C.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 D.该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
15.某校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下图是他们的实验结果。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B.实验说明,25℃一定是蛙卵孵化的最适宜温度
C.根据实验结果,15℃时蛙卵孵化率低于20℃时的孵化率
D.在25℃时,有部分蛙卵不孵化,这可能是蛙卵自身的原因,属于偶然因素
16.下图为冠子山林场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生产者为植物
B.该图代表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生物部分
C.图中有两条食物链:植物→虫→鸟和植物→虫→细菌真菌
D.若图中虫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鸟的数量会减少
17.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真菌和细菌、植物、动物 B.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C.真菌和细菌、动物、植物 D.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18.为了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某生物课外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最科学合理的是③
B.正常情况下,生态瓶中小鱼死亡最快的是④
C.②和③形成对照,可探究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D.若要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选择②④两组作对照
19.生态农业是一种低能耗农业,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资源,综合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作用于传统农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下列措施不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是( )
A.苹果树下养殖林下鸡 B.喷洒农药提高草莓产量
C.给农作物施用农家肥 D.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消灭害虫
20.如图交流群中的相关建议,你不认同的是(  )
生物兴趣小组交流群
A. B. C. D.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都喜欢研究小动物,他们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不同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并记录。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适宜状态。
步骤2: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选择 同学的实验装置更科学合理。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不具备科学性,其原因是具有土壤湿度和 两个变量,不符合探究实验的 原则。
(3)分析丁同学的统计图可知,实验过程中鼠妇大多集中在 (填“玻璃板”或“黑纸板”)一侧,因此丁同学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22.某班同学看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进行多项实验”这一报道,对其中的太空养鱼充满好奇。随后,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带瓶塞的无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鱼、金鱼藻等材料,开展生态瓶养鱼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瓶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A B C
科学性 生物成分 成分齐全 缺少一种成分 缺少两种成分或更多
光照条件 光线良好 阳光直射 没有光照
美观性 …
环保性 …
(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2)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色是 。
(3)实践过程中,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根据表“生物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价等级为 。
(4)利用所拥有的材料完善上图作品后的食物链为 。
(5)与池塘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瓶 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