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 成就未来基石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培养良好习惯 成就未来基石 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培养良好习惯,成就未来基石
525
目录
01
习惯的力量
02
校园习惯工坊
03
青春习惯改造计划
习惯的力量
章节副标题
平行宇宙的探索
从大爆炸到宇宙膨胀,科学家提出多种理论解释宇宙的起源,影响着我们对宇宙本质的理解。
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
科学家们对于这些神奇的平行宇宙做出过大胆的假想:在这些宇宙中,有和我们的宇宙诞生条件相同的宇宙,也可能存在着和地球相同,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还可能存在着跟地球人完全相同的另一群人类。
清晨的好习惯宇宙
在好行宇宙中,主人公每天清晨都会在闹钟响起前自然醒来,精神饱满地开启新的一天。研究表明,早起的人比晚起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上效率平均高出30%。
早起迎接新一天
主人公会进行30分钟左右的晨练,如慢跑、瑜伽等。晨练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一整天都充满活力。
活力晨练
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必不可少,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像全麦面包搭配牛奶、水果,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营养早餐
混乱的清晨宇宙
在坏行宇宙里,主人公的闹钟早早响起,可他却一次次按下 snooze 键,继续蒙头大睡。据统计,每天因赖床导致时间紧张的人不在少数,而主人公就是其中一员,这让他的清晨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
闹钟响了又响
由于赖床,主人公没时间吃早餐。要知道,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吃早餐会影响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主人公常常空着肚子出门,开启糟糕的一天。
错过早餐时刻
眼看来不及了,主人公匆忙穿衣洗漱,连书包都没仔细检查就夺门而出。这种慌乱的清晨,让他一整天都处于紧张和不安的状态。
匆忙慌乱出门
良好学习习惯宇宙
主人公会提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的学习让他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成绩稳步提升。
制定学习计划
放学后,主人公会第一时间完成作业,不拖延。按时完成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律能力。
按时完成作业
课堂上,主人公全神贯注,积极与老师互动。认真听讲使他能快速掌握知识要点,课后复习压力大大减轻。
课堂认真听讲
糟糕学习习惯宇宙
主人公在学习时总是拖延,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非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动手。据调查,约 70% 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现象,主人公就是典型代表,这导致他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拖延成常态
01
上课时,主人公心思根本不在老师讲的内容上,不是发呆就是偷偷玩东西。相关研究表明,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知识吸收率会大幅下降,这直接导致他学习成绩下滑。
课堂不专注
02
因为拖延和课堂不专注,主人公的作业常常无法完成。长此以往,知识漏洞越来越多,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形成了恶性循环。
作业不完成
03
社交好习惯宇宙
礼貌待人
主人公无论对家人还是朋友,都始终保持礼貌。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友好的微笑,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01
02
善于倾听
在与他人交流时,主人公会耐心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善于倾听让他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03
乐于分享
主人公乐于将自己的快乐、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分享不仅让他收获了更多快乐,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人际冲突与孤立感宇宙
不良沟通习惯
经常打断他人讲话或不倾听,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冲突。
缺乏诚信
消极态度
面对问题总是消极逃避,不愿意承担责任,这会让人际关系变得疏远。
不守时、撒谎等失信行为会破坏信任,使他人疏远,增加孤立感。
自私行为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孤立。
健康生活习惯宇宙
规律作息
主人公每天都会保证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规律的作息让他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精神状态良好。长期坚持规律作息,患病几率比不规律作息的人低35%。
坚持运动
除了晨练,主人公每周还会进行至少三次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坚持运动使他拥有健康的体魄,身体素质远超同龄人。
合理饮食
在饮食方面,主人公注重营养均衡,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合理的饮食为他的身体提供了所需营养,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
不健康生活习惯宇宙
主人公经常熬夜,或是追剧,或是玩游戏。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据研究,长期熬夜的人患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很多。
熬夜成“家常便饭”
01
他整天沉迷于电子设备,无论是走路还是吃饭,眼睛都离不开屏幕。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不仅会伤害视力,还会影响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主人公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差。
沉迷电子设备
02
主人公几乎从不运动,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缺乏运动使得他身体越来越虚弱,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整个人精神萎靡不振。
拒绝运动锻炼
03
生活场景对比
在好习惯的平行宇宙里,主人公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就立刻起床,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而在坏习惯的平行宇宙,主人公总是赖床,导致慌慌张张出门,经常迟到。据调查,有70%的人因为赖床而在早晨感到焦虑。
好习惯的主人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优异。坏习惯的主人公则总是拖延,临近考试才临时抱佛脚。有研究表明,经常拖延学习的学生,成绩普遍比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低20分左右。
早晨起床
学习时间
生活场景对比
好习惯的人注重营养均衡,按时吃饭,身体倍儿棒。坏习惯的人则偏爱垃圾食品,三餐不规律,身体时常出现小毛病。数据显示,长期饮食不规律的人患肠胃疾病的概率比健康饮食的人高出40%。
日常饮食
小组讨论
同学们互相交流养成好习惯的经验,有的分享了如何制定合理的计划,有的介绍了克服拖延的小技巧,现场气氛热烈。
交流经验
大家开始反思自身习惯,不少同学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坏习惯,比如学习拖延、作息不规律等,决心做出改变。
反思自身
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对这些对比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好习惯能让人更自律,生活更有序;有的同学则感慨坏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
分享看法
习惯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取得优异成绩。相反,坏习惯会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例如,有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学生,成绩往往比没有这些习惯的学生高出15%左右。
好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等习惯能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而坏习惯如熬夜、暴饮暴食等则可能引发各种疾病。据统计,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作息的人高30%。
对学习的影响
对健康的影响
习惯的影响
拥有好习惯的人往往更受欢迎,他们守时、礼貌、有责任心,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坏习惯可能会让人在社交中碰壁,比如经常迟到、说话不礼貌等行为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对社交的影响
校园习惯工坊
02
错题本的魔法回路
将错题进行分类整理,是构建错题本魔法回路的关键行为。比如按照学科知识点、错误类型等进行分类。通过这样的整理,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据统计,经常进行错题分类整理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不整理的学生高出30%。
行为:分类整理的知识梳理
在学习过程中,当我们用红笔标记错题时,这就如同给大脑发送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研究表明,红色在视觉上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能让我们在众多题目中迅速聚焦到错题上。这种醒目的标记方式,成为了开启整理错题行为的暗示。
暗示:红笔标记的醒目提醒
错题本的魔法回路
当我们坚持使用错题本,不断复习巩固曾经做错的题目,在后续的考试中,分数往往会有所提升。这一结果就是对我们使用错题本行为的最好奖赏。有调查显示,坚持使用错题本一个学期以上的学生,平均成绩提升了15分左右,这种分数提升带来的成就感会激励我们持续使用错题本。
奖赏:分数提升的正向激励
课桌整理触发术
学霸的书桌通常有着清晰的分区。学习区摆放常用的书本、文具,方便随时取用;休息区放置一些绿植、小摆件,缓解学习疲劳;收纳区则将杂物整齐收纳。这样合理的分区设计,能让学习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学霸书桌的功能分区
1
一个整洁、有序的书桌环境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专注度。当书桌分区合理,我们在寻找学习用品时无需花费过多时间,从而减少注意力的分散。研究发现,在整洁有序的书桌环境下学习,学生的专注度能提高25%,学习效率也随之提升。
分区设计提升专注度
2
课桌整理触发术
效率提升的长期影响
长期保持课桌的合理整理和分区设计,不仅能在当下提高学习效率,还会对学习成绩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学习成绩也会稳步提高。据跟踪调查,注重课桌整理的学生,在一个学年内成绩进步的比例达到70%。
跑操的群体惯性
每天早上的跑操打卡,是一种充满集体仪式感的活动。同学们整齐地集合,在统一的口令下开始跑步。这种仪式感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增强了归属感。
晨跑打卡的集体仪式感
在跑操过程中,大家一起跑步、一起喊口号,这种集体行动会逐渐形成一种行为定式。当每天都重复这一行为时,身体和大脑会适应并自动执行。有研究表明,经过一个月的晨跑打卡,80%的学生不需要外界提醒就能自觉参与跑操。
集体行动形成行为定式
跑操的群体惯性
跑操形成的行为定式不仅让晨跑变得更加容易坚持,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晨跑,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行为定式带来的积极影响
青春习惯改造计划
03
习惯回路模型
触发器是习惯形成的起点,它可能是时间、地点或情绪等,如早晨起床后刷牙。
触发器(Cue)
奖励是强化习惯的关键,它满足了某种需求或欲望,如运动后的放松感。
奖励(Reward)
例行行为是习惯的核心,是人们在触发器后自动执行的行动,如饭后散步。
例行行为(Routine)
信念是习惯形成的动力,它影响个体对例行行为的坚持和对奖励的期待。
信念(Belief)
01
02
03
04
五分钟启动法
首先要确定具体的数学预习目标,比如预习某一章节的定理和公式。有了清晰目标,就像为“五分钟启动”找到了方向。据调查,明确目标的学生在学习任务启动上成功率比无目标学生高70%。
明确目标
将预习任务细化,比如把预习一章内容分解成阅读概念、推导公式等小任务。以预习函数章节为例,先花五分钟阅读函数定义,这样小步骤容易开启。
分解任务
当设定好五分钟任务后,马上开始。不要被拖延想法阻碍,一旦开始,就可能进入学习状态。很多同学尝试后发现,五分钟后往往能继续深入预习。
立即行动
小步骤的积累
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
例如,每天阅读10页书,逐步培养阅读习惯,避免目标过于庞大而难以坚持。
记录进步和成就
通过日记或应用记录每天的小进步,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励继续前进。
坚持与监督
自律是坚持的关键。研究表明,能坚持自律的人在实现目标上的成功率比缺乏自律的人高出70%。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奖励等方式增强自律。
培养自律意识
当坏习惯的冲动出现时,寻找替代行为。比如想改掉吃零食的习惯,当想吃零食时,就去喝一杯水或者吃一个水果。
寻找替代行为
找同学、家长或老师监督自己。有他人监督,能增加责任感。据调查,有监督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计划的比例会提高40%。
寻求他人监督
互相鼓励
当看到同学在培养好习惯上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赞美。一句简单的“你做得真棒”,可能会成为对方坚持下去的动力。
及时赞美
在互相鼓励的氛围中,大家能共同进步。比如几个同学一起培养早起习惯,每天互相打卡,交流早起后的收获,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环境。
共同进步
同学们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培养好习惯。在小组中分享经验、互相鼓励。例如英语学习小组,成员间互相督促背单词、练口语。
建立互助小组
01、
02、
03、
为了养成好习惯我们能做什么?
下期活动将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习惯养成挑战赛,鼓励参与者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
习惯养成挑战赛
工作坊将邀请专家教授如何有效建立和维持良好习惯,提供实用的策略和工具。
习惯养成工作坊
将举办主题讲座,深入探讨习惯的力量,分享成功案例,激发参与者改变的动力。
习惯养成主题讲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