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2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可是大雨过后,很多蚯蚓会从土壤中钻出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下雨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钻出地面来呼吸。科学实践拓展与应用达标训练一、蚯蚓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1.找一找蚯蚓,说一说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蚯蚓,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1)在阴暗的树根下和墙角下的泥土里都可以发现蚯蚓,这些地方比较阴暗,说明蚯蚓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2)在潮湿松软的泥土里、松软肥沃的农田里或者腐烂的草堆里容易找到蚯蚓,这些地方比较潮湿,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2.观察蚯蚓的身体,有什么发现?推测蚯蚓身体的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和影响。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分成许多节,体表分布着很硬的刚毛,且能分泌黏液,这些特点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灵活地运动。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3.设计实验,研究当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有什么反应。【实验一】探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 材料 10条大小差不多的蚯蚓、吸水纸、长方形盒子、黑布等。实验 过程 (1)把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将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2)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盒盖刚好遮住盒子的一半。(3)把盒子放在阳光下。10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蚯蚓的位置,做好记录。(4)重复实验3次。实验 记录 实验 次数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1 0 0 10 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2 0 1 93 0 0 10【实验二】探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 材料 10条大小差不多的蚯蚓、干土、湿土、有盖的长方形盒子等。实验 过程 (1)在长方形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2)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盒盖遮住整个盒子。(3)10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蚯蚓的位置,做好记录。(4)重复实验3次。实验 记录 实验 次数 待在干燥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潮湿一端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1 0 0 10 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2 0 0 103 0 0 10【实验三】模拟下雨时蚯蚓的反应,探究为什么下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实验材料 10条大小差不多的蚯蚓、湿土、无盖的长方形盒子、喷壶等。实验过程 (1)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2)轻轻地在长方形盒子里铺上一层湿润的泥土,盖住蚯蚓。(3)用喷壶往盒子里的泥土上喷水,模拟下雨,观察蚯蚓的反应。(4)重复实验3次。实验现象 10分钟后我们发现大部分蚯蚓从土壤中爬了出来。实验结论 蚯蚓只是喜欢潮湿,并不喜欢水。原因是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挤住,使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无法呼吸而钻出地面。4.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们是怎样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会有哪些行为?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避开不适宜的环境,选择适宜它生活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下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透气的原因。二、其他动物怎样适应环境动物为了生存,会自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行为变化如下:动物 适应环境的一些行为变化 狗 在炎热的夏天,狗会时常伸出舌头,通过舌头上的唾液蒸发,可以带走一些身体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动物 适应环境的一些行为变化非洲草原上的水牛、角马 东非大草原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雨季期间,雨水充足,角马栖息在广阔的草原上。每年5月中下旬,非洲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进入旱季,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水牛、角马不得不聚集起来,成群结队地去寻找水。动物 适应环境的一些行为变化沙漠里的骆驼 骆驼极能忍饥耐渴。它们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两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以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动物 适应环境的一些行为变化银鲑鱼洄游 银鲑鱼生活在海洋中,但在繁殖期,它们会洄游到自己出生时的淡水河中产卵。卵孵化成幼鱼后,在淡水中生活一年或数年,再回到海洋。动物 适应环境的一些行为变化大雁 秋去冬来,气温逐渐降低,大雁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地飞到南方过冬。当动物栖息地的环境中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了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本领。简介 示例保护色 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变色龙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身体的颜色;斑马、青蛙也有保护色。简介 示例拟态 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模拟另一种生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 枯叶蛱蝶的褐色身体就像一片晒干的枯叶,在这种拟态伪装下,它们很难被天敌发现;竹节虫也有拟态的本领,它的体态如同竹节,停留在竹枝上,也叫人难以分辨。简介 示例伪装 动物为了保护自己而在体形、颜色和行为上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动物的伪装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 在温暖的月份里,北极狐的毛是褐色的或灰色的,但当白雪覆盖大地时,它的毛就变成了白色的。这样既有利于北极狐隐藏自己,也有利于它接近猎物。假死 当动物受到攻击、捕食等外界刺激时,身体静止不动,呈现死亡态的行为称为假死现象。 芫菁在遇到危险时就会躺下装死;穿山甲、负鼠也会假死。简介 示例冬眠 某些动物在冬天无法维持恒定体温,且在冬天食物匮乏,无法维持它们正常的生活需求。当进入冬眠的时候,动物们能够不吃不喝,将代谢率降低到极致,这样才能熬过冬天,得以生存。 寒冷的冬季,熊、蝙蝠、刺猬、蛇等动物不吃也不动,以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冬。简介 示例迁徙 指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地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做远距离移动的过程。迁徙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繁殖。 每年5月,雌性藏羚羊都会穿过荒漠戈壁,到可可西里腹地繁衍后代。一、选择题。1.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身体胖胖的,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层,而生活在热带的沙漠狐的皮毛却很少,身体很矫健。这说明( )。A.生物会适应环境 B.生物会依赖环境C.生物会影响环境 D.生物会破坏环境A2.下面环境中,在( )最容易抓到蚯蚓。A.菜园里 B.操场上C.石缝中 D.水中A3.蚯蚓喜欢阴暗、潮湿、安静的环境,主要以腐烂的落叶、蔬菜碎屑、作物秸秆等为食。以下环境最适合蚯蚓生活的是( )。A.晒干的食物残渣堆 B.养鸡场潮湿的粪便、余料垃圾堆C.可供回收的塑料收集盒 D.砂石、钢材堆积的建筑垃圾场【解析】蚯蚓生活在松软潮湿的土壤中,它喜欢吃腐烂的树叶,细菌能加快落叶的腐烂,蚯蚓的邻居有蜗牛、蚂蚁、千足虫等,蚯蚓和它的邻居清理垃圾,活化土壤,提供免费的肥料,促进植物生长。所以B符合题意。B4.实验结束后,次仁应该把蚯蚓放在( )。A.干燥的土壤中 B.湿润的土壤中C.湿润的沙堆中 D.放哪里都行B5.下列动物中,靠冬眠过冬的是( )。A.大雁 B.蝙蝠C.骆驼 D.老鼠B6.拉措在公园看到一只蝴蝶停在树干上,几乎难以分辨,这种特殊的本领是( )。A.保护色 B.拟态C.假死 D.警戒色A二、填空题。1.青蛙、蛇等动物到了冬天就会_______;大雁往南飞,是一种_______ 现象。2.在做“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的对比实验时,唯一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3.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__________为食。冬眠迁徙光照有机物4.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并方便捕食,形成了与周围环境十分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就叫__________。5.在适应环境变化与维持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本领。保护色形态特征自我保护三、实验探究题。如图,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将捉来的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如下,请你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次数 待在干燥土壤里 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 的蚯蚓数 待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1 0 0 102 0 0 103 0 0 10(1)此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不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发现:盒子中间的蚯蚓全跑到_______一端去了。(4)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______的需求。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________(填“迁徙”“游泳”或“冬眠”)。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一端是干土,一端是湿土湿土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不同冬眠四、简答题。蚯蚓的身体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呢?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分成许多节,体表分布着很硬的刚毛,且能分泌黏液,这些特点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灵活地运动。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