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3课时) (课件 26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3课时) (课件 26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3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土壤结构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最理想的土壤结构是( )
A.粒状结构 B.块状结构 C.柱状结构 D.团粒结构
2.某村民承包了一个鱼塘,清理鱼塘时深挖出很多黏土,并想要用这些黏土整理成一块菜地,要使蔬菜生长良好,他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多浇水 B.少浇水 C.掺入适量的砂石 D.施化肥
3.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是(  )
A.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B.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C.砂粒少,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D.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4.下列符合壤土类土壤性状的是( )
A.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差 B.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好
C.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好 D.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差
5.按下列百分比配制的土壤中加点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条状体的是( )
A.砂粒20% 粉砂粒40% 黏粒40% B.砂粒10% 粉砂粒40% 黏粒50%
C.砂粒10% 粉砂粒30% 黏粒60% D.砂粒20% 粉砂粒50% 黏粒30%
6.种植西瓜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接近。下列按体
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
A. B. C. D.
7.花生又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于种植花生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是(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可以
核心素养提升
8.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9.用红黏土烧制的瓦盆种花比一般塑料花盆和瓷花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这是因为( )
A.瓦盆沙粒含量较少 B.瓦盆保水性较好
C.瓦盆具有很好的透气性 D.塑料花盆和瓷花盆中的土壤不适合植物生长
10.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
蔗的是( )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黏土地 C.比较干旱的黏土地 D.河边湿润的沙地
11.如图是小芳用放大镜观察采集到的三种土壤颗粒情况,你能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土壤
类型吗?把名称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① ② ③ 。仙人掌
是一种耐旱植物,它适合生长在 号土壤里。
12.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名称 直径/毫米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填“较好”或“较差”)。
(2)如图,“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
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较多的 (选
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13.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
空气 水 粉砂 砂粒 黏粒 有机物
25% 25% 15% 17% 16% 2%
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 (填“较
好”或“较差”),透水性能 (填“较好”或 “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
“有利”或“不利”)。
创新素养应用
14.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
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
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时间长短)
花盆编号 土壤种类 浇水量 光照时间长短
1 壤土 +++ +++
2 壤土 +++ ++++
3 沙土 +++ +++
4 -- -- --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
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3)为了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照上表的方
法对4号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作出设计 。
(4)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向2、3
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______号花盆。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D 2.C 3.D 4.C 5.C 6.A 7.A
核心素养提升
8.B 9.C 10.D
11.沙土;黏土;壤土;①
12.(1)较好 (2)砂粒
13.壤土类 (2)较好 较好 有利
创新素养应用
14.(1)光照时间;(2)土壤种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壤土;++++;+++;(4)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第3课时)
浙教版 七年级下
创设情境
有些地方寸草不生,有些地方植被茂盛。
戈壁
沙漠
森林
为什么在不同地方,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呢?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植物生命的源泉。所以说,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壤结构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尤为显著。
探究实践
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中较为理想的结构,这种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
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
探究实践
团粒结构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积蓄和供应。
土壤团粒结构
探究实践
微生物分解
腐殖质
腐殖酸
在农田中多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使土壤增加新鲜腐殖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腐殖质能使土壤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从而使土壤聚集成团。
有机物
探究实践
根据颗粒大小,可将土壤的矿物质颗粒进行分类:
名称 直径/毫米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粗的叫做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粉砂粒。
用手指去感知砂粒和黏粒:砂粒的颗粒感比较强,黏粒有一种细腻感。
土壤结构由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所决定。
探究实践
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最大?结合图示进行说明。
砂粒之间的空隙最大,含有的空气最多。
黏粒之间的空隙最小,含有的空气最少。
不同的土壤渗水的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土壤渗水的多少与土壤颗粒类型有什么关系吗?
粉砂粒之间的空隙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探究实践
2.取 2 只漏斗,在漏斗口里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 A 中放一些砂粒,在漏斗 B 中放一些黏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每个漏斗中倒50mL水。观察 2 只漏斗内水渗到下面的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
防止颗粒物进入锥形瓶。
渗到锥形瓶内水量:放砂粒的比黏粒的多。
粉砂粒的渗水情况: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脱脂棉花的作用:
1.取砂粒和黏粒少许,用大拇指和食指蘸一些砂粒和黏粒,你能感觉出它们的不同吗?
渗水性实验
3.根据粉砂粒的特性,设想一下以上实验用粉砂粒替代后渗水情况。
探索活动
探究实践
矿物质 颗粒类别 手指 感知 堆放时空隙 土壤含 空气 通气性 渗水 能力 保水性
砂粒
粉砂粒
黏粒
完成下表空格:
颗粒感强
细腻感
介于两者间
最大
次之
最小
最多
次之
最少
最好
稍差
最差
最差
稍强
最好
最强
稍强
最差
不同类型矿物质颗粒,表现的性状不同。
探究实践
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
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土壤名称 土壤结构
砂土类土壤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粒、粉砂粒多,土壤颗粒较细
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排列方式就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根据上述三种土壤的结构,推测三类土壤在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的差异。
土壤名称 通气性 保水性 透水性
砂土类土壤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最强
较强
最差
最差
较强
最强
最差
较强
最强
探究实践
土壤大小颗粒的比例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土壤中的成分在比例上发生变化
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孔隙就较小,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也就少了。
土壤中的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探究实践
土壤腐殖质的含量与矿物质组成是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因素
腐殖质的含量主要影响土壤颜色的深浅,土壤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一般也会偏深。
矿物质组成主要影响土壤的主色调。
探究实践
那么,哪种类型的土壤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呢?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如果土壤的空隙较大,其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强,在这样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机质也容易流失。
如果土壤的空隙很小,其通气性能差,但其保水性能较强,有机质也容易流失。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
1.分别取一定量菜地、山坡地和稻田里的土样,加少许水,用手搓一搓,如图4.2-10所示。哪种土壤能搓成一个条状体
2.再用图4.2-9的渗水性实验装置,将这三种土壤分别放在3只漏斗中,加50 mL水后观察渗水量。
土壤的黏性
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较大,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较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较差。
黏性较强的土壤,土壤的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探究实践
通过分析三类土壤的结构和实际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三类土壤的特性归纳如下:
土壤名称 性状
砂土类土壤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探究实践
壤土类土壤更适于植物生长。
组成比例合理,黏性适度。
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
能力强。
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
土壤的组成结构
土壤的类型
土壤的性状
土壤的功能
土壤的结构性状与土壤的功能相适应的。
探究实践
你能建立一个砂土类土壤或黏土类土壤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模型吗?
砂土类土壤各成分体积分数
黏土类土壤各成分体积分数
空气35%
水15%
矿物质45~49%有机物1~5%
空气15%
水35%
矿物质45~49%
有机物1~5%
土壤中固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其中矿物质颗粒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质量的95%。
探究实践
实践活动
实地调查或上网查资料,列举当地常见的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类型。
砂土类土壤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
黏土类土壤宜种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壤土类土壤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土壤的性质不同,则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的性能不同,而不同植物生长时对水、空气、肥力等要求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
迁移应用
1.矿物质颗粒是组成土壤的主要物质之一,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土壤颗粒直径由小到大可以分为 (  )
A.粉砂粒、砂粒、黏粒 B.黏粒、粉砂粒、砂粒
C.砂粒、粉砂粒、黏粒 D.砂粒、黏粒、粉砂粒
B
2.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中三种颗粒比例 B.黏粒、粉砂粒、砂粒
C.砂粒、粉砂粒、黏粒 D.砂粒、黏粒、粉砂粒
A
迁移应用
3.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  )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B
迁移应用
5.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 μm到1 mm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D
迁移应用
4.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粘地
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
5.钱塘江底沉积河泥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 (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
C壤土类 D三类都不是
D
B
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3课时)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砂粒、粉砂粒、黏粒
土壤类型: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3课时)
【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与要求】
10.3 岩石和土壤
⑤知道土壤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区分砂土类土壤、钻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性状特征;了 解壤土类土壤各种成分的比例;能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2.科学思维:运用类比和列表比较的方法,区分三种不同的土壤颗粒和三种不同的土壤。
3.探究实践:通过动手与动脑,归纳实验结论,区分各种类型的土壤;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4.态度责任:懂得保护水土资源的重要性,亲身体验实践的乐趣。
【教学思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学生实验,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得出土壤的类型。进一步探究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图片展示。 为什么在不同地方,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呢?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植物生命的源泉。所以说,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壤结构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尤为显著。 图片展示,设疑引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土壤有哪几种结构?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中较为理想的结构,这种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为什么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中较为理想的结构?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团粒结构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积蓄和供应。 [情景展示3] [问题探究]怎样的土壤才有利于形成团粒结构?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在农田中多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使土壤增加新鲜腐殖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情景展示4] [问题探究] 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按精细可分为哪几种?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作砂粒,细的叫作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作粉砂粒。 [继续探究1] 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和功能的最重要因素。 [继续探究2] 土壤颗粒大小与土壤的空隙大小、土壤的空气和水的成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由此可说明什么? [思考交流] 类别土壤空隙空气与水的含量砂粒大多粉砂粒适中适中黏粒小少
[归纳提升] [继续探究3] 土壤渗水的多少与土壤颗粒的类型有关系吗?由此说明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渗水量保水性通气性透水性砂粒多差强强粉砂粒较多较好较强较强黏粒少好弱弱
  说明:砂粒空隙大,通气性和透水性强,但保水性差。黏粒空隙小,通气性和透水性差,但保水性好。粉砂粒介于两者之间。 [继续探究4] 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据它们在土壤中什么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继续探究5]土壤结构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土壤中的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情景展示5] [问题探究]土壤颜色有哪些因素决定?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土壤腐殖质的含量与矿物质组成是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因素。腐殖质的含量主要影响土壤颜色的深浅,土壤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一般也会偏深矿物质组成主要影响土壤的主色调。 土壤虽是学生按触过的,但对其结构特征很少了解,故先介 绍土壤的结构特性,从矿物质颗粒开始再到土壤的结构、性状,了解 土壤。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 理念。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配制砂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你能搓成条吗?用砂粒和黏粒配成砂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比较黏性并填表。 土壤名称性状(通气性能、透水性能、保水性能、保肥性能)植物长势及原因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土壤黏性差,表示空隙较大,因而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差。土壤黏性很强,表示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物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物。 通过比较 自主构建知识。形成壤土适宜植物生长的特点。
土壤的质地与植物的生长 土壤的结构性状与土壤的功能相适应的。 实践活动 实地调查或上网查资料,列举当地常见的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类型。 参考: 砂土类土壤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 黏土类土壤宜种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壤土类土壤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归纳提升:土壤的性质不同,则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的性能不同,而不同植物生长时对水、空气、肥力等要求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