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知识体系构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复习: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知识体系构建

资源简介

高考复习: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知识体系构建
一、宏观把握:--增强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政治认同,培养运用所学观察、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科学精神。
1.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围绕“资源配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效率与公平、市场与政府、(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活动基本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投入与产出、收益与风险等关系,以及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等在内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等内容。
2.第一单元(第1-2课)主要讲述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制度环境与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影响着经济体制的性质、基本架构与运行方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基本的原理。第二单元(第3-4课)主要讲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凸显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发展。
二、中观视角:--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视域
第1课: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完善以及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2课:坚持有效市场(主体、机制、体系、缺陷等)与有为政府(经济职能、作用、宏观调控等)有机结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3课: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就需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还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4课:坚持分配制度,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微观重点:--关注课本,强化重点,注意关键字词和典型事例,并以点带面、构建微观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P3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P4)与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P5)的区别与联系
3.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P5)、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P4探究与分享)、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P10第一段和相关链接)的区别与联系
4.集体经济的产权改革(三权分置等)、基本经营制度、社会化服务体系等(P10-1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P7)。
5.坚持“两个毫不动摇”--P8-13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P16相关链接
7.如何理解市场、供求和竞争的市场调节机制(市场调节的优势)?(P15探究与分享,P16第1-2段)
8.如何理解现代市场体系?(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建设、主要举措等,P18)
9.市场调节的缺陷的表现(不是万能的、具有局限性)及其危害。(P19-20)
1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21-22)
11.如何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P23)?
12.如何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最常用经济手段?如何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24
13.如何理解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P33第1-2段)
14.如何理解创新发展(目标、依据、要求)?如何认识科技、人才、教育、创新及其关系?P35
15.如何理解协调发展(目标、依据、要求)?要正确处理的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有哪些?P35
16.如何理解协调发展(目标、依据、要求)?P36
17.如何理解开放发展(目标、依据、要求)?P37
18.如何理解共享发展(目标、依据、要求)?如何准确理解其内涵的四个方面?P38
19.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系?P39
20.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P40-43特别是要弄清楚“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乡村振兴的生产美、生态美和生活美”等。
21.结合P46“探究与分享”和“相关链接”,正确理解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4种途径。
22.如何准确理解三次分配及其关系?P48-49
2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具体形式及其区分?P51-53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P54-56
四、模块融合:--横向内在联系,重构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1.分析经济现象时,要结合选必三《逻辑与思维》中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比如推理中的“归纳推理”,辩证思维中的“分析与综合”,创新思维中的“发散思维的方法”等。
2.第一课中“公司及其组织机构”(P10相关链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P13相关链接)与选必二《法律与生活》第8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P70-78)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有关内容P79
3.第二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之坚持党的领导(P21)与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坚持党的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P25-26)
4.第二课“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P23)与必修三第4课“国家的对内职能(促进社会发展之经济建设)”(P43)
5.第3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了、依靠、与共享)”与必修三第2课“始终坚持以人民我中心(党的性质、宗旨与执政理念)”(P16-19)与必修四第5课“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66-70)6.第3课“创新发展理念(P35)”与选必三《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有关“创新思维”的内容
7.第三课“开放发展理念”(P37)与选必一《当代国际经济与经济》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贸易、引进来、走出去?P71;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贡献者、维护者、多边主义、一带一路等)--P75-76”
8.本书劳动观有关内容(P3、47--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等,P61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必修四第6课“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与选必三第7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有关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