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教学设计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10地球系统跨学科概念 物质与能量 系统与模型 结构与功能单元结构学习内容 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10.3岩石和土壤。内容要求 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列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知道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等活动,知道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它们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2)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3)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2.科学思维: (1)能从具体事物(栽小葱、养蚂蚁)出发,多角度、多方式地描述其变化和基本特征。 (2)通过土壤与植物、土壤与动物的关联,间接的认识到土壤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3.探究实践: (1)愿意就“土壤与生命”的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2)在栽小葱、养蚂蚁的过程中,学会用“温暖”“潮湿”“养料”等专业术语来描述动物、植物的基本需求。 4.责任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的外在特征、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3)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情分析 1.没有亲自饲养或种植过动植物,更未曾有目的性地长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而发现土壤与动植物生长之间的密切联系。 2.没有如此近距离贴切的感受过动植物生命的神奇之处,从而更加热爱生命、了解生命。 3. 对动植物生存所需的一些基本条件的认识仅仅是碎片化的认知。 4.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观察、种植、饲养了解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并能积极的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这对于促进他们的科学思考是非常有利的。学业要求 1.认识到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2.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交流对土壤的观察结果。 3.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土壤中的动植物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和分享。教学策略 任务情境: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小葱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让学生经历栽与养的过程,并拓展到了解家庭种植植物和大自然中的植物的基本需求。 (2)通过一个具体的小动物载体,反映土壤动物与土壤的关系。学生在寻找蚂蚁和饲养蚂蚁的过程中,探究蚂蚁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知道蚂蚁的生存离不开土壤。 2.学习活动: (1)做对比实验,比较在同一地点不同环境中小葱生长状态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发现小葱生长需要的条件。接着,做进一步的研究,动手操作并观察、记录小葱每天的“喝水”量。 (2)通过指导学生去找蚂蚁和捉蚂蚁,既可以发现蚂蚁的生活场所,也初步了解蚂蚁喜欢的食物,然后亲自养一养蚂蚁,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养蚂蚁过程,仔 细观察蚂蚁的生活,才能有感而发,交流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蚂蚁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3.学习资源:教学PPT、学生活动手册、电子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视频等。学习评价 从一盆绿萝中剪下5小枝,分别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10天后,观察绿萝的变化,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不同环境中的绿萝生长情况是否一样?(用√表示) 一样不一样你能推测出绿萝的生长条件需要哪些条件吗?(用√表示,可以多选) 阳光沙子土壤水你认识它吗?了解它吗?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洞口有食物时,它们会( )。 A.团结协作、共同搬运 B.你争我抢、争夺食物 (2)它的家像( )。 A.宫殿 B.仓库 (3)( )为它们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 A.阳光 B.土壤 C.水 3.观察蚂蚁时,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把烂叶子拖 进土里 打洞 蚂蚁在干什么? 9 小动物名称它的样子住的地方干些什么吃些什么【注】将学习评价嵌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对学生活动的参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