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2
课题 16.学先锋 做先锋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 分析 《学先锋做先锋》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的最后一课。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本课作为单元的总结课,通过介绍雷锋等时代先锋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先锋人物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向先锋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将先锋精神落实到行动中,进一步深化单元主题,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课标 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如何学先锋、做先锋,引导学生将先锋精神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联系,增强学生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坚定为国家繁荣努力的信念。 道德修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先锋精神,如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奉献、懂得感恩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升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在学先锋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遵守社会公德、关爱他人等行为背后的规则意识,初步树立法治观念,明白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边界和准则。 健全人格:在分享、讨论和制定计划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学先锋、做先锋是自己的责任,激发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情 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在6-7岁左右,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他们天真烂漫、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接触到一些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先锋”的理解较为浅显,可能分析留在表面的崇拜上,尚未深入思考先锋人物的精神内涵以及如何将这些精神运用到实际中,因此,教学需要采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先锋、学习先锋,逐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雷锋、新时代好少年等时代的先锋的先进事迹,树立从小立志、学做先锋、争做中国好儿童的正确价值观。 2.以时代的先锋为榜样,主动向他们学习,培养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美好品格。 3.学习榜样的精神与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移情、探究能力。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雷锋、新时代好少年等时代的先锋的先进事迹和他们为国家、人民作出的贡献。 2.崇尚先锋,愿意以时代的先锋作为自己成长的好榜样,培养积极进取的情感。 教学难点 移情体验,探究学习时代的先锋的精神和品质。
课前 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学生身边榜样的照片、创新发明的视频、奉献爱心和感恩他人的相关图片等资料。 2.准备学先锋计划表格,用于学生制定计划。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新课导入 活动一:看照片,识榜样 1.照片展示:雷锋的照片。 2.教师提问:照片里的人物是谁? 3. 教师过渡:这就是雷锋叔叔。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他留下了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锋的故事吧。 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对照片中人物的了解。 预设: 有的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不是很了解。 补救措施: 老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进行搜集。
活动二:讲故事,学先锋 1.情境展示:雷锋小时候的故事。 雷锋的童年:照片里的雷锋叔叔脸上带着微笑,和气开朗。但你们肯定想不到,他有着特别悲惨的童年。小时候的雷锋叔叔家里很穷,很小得时候,雷锋叔叔就成为了孤儿。9岁时,他的家乡解放了。政府给小雷锋提供了稳定的生活,还免费地送雷锋进小学读书。于是,他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16岁时,他参加工作。一次雷锋外出开会,他在路上看到了一枚生锈的螺丝钉,他想都没想,一脚就踢开了。在他身边的老书记却走过去把螺丝钉捡了起来说:“我们国家底子薄,处处都要艰苦奋斗。这颗螺丝钉你别看它小,机器 上缺了它可不行。就像你和我,都是革命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一颗螺丝钉的故事在雷锋的心中扎下了根,从此他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后来,部队征兵,雷锋积极报名参军,他决定用一生来报效 祖国。 2.教师过渡:通过刚才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们对雷锋叔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搜集雷锋叔叔的故事时,有一些藏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情境展示: (1)雷锋叔叔的旧袜子。 (2)雷锋叔叔的节约箱。 (3)雷锋跟战友分享开车的技术和窍门。教师相继作重点引导。 雷锋叔叔的旧袜子 ①教师过渡:同学们仔细看看,你们认得出来这是什么吗?正如你们观察到的,这双被用各种布料缝了一次又一次,补了一层又一层的袜子,是雷锋叔叔穿了好几年的袜子,就连他同寝室的战友们看到了,好几次都打算帮他丢掉,叫他换新的,可他都拒绝了。 ②教师提问:如果给你,你愿意穿吗?但这双袜子,雷锋叔叔却穿了很久。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 ④教师过渡:其实,雷锋叔叔当时所在的部队里,每年都会免费发两次新的袜子和衣服,但是雷锋叔叔总是以自己的衣服、袜子还够穿为由,不去领新的,继续穿旧衣服、旧袜子。 ⑤教师提问: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他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 ⑥学生活动:自由思考发言。 预设:他很知足。 他要把省出来的衣服和袜子给更需要的人。 ⑦教师过渡:雷锋叔叔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想把省出来的衣服和袜子留给更需要的人。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衣袜缝缝补补有穿的就行了,而省出来的衣袜还能为国家省钱,帮助更多的人。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有一个神奇的箱子。这个箱子叫节约箱,里面装着的都是雷锋叔叔平时在生活中节省下来或捡来的物品。 雷锋叔叔的节约箱 ①教师提问:你们可以猜猜,雷锋叔叔的这个箱子里都放了些什么? ②学生活动:自由思考发言。 ③教师过渡:雷锋叔叔的节约箱里的东西其实很普通,就是他平时捡的玻璃瓶、螺丝帽和牙膏皮等。生活中,遇到有需要的时候,他还会从节约箱的这些废旧物品里找出能用的东西继续使用。 ④教师提问:雷锋叔叔当时在部队里,不仅吃住不花钱,而且每个月部队还会给他发补贴。雷锋叔叔为什么还要捡玻璃瓶、螺丝帽和牙膏皮,把它们都放到自己的节约箱里? ⑤学生活动:自由思考发言。 预设:雷锋叔叔很节约。(板书:勤俭节约) ⑥教师过渡:据不完全统计,雷锋16岁参加工作,6年间的全部收入,几乎都用来无偿捐给国家和帮助他人了。他对需要帮助的人都很大方,自己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直到牺牲都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他不仅自己节约,作为校外辅导员的雷锋叔叔,还经常和少先队员们讲述自己节约箱的故事,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让更多的小学生和他一样做到勤俭节约。 你们看,这就是雷锋叔叔和小学生讲述节约箱故事的场景,通过雷锋叔叔的讲解,当年那批小学生好多都成了像雷锋叔叔一样勤俭节约的人。 ⑦教师提问:你们从雷锋叔叔的故事中,发现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给你一个节约箱,你又会往里面放什么? ⑧学生活动:自由思考发言。 预设:旧作业本里没用过的纸张。购物的包装袋。 ⑨教师小结:学习雷锋叔叔把可以再利用的物品放进节约箱里,我们既能变废为宝,还能帮助他人,真好!很高兴你们都能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雷锋跟战友分享开车的技术和窍门 ①教师过渡:雷锋叔叔不仅勤俭节约,他身上还有很多好品质。他热爱工作、乐于帮助战友。 你们看,这张图片就是雷锋叔叔正在教他的战友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开车技术。雷锋叔叔参军后,他在部队里成为了一名汽车兵。他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钻研,并且毫无保留地把开车的技术和节油的窍门,手把手地教给身边的战友,帮助他们提高开车技术。 ②教师提问:听完老师分享的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雷锋叔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们还知道哪些雷锋叔叔帮助别人的故事呢? 预设:雷锋下雨天背老大娘回家。 雷锋给灾区捐款。 雷锋出差帮助列车员打扫车厢。 雷锋到工地帮助工人搬砖。 …… ④教师过渡:你们看,他认识的人帮助,他不认识的人也帮助,这就是爱帮助人的雷锋叔叔。 ⑤教师提问:听完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他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 预设:学习他助人为乐和勤俭节约的品质。 ⑦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雷锋叔叔为大家做了不少好事。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生活中,像雷锋叔叔这样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总会说他像“雷锋”一样。 4.情境展示:3月5日学雷锋日。 5.教师过渡:每一年的3月5日也被确定为学雷锋日。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学习雷锋叔叔,传承雷锋叔叔的美好品质。 6.教师提问:还记得今年的“学雷锋日”,你做了什么吗?通过刚才的学习,下一个学习雷锋日,你打算做些什么事呢? 7.学生活动:联系实际作答。 8.教师小结: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雷锋叔叔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给别人送去了温暖,自己也觉得特别开心!这就是榜样带给我们的力量! (二)时代先锋我知道 1.教师过渡:生活中,有很多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中,有的人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和解决粮食问题,只为让更多人能吃饱饭;有的人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只为在科技上能有所突破,让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更强;有的人苦学本领,积极锻炼,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还有的人在灾难来临时,为了保护大家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不怕危险,不顾自己的生死,只为救出更多伤者……这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都是时代先锋。 2.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时代先锋的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分享。 预设: (1)我从电视上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他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 (2)我从爸爸那里知道了钱学森的故事,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4.教师小结:表扬我们班的同学能在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查找先锋故事,学习先锋精神。像雷锋叔叔和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些人物立足岗位,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都是时代的先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生自由思考发言。 学生活动:面向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学生根据照片和故事,发现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预设: 有的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不是很了解。 补救措施: 老师可补充雷锋的事迹材料加以引导
活动三:好榜样,我来学 1.教师过渡:还有这样的一些同龄人,他们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观看榜样故事。你觉得谁值得你学习,就请送上你的榜样“☆”吧。 2.情境展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展。 (1)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马凯琳,她坚持每天背行走不便的同学上学、放学,长达五年。马凯琳的这一举动感动了身边的同学们,同学们“默契”地形成了一支“爱心接力团队”轮流背送行动不便的同学。在马凯琳的影响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2)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栾嘉瑞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开战斗机,保卫祖国的海空。”幼年时,在父母的熏陶下,他的心里就埋下了“成为航空人”的梦想种子。进入小学后,他认真钻研飞行课程,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练习。在一遍遍反复尝试后,他总是细心地总结。在练习飞行技术的同时,他还通过阅读书籍,掌握了大量的航空知识。 (3)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李智琳、李慧琳。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出生不久,爸爸就因病失去了行动能力,为了给妈妈分忧,姐妹俩早早在生活上学会自理,学习上你追我赶。在妈妈的带动下,她们总是帮助身边的同学,还利用周末和假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长达6年。 (4)2024年,桂林乡村小学棒垒球队登上全国领奖台,被授予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一群乡村留守儿童,通过刻苦训练,勇夺亚军,登上全国领奖台。 3.教师提问:你想向谁学习?为什么呢? ③教师小结:有志向,更要有行动。愿你们的梦想也能插上爱国的翅膀。 (3)孝老爱亲的双胞胎姐妹。 ①教师引导:你准备向双胞胎姐妹学习什么?怎么学? ②学生活动:结合自己感受谈体会。 ③教师小结:一方面,我们要主动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另一方面,还要主动关心、关爱身边的老人。 (4)“棒”极了:桂林乡村小学棒垒球队登上全国领奖台。 ①教师讲述:棒垒球队孩子们的事迹介绍。 这是一所偏远乡村小学组建的棒垒球队,队员是12名小村娃,每位队员仅8岁。小队员们跟着老师从零开始训练,一丝不苟地学习跑、跳、投、打。队员们每天平均训练4—5小时,课间也会自觉练习,很多队员手心都练出了厚厚的茧子。 董瑞祥,绰号“小胖墩”,最初因为体能不足难以适应高强度训练,甚至想要放弃。但在父母的鼓励下,他坚持不懈,最终不仅速度超越了队友,体重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而“电视迷”蒋逸轩则将对电视的热爱转移到了棒垒球上,通过观看比赛并记录战略,成为了队伍中的智囊。“胆小鬼”黄佳晨,在面对初期训练的恐惧时,他选择了与最强的对手对抗以克服心理障碍,最终成长为一个自信且技术高超的球员。 虽然队员们年纪小,但是他们意志坚定,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次参赛就夺得桂林市棒垒球比赛冠军,更是一鼓作气拿下国赛亚军。 ②教师提问:想一想,他们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么克服的? ③学生活动:结合小队员的故事作答。 ④教师小结: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小队员们遇到困难,积极面对,勇敢克服挑战的精神。这些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感动了我们,他们身上这些闪闪发光的品质更深深打动了我们。 小组参观事迹展,为你敬佩的新时代好少年送上“☆”。 (1)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马凯琳。 ②学生活动:分享自己想对马凯琳同学说的话。 (2)立下凌云壮志,努力追逐梦想的航天少年。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感受谈体会。 问题预设: 事迹展学生可能不是很清楚 补救措施: 教师相继作重点交流引导。 预设: 他们遇到过体能不足,适应不了训练,想要放弃的困难,最后在父母的鼓励下,坚持训练克服了困难。 补救措施: 教师适时引导,刚开始训练有些害怕,但通过与最强对手对抗,磨炼了意志,最终克服了心理障碍。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 实践性作业 目标1、2 一周
2.了解更多时代的先锋的故事,选择自己的榜样,用实际行动向他 学习。 拓展性作业 目标3 一周
板书设计 16.学先锋 做先锋 勤俭节约 做先锋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