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甲骨文 课件(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文化甲骨文 课件(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中国文化——甲骨文
xxxx
中国文化——甲骨文
目录
甲骨文的起源
甲骨文的诉说
甲骨文研究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起源
中国文化——甲骨文
3000年前,殷商王室为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河南安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被誉为"文字之都",正以全新的形式传承发展着甲骨文文化
中国文化——甲骨文
二. 甲骨文的诉说
中国文化——甲骨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而提起汉字,就一定会想起安阳这座城市,这个发现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地方
中国文化——甲骨文
01
2.1甲骨文怎么被发现的
中国文化——甲骨文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官员
01
一次他患疟疾,煎药时看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刻画的图案
02
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类似金文或青铜器上的铭文
03
王懿荣是金石学家,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系统完整
04
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05
在那里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兽之类的甲骨,人们就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06
中国文化——甲骨文
2.2甲骨文为后人"望文生义"留下广阔空间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在商朝,国家及部落统治者非常迷信,比如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会不会有灾祸,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都要进行占卜
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占卜的时候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中国文化——甲骨文
02
01
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虽然在外形上有较大的区别,但是从字的结构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
从王懿荣发现第一块甲骨到中国现代考古近百年时间,共在安阳发现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
中国文化——甲骨文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习俗、天文、历法、医药等,成为殷商文明的信息史料宝库1一些简单的符号或线条,记录着天地间的秘密,自然界的规律;记录着国家的兴衰,部族的争斗;记录着对苍天的崇敬,对大地的膜拜。看似简单的一横一竖,繁如丝带飘逸,妙如惊鸿之舞,暗藏玄机无数2
中国文化——甲骨文
2.3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
中国文化——甲骨文
COMMENDATION CONGRESS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是文化传承的优秀基因,它的力量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在安阳殷墟,祖先把文字刻在甲骨和青铜上,是为了历史文脉的传承
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几种古老的文字,如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的哈拉伯文字等,它们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由于种种原因,均被历史湮没,没能流传下来,唯有中国的汉字使用至今。一文一世界,一字一乾坤
2007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省安阳市开工,2009年11月一期工程正式开馆。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中国文化——甲骨文
三.甲骨文研究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甲骨文
殷墟甲骨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都邑,将我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1000余年,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革新与发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甲骨,卜辞记载了商王田猎时发生了车祸
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文化——甲骨文
1
3
4
在邂逅考古学之前,已经有学者为甲骨学的创立贡献了非凡智慧
1903年,刘鹗的《铁云藏龟》根据"日名"确认甲骨文为"殷人刀笔文字",并确认出61个甲骨文中的43个
1910年,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不光释字,还考证出卜辞占卜多为祭祀和田猎
1917年,孙诒让把单字与作为偏旁的字形相联系,同时大量参照《说文解字》和金文中的同形字进行甲骨文考释,成就巨大
2
中国文化——甲骨文
1917年,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其续考二文,利用"二重证据法"考证"王亥""王恒""上甲"等11位先公,第一次运用缀合手段,确认了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等先公的释读和次序,被视为利用出土文献校正传世典籍讹误的经典范例
后来的科学研究,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展开的
中国文化——甲骨文
NEXT
1929年秋,李济主持了殷墟历史上的第三次发掘,采用开纵横探沟的科学方法了解地层情况,共发现墓葬24座,灰坑11个,出土甲骨文3012片和大量青铜器、石器、陶器、骨器等。著名的"大龟四版"即是这次的重要收获。大龟四版,即四块保存基本完整的刻辞龟甲。另一位对甲骨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董作宾从中发现了"贞人",即"卜问的人",并据此写出了著名的《大龟四版考释》一文,首次找到甲骨文断代的新方法
200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发掘清理出殷墟时期的330余座墓葬,墓葬以家族墓地的形态分布,其中两座特征明显,随葬器物表明,墓主可能是甲骨卜辞中常见的贞人。从贞人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品和殉人殉牲等可以推断,整个贞人集团的地位随着时代发展有所下降,贞人家族势力日渐式微
中国文化——甲骨文
120余年的甲骨文研究,在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等方面成果不断
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注重与考古学理论及多学科的结合,在推动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等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参与研究的学者遍布世界各国,著述卷帙浩繁,对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
1
2
1
3
资料来源
1
1. 来源于央视网——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甲骨文在"文字之都"的新"活"法
2. 来源于人民日报——吉炳伟的殷墟:甲骨文的述说
3. 来源于人民日报——杨雪梅的甲骨文研究的重要作用
2
3
-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