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实验探究课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件(共18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实验探究课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件(共18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实验探究课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实验目的】
1.用浓硫酸配制0.1 L的稀硫酸,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2.掌握配制过程及实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用品】
仪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量筒。
试剂:蒸馏水,98%的浓硫酸(ρ=1.84 g·cm-3)。
【实验步骤】
①计算:V(浓硫酸)=_____ mL。(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②量取:用____量取____mL浓硫酸。
③溶解:缓慢把浓硫酸倒入装有水的____中,并用______不断搅拌。
④移液: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将烧杯中的溶液沿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__中。
2.72
量筒
2.7
烧杯
玻璃棒
玻璃棒
100 mL容量瓶
⑤洗涤:用蒸馏水洗涤________和______2~3次,将洗涤液一并注入______中。轻轻摇动______,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定容:加蒸馏水要用_________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1~2 cm时,改用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摇匀:塞好容量瓶塞子,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溶液配好后应将其装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保存。
烧杯内壁
玻璃棒
容量瓶
容量瓶
玻璃棒
胶头滴管
【问题和讨论】
1.将烧杯里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以后,为什么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示:因为烧杯内壁上还有H2SO4,如不洗涤或洗涤液不注入容量瓶,所配制的溶液里H2SO4的物质的量就偏小,导致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小。
2.某同学最后一次摇匀后,发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下降,立即又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你对他的做法有何评价?
提示:该同学的做法错误,这样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3.即便是正确的操作,实验时也会产生误差。你能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吗?利用图示说明定容时仰视和俯视产生的误差。
提示: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溶质的量不准确,一个是溶液的体积不准确。造成溶质的量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称量误差、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已洗涤未转移或转移时部分溶液洒到外面等。造成溶液体积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定容时仰视或俯视造成溶液体积不准确等。
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如图)

①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度线为基准加水,故加水量偏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偏低,如图a。
②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偏少,溶液体积偏小,故所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偏高,如图b。
【跟踪训练】
1.配制10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
(1)需用NaOH质量为________g。
(2)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量筒。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0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搅拌
引流
(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计算 ②溶解 ③转移 ④称量 ⑤定容 ⑥洗涤 ⑦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配制的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差。请填空(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a.在配制溶液时,发现容量瓶内有水,未干燥直接使用________;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________;
c.最后确定NaOH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________;
d.定容摇匀后静置,发现溶液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
①④②⑦③⑥⑤
无影响
偏低 
偏高
偏低
2.现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100 mL 1 mol·L-1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
A.100 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50 mL烧杯
G.100 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CEFGH
(2)实验操作
①用100 mL量筒量取98%的浓硫酸_____mL。
②选取对应规格的容量瓶,洗涤,检查是否漏液,将稀释并冷却至室温的H2SO4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此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④在小烧杯内稀释浓硫酸,稀释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4
⑤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处。
⑥盖上容量瓶塞子,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⑦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洗涤后尚未干燥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
(3)实验分析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b.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搅拌和引流 
c.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取浓硫酸的量筒量程太大,会造成较大误差
试剂瓶未干燥,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变小 
d.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Ⅰ.转移H2SO4溶液后,未洗涤小烧杯: __________。
Ⅱ.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_________。
偏低
偏高
(3)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④②③⑤⑦⑥⑧。b.根据实验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知,在稀释浓硫酸和移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c.由于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5.4 mL,所以应用10 mL量筒,若选用100 mL量筒,由于量程太大,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故①操作存在错误;由于试剂瓶洗涤后未干燥,瓶壁附着的蒸馏水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变小,故⑧操作存在错误。d.未洗涤小烧杯,溶质未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用蒸馏水洗涤了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了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