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第1课时 物质的构成和分子间的空隙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科学观念、科学思维)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举例说出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举例说出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科学思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蔗糖、水、氧气等多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小得看不见、摸不着,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就含有约1.67x1021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skg。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两种物质混合时由于分子之间的空隙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体积的变化。4.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5.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填“容易”或“不易”,下同)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知识点一:感受分子的存在【案例1】(2024秋 东明县期中)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对于这些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大B.它包含几个分子C.它的直径约是10-10mD.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答案】D【解答】解:扫地时的尘埃属于固体小颗粒,尘埃的直径大约10μm左右,而分子的直径在10-9m左右,分子的体积很小,尘埃是由很多的分子组成的,所以尘埃的体积要远远大于分子的体积;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对点训练1】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空气粒子,“〇“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B.C. D.【答案】A【解答】解:空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打开玻璃板后,空气分子会进入二氧化氮分子中间空隙,而二氧化氮分子会进入空气分子的空隙,从而使右边颜色变浅,左边颜色变深。当达到一定时间后,左右两个瓶子内的分子分布均匀,即两边的颜色是一致的。故选A。知识点2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案例2】把30毫升酒精与30毫升蒸馏水混合后,两者的体积小于60毫升的原因是( )A.物质粒子无固定体积B.物质粒子无固定形状C.物质粒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物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答案】D【解答】解:30mL的酒精与30mL的水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从而使其总体积小于60mL。故选:D。【对点训练2】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答案】B【解答】解:当起火时,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液体体积膨胀,则液体分子的间隔会变大,但液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其分子数量也不会改变,此时分子的引力会变小,故只有B说法正确。故选:B。1、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的空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的空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间的空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的空隙【答案】C【解答】解: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会发现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墨水分子在水中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故选:C。2、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甲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关于剩余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变小 B.质量不变 C.密度不变 D.密度变小【答案】D【解答】解: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烧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ρ=m/v可知密度变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盐在水中溶化B.扫地时,尘土飞扬C.洒水车向马路上喷水D.铁器生锈【答案】A【解答】解: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盐在水中溶化,是分子发生了运动,属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B、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B不合题意;C、洒水车向马路上喷水,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C不合题意;D、铁器生锈,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是扩散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A。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解答】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在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故解释正确;故选:B。小明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此时乙醚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当向内推动活塞后,能正确表示注射器内乙醚分子模型的是( )A. B. C. D.【答案】C【解答】解:当向内推动活塞后,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总体积变小,但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多少也不变,只是分子排列更紧密,由图可知,只有C最符合这些特点。故选:C。6、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内,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说明甲醛分子在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刚装修完的新房子最好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和夏天相比,冬天甲醛气味散得 (填“更快些”、“更慢些”或“一样快”)。【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更慢些。【解答】解:甲醛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刚装修好的房屋内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夏天的温度比冬天高,分子运动更剧烈,所以冬天甲醛气味散的更慢些。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更慢些。7、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当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默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酒精和水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总体积/mL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所需的时间体积/mL 质量/g 体积/mL 质量/gA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B组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2)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 ;② 。【答案】(1)水分子;(2)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2)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有的水分子运动到酒精分子之间间隔中去了,有的酒精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间隔中去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温度高时,混合呈均匀红色需要的时间短。故答案为:(1)水分子;(2)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8、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他设计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酒精与水的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的总体积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体积/mL 质量/m 体积/mL 质量/mA 10 62.5 50 50 50 110B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2)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答案】(1)水分子;(2)分子之间有空隙,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2)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有的水分子运动到酒精分子之间间隔中去了,有的酒精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间隔中去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温度高时,混合呈均匀红色需要的时间短。答案:(1)水分子;(2)分子之间有空隙,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9、小明和小齐在探究液体的温度与粒子运动速度的关系。(1)他们首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体积 (填“相等/不相等”)的冷水和热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静止片刻,观察两杯水中红颜色范围的大小,发现: (填“A/B”)烧杯内红颜色范围大。这说明热水的粒子运动 (填“剧烈/缓和”,冷水的粒子运动 (填“剧烈/缓和”)。(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粒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跟物体的 有关。(3)实验后,小明将体育课上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发现乒乓球瘪的区域慢慢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球内气体温度 ,气体粒子运动 (填“加剧/不变/减缓”),球内气压 (填“增大/不变/减小”),球内气压将乒乓球壁慢慢向外推。【答案】(1)相等;除水温不同,其他条件保持一致;B;剧烈;缓和;(2)温度;(3)上升;加剧;增大。【解答】解:(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体积相等的冷水和热水,这样做用了控制变量法,(2)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静止片刻,观察两杯水中红颜色范围的大小,发现装热水的B瓶红颜色范围更大,因为分子扩散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实验后,小明将体育课上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球内气体温度上升,粒子运动加剧,球内气压增大,球内气压将乒乓球壁慢慢向外推,故能发现乒乓球瘪的区域慢慢恢复原状。故答案为:(1)相等;除水温不同,其他条件保持一致;B;剧烈;缓和;(2)温度;(3)上升;加剧;增大。10、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C【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气,故选项解释正确。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11、下列对一些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A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升高,自行车胎内分子体积变大B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体积变小C 红墨水在热水比冷水中扩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A.A B.B C.C D.D【答案】C【解答】解:A、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温度升高,自行车胎内分子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错误;B、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B错误;C、红墨水在热水比冷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D、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的体积不变,故D错误。故选:C。1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1)在A、B、C中,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两幅图是 (填标号)。(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答案】(1)BC;(2)分子的种类。【解答】解:(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在A、B、C中,BC中描述的都是氧分子的运动情况,它们的温度不同,故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两幅图是BC。(2)由AB可知,温度相同,分子的种类不同,运动速率不同,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的种类有关。故答案为:(1)BC;(2)分子的种类。13、收集信息探究:(1)晓丽收集到如下的信息:①自行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②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③加热装满冷水的水壶,水会从壶中溢出。④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从这些信息,你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许多物体,在 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何种状态的物质中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2)若固体中有一个孔,孔增大的体积就和同等大小的实心固体增大的体积相同。因此,一个玻璃烧瓶热膨胀时增加的容积,与一个同样大小的实心玻璃体增加的体积 。【解答】:(1)从给出的四条信息可以看出: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体积都会增大;(2)一个玻璃烧瓶热膨胀时增加的容积,与一个同样大小的实心玻璃体增加的体积相等。故答案为:(1)温度升高;D;(2)相等。14、(2024春 乐清市期中)小明班级开展了分子模型项目化评比活动。以下是分子模型评价量规:分子模型评价量规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模型大小 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原子模型体积也越大 各原子大小相等 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原子模型体积越小原子样式 分子中各原子数量之比正确且容易区分 分子中各原子数量之比正确不容易区分 分子中各原子数量之比不正确含原子种类 。 。 。模型成本 废物利用 材料便宜 材料昂贵(1)将表中 ,补充完整。(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新买的橡皮泥制作成了苯分子模型,内部6个碳原子由蓝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个氢原子由黄色橡皮揉捏而成。①老师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样式”等级为“优秀”,请据此推测苯分子的化学式为 。②根据评价量规,请你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成本”等级是否为“优秀”,若“是”请给出理由;若“否”请改进: 。【答案】(1)4种(合理即可);3种(合理即可);2种(合理即可);(2)①C6H6;②否,用废去的橡皮泥进行制作。【解答】解:(1)根据表中其他分子模型评价量规,由于是分子模型,分子所含原子至少为2种,故含原子种类可设计为:作品等级优秀、合格、待改进分别含原子4种、3种、2种(有区分度,合理即可);(2)①老师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样式”等级为“优秀”,则分子中各原子数量之比正确且容易区分,由于内部6个碳原子由蓝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个氢原子由黄色橡皮揉捏而成,据此推测苯分子的化学式为C6H6;②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利用的是新买的橡皮泥,所以模型成本是材料便宜,不是废物利用,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成本”等级不是“优秀”,而是合格。可以使用废去的橡皮泥进行制作。故答案为:(1)4种(合理即可);3种(合理即可);2种(合理即可);(2)①C6H6;②否,用废去的橡皮泥进行制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第1课时 物质的构成和分子间的空隙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科学观念、科学思维)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举例说出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举例说出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科学思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蔗糖、水、氧气等多种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得看不见、摸不着,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就含有约1.67x1021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skg。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 ,两种物质混合时由于分子之间的 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体积的变化。4.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 。5.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 ;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的空隙比较 。所以,气体往往比较 (填“容易”或“不易”,下同)被压缩,固体和液体 被压缩。知识点一:感受分子的存在【案例1】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对于这些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大B.它包含几个分子C.它的直径约是10-10mD.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对点训练1】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空气粒子,“〇“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B.C. D.知识点2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案例2】把30毫升酒精与30毫升蒸馏水混合后,两者的体积小于60毫升的原因是( )A.物质粒子无固定体积B.物质粒子无固定形状C.物质粒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物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对点训练2】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1、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的空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的空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间的空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的空隙2、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甲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关于剩余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变小 B.质量不变 C.密度不变 D.密度变小3、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盐在水中溶化B.扫地时,尘土飞扬C.洒水车向马路上喷水D.铁器生锈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小明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此时乙醚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当向内推动活塞后,能正确表示注射器内乙醚分子模型的是( )A. B. C. D.6、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内,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说明甲醛分子在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刚装修完的新房子最好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和夏天相比,冬天甲醛气味散得 (填“更快些”、“更慢些”或“一样快”)。7、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当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默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酒精和水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总体积/mL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所需的时间体积/mL 质量/g 体积/mL 质量/gA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B组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2)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 ;② 。8、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他设计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酒精与水的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的总体积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体积/mL 质量/m 体积/mL 质量/mA 10 62.5 50 50 50 110B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2)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9、小明和小齐在探究液体的温度与粒子运动速度的关系。(1)他们首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体积 (填“相等/不相等”)的冷水和热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静止片刻,观察两杯水中红颜色范围的大小,发现: (填“A/B”)烧杯内红颜色范围大。这说明热水的粒子运动 (填“剧烈/缓和”,冷水的粒子运动 (填“剧烈/缓和”)。(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粒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跟物体的 有关。(3)实验后,小明将体育课上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发现乒乓球瘪的区域慢慢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球内气体温度 ,气体粒子运动 (填“加剧/不变/减缓”),球内气压 (填“增大/不变/减小”),球内气压将乒乓球壁慢慢向外推。10.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1、下列对一些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A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升高,自行车胎内分子体积变大B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体积变小C 红墨水在热水比冷水中扩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A.A B.B C.C D.D1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1)在A、B、C中,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两幅图是 (填标号)。(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13、收集信息探究:(1)晓丽收集到如下的信息:①自行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②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③加热装满冷水的水壶,水会从壶中溢出。④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从这些信息,你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许多物体,在 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何种状态的物质中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2)若固体中有一个孔,孔增大的体积就和同等大小的实心固体增大的体积相同。因此,一个玻璃烧瓶热膨胀时增加的容积,与一个同样大小的实心玻璃体增加的体积 。14、小明班级开展了分子模型项目化评比活动。以下是分子模型评价量规:分子模型评价量规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模型大小 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原子模型体积也越大 各原子大小相等 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原子模型体积越小原子样式 分子中各原子数量之比正确且容易区分 分子中各原子数量之比正确不容易区分 分子中各原子数量之比不正确含原子种类 。 。 。模型成本 废物利用 材料便宜 材料昂贵(1)将表中 ,补充完整。(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新买的橡皮泥制作成了苯分子模型,内部6个碳原子由蓝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个氢原子由黄色橡皮揉捏而成。①老师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样式”等级为“优秀”,请据此推测苯分子的化学式为 。②根据评价量规,请你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成本”等级是否为“优秀”,若“是”请给出理由;若“否”请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1.1物质的构成和分子间的空隙(原卷版).docx 《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1.1物质的构成和分子间的空隙(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