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第四部分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第四部分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部分哲学与文化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核心考点10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结合材料,分析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2.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核心素养养成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名师点拨
1,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是本民
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
尾族文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每个民族都
地位
根基。
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2)文化是民族的又
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不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
智慧
形成
会趋同或同一:世界文
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
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总
和,两者是共性和个性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
、维持
的关系,
作用
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
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
生存与发展的
核心
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
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2.文化具有多样性
名师点拨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
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
地位
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注意的问题:
(1)文化全球化趋势
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也是实现世界文化
的出现,不会弱化民族文
化的多样性·
繁荣的
(2)各民族文化的差
②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
异要尊重,不能消徐,
意义
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一律平等不是同等
③只有保持
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
对待,
生机与活力
(3)认同的是本民族
④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不是外来文化
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①在坚持各民族
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
要求

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179
禽来中学扶元笔当
第四部分
哲学与文化
高中·政治
点拨提示、
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会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名师点拨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认识文化交流与文
化交融: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
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
(1)二者的侧重点不
意义
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
同:文化交流强调的是
类文化的发展
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
互通文化的有无,是文化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
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
要求
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
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
(1)文化交融的作用:文化交融
文化的发展。
发展,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
(2)二者又是相互联
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

系、密不可分的:文化交
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
②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
积极借
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
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
的升华、发展。
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
、自信、自立,
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2)推进文化交融: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
变得更加美
丽、各国
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名师点拨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1)错误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
主义、盲目照搬西
流、借鉴和融合不会导致
方文化的
论。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文化的趋同:文化的文
(2)正确做法:文化发展必须保持
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
流、惜鉴和融合,可以吸
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
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
将其融入本民族文化的
我国
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
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
化产业的
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族文化,而不是照搬外来
文化。
文化,更不是使文化走向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趋同.
(1)原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
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
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
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
主义
,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要求:立足
,实现不同文化的
,应当坚持“洋为
180参考答案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决定性选择
最深刻最伟大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
四、1.社会主义
2.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工业国农业国
践的发展
经济文化工业国
核心考点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3.社会主义站起来宝贵经验理论准备
一、最低天然食物农业共同平等互助
物质基础
平均分配氏族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个体劳动土地奴隶主奴隶完全人身自由
核心考点4伟大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
全部产品主要矛盾暴力机关阶级矛盾
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阶级统治金属工具商业城市文明文字
一、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根本直接
2.农村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全方位、多层次、
三、地主地租人身自由土地铁制城市
宽领域
土地所有制地租苛捐杂税君主专制
3.经济体制新的阶段新的水平
君权神授地主阶级
4.决定性新的发展阶段
四、1.劳动力货币
二、1.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
2.一切劳动力雇佣剩余价值
2.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创立发展完善
4,相对有支付能力无政府私人占有
温饱不足小康富裕
基本矛盾
三、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阶级关系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最广大人民发展以人为本
核心考点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明确坚持新时代
一、理性、正义本质阶级斗争人民群众里昂
四、根本原因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基本国情
宪章运动工人阶级历史前提
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二、1.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一般规律
社会主义思想正确理论人民代表大会
特殊规律理论基石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
2.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性质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人民服务百花齐放
理想目标
创新性强大精神力量伟大实践道路自信
三、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趋势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道路
核心考点5新时代中国梦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
核心考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
中国梦人类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伟大飞跃光明前景强大生机活力伟大旗帜
一、1.半殖民地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尝试未能改变结论
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
另辟新路
的发展基本国情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1.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主心骨农村包围城市
基本路线
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5.中国共产党人每一个人
2.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
二、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无产阶级必要准备必然趋势
2.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中华儿女的梦
3.封建专制社会主义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追求幸福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三,2.工业化资本主义工商业
3.初心和使命
3.国营
4.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