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第六部分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第六部分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部分法律与生活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核心考点9纠纷的解决方式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
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结合材料,分析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
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3.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核心素养养成
认识调解与仲裁
1,以和为贵选调解
名师点拨
(1)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
①先自行协商,通过
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
②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
或者
解决方式,在国内被称
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第
等方式解决纠纷。
一道方线”,与被称为
③随着“互联网十”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
最后一道方线”的诉
,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
讼相互对应.人民调解
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
提供更加
的纠纷解决途径。
质,一旦签字认可,各
(2)调解与人民调解
方当事人均应遵守,那
①调解
种认为人民调解就是当
a.含义:通过第三方的
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
”和事佬”·和稀泥”的
说法是不准确的.
,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b.我国的调解制度
分类
主持
诉讼调解
人民法院
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诉讼外调解
行政调解
国家行政机关
仲裁调解
仲裁机构
②人民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a.组织:
b.原则:尊重
,不得违背

不收取任何费用。
293
备水来中学扶元笔记当
第六部分
法律与生活
高中·政治
c.效力:经
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

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
二点拨提示、
正确区分调解与和解
(1)调解是在有关组织、机关或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纠
纷进行裁决的活动,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和解是双方当事
人自己参加,属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
分,不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
(2)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纠纷;和解一般发生在民事诉讼中。
(3)调解所达成的法律文书一经当事人签收或签字后,即具有与
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和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与判决、调解书同等
的法律效力。
2.便捷经济选仲裁
名师点拨
(1)分类:包括
仲裁、
仲裁、
常见误区:
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
(1)仲载是当事人自
(2)制度
愿选择,仲裁裁决没有
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
加以
法律效力,(X)
(2)在我国,仲裁委
适用。
员会隶属于国家行政机
②协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
关.(×)
为前提
(3)仲载审理公开进
③一裁终局: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
行,一裁终局.(X)
(3)特点
①更加
状元笔记
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
→当事人就其所发生
色解析三大诉讼
的争议,只能在仲裁和
游讼之间选择其一加以
1,诉讼及其特点
适用,仲裁裁决一经作
(1)诉讼
的,当事人就同一纠纷
①含义:俗称“
”,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
向人民法院起游的,人
民法院不予复理。
照法定程序
的活动。
②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
③特点:
特点
内涵
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2)诉讼法
①含义:用于调整
、规范
的法律。
294参考答案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决定性选择
最深刻最伟大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
四、1.社会主义
2.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工业国农业国
践的发展
经济文化工业国
核心考点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3.社会主义站起来宝贵经验理论准备
一、最低天然食物农业共同平等互助
物质基础
平均分配氏族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个体劳动土地奴隶主奴隶完全人身自由
核心考点4伟大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
全部产品主要矛盾暴力机关阶级矛盾
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阶级统治金属工具商业城市文明文字
一、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根本直接
2.农村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全方位、多层次、
三、地主地租人身自由土地铁制城市
宽领域
土地所有制地租苛捐杂税君主专制
3.经济体制新的阶段新的水平
君权神授地主阶级
4.决定性新的发展阶段
四、1.劳动力货币
二、1.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
2.一切劳动力雇佣剩余价值
2.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创立发展完善
4,相对有支付能力无政府私人占有
温饱不足小康富裕
基本矛盾
三、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阶级关系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最广大人民发展以人为本
核心考点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明确坚持新时代
一、理性、正义本质阶级斗争人民群众里昂
四、根本原因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基本国情
宪章运动工人阶级历史前提
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二、1.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一般规律
社会主义思想正确理论人民代表大会
特殊规律理论基石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
2.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性质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人民服务百花齐放
理想目标
创新性强大精神力量伟大实践道路自信
三、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趋势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道路
核心考点5新时代中国梦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
核心考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
中国梦人类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伟大飞跃光明前景强大生机活力伟大旗帜
一、1.半殖民地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尝试未能改变结论
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
另辟新路
的发展基本国情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1.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主心骨农村包围城市
基本路线
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5.中国共产党人每一个人
2.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
二、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无产阶级必要准备必然趋势
2.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中华儿女的梦
3.封建专制社会主义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追求幸福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三,2.工业化资本主义工商业
3.初心和使命
3.国营
4.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