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2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1) 课件(共19张PPT)+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2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1) 课件(共19张PPT)+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2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义务教育版五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22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本单元通过几个典型例子,让学生认识通过遍历数据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枚举过程中,检查每个结果是否是当前问题的正确答案,如果是,则问题解决完成:如果不是,则继续枚举直到所有可能的数据都被访问和检查完成:本课主要介绍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用这种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鸡免同笼问题,起初会用“凑数”的方法来寻找答案,这个“凑数”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枚举法遍历所有可能数据的过程。但人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时,通常仅限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如果数据量较大,这个“凑数”过程就会很耗费时间。如果编程让计算机通过所有数据来求解,因为计算机运算速度非常快,数据处理能力很强,只需非常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任务,因此,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通过枚举法遍历所有数据是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问题求解方法。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求恰当的算法解决问题,尝试利用算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计算思维:对于给定的任务,能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实施步骤,使用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简单描述实施过程,通过编程验证该过程。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任务,合理选择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通过任务分解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4.信息社会责任:知道实际应用中的算法一般都存在某些局限,增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担当和正确应对能力。
重点 发现数据变化的规律,认识其中存在的算法。
难点 发现数据的递增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一课学习了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这一课将学习来自国外的一个经典算法,探究“兔子农场的兔子增长”问题。到12月的时候,假设兔都活着,那么农场里有多少对兔? 学生认真聆听、讨论。 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讲授新课 探寻兔的数量变化规律从3月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相加的和。二、用算法描述兔的数量变化1月兔的数量是1对,2月兔的数量是1对;从3月开始,每个月兔的数量是前两个月的数量之和。如果用F[1]、F[2]、F[3]……F[12],分别表示从1月到12月兔的数量。   F[1]=1   F[2]=1   F[3]=F[2]+F[1]   F[4]=F[3]+F[2]   ……   F[12]=F[11]+F[10]找到兔子增长的规律后,通过创建循环结构,就可以描述算法。1. F[1]和F[2]的初始值都设为1,表示1 月和2月兔的数量。2. 用循环变量n表示月份,初始值设为3,表示从3月开始计算。3. 建立以下循环结构: (1)如果n <=12,就进入循环; F[n] = F[n-1] + F[n-2] 即F[3] = F[2]+F[1],F[4] = F[3]+F[2],F[5] =F[4]+F[3]…… (2)将n加1,继续循环。4. 当n >12时,结束循环。5. 输出F[12] 的值。数据递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计算、推导一组数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通常是将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转化为简单过程的多次重复。用递推算法推演能充分体现计算机快速运算和不知疲倦工作的特点。兔子农场问题是一个典型的递推问题,从已知数据开始,找出规律,一步一步地求出未知数据,这是一种用正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等阶段。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 兔子玩跳台阶问题。假设兔子农场里有一只兔子在玩跳台阶。它一次可以跳1级或者2级台阶,现在总共有8级台阶,兔子跳完这些台阶,有多少种不同的跳法?
课堂小结 1.通过表格呈现数据变化的过程,可以直观地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 2.兔子增长问题的特点是数据有规律地递增,可以通过递推计算数据,从已知数据开始,一步一步地求出未知数据。 3.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观察分析,会发现有很多通过递推获得答案的问题。
板书 兔子增长有规律一、探寻兔的数量变化规律二、用算法描述兔的数量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第22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1)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新知导入
2
议一议
3
想一想
4
学一学
5
练一练
6
课堂总结
7
作业布置
8
1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依据图示,能够通过表格列出兔的数量变化。
2.观察列表呈现的数据,能够发现数据变化的规律,认识其中存在的算法。
2
新知导入
  上一课学习了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这一课将学习来自国外的一个经典算法,探究“兔子农场的兔子增长”问题。
2
新知导入
1月,农场里有一对小兔;
2月,这对小兔长成一对大兔;
3月,这对大兔生了一对小兔,这时农场里有2对兔;
4月,大兔又生了一对小兔,上个月的小兔长成了大兔,这时农场里有3对兔;
5月,两对大兔各生了一对小兔,上个月的小兔长成了大兔,这时农场里有5对兔;
以此类推……直到12月。
3
议一议
到12月的时候,假设兔都活着,那么农场里有多少对兔?
4
想一想
  根据的图示,用列表法推演,把每个月兔的数量进行列举和统计。
5
学一学
一、探寻兔的数量变化规律
从3月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相加的和。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小兔(对) 1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大兔(对)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总数(对)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5
学一学
二、用算法描述兔的数量变化
1月兔的数量是1对,2月兔的数量是1对;
从3月开始,每个月兔的数量是前两个月的数量之和。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兔的数量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5
学一学
  如果用F[1]、F[2]、F[3]……F[12],分别表示从1月到12月兔的数量。
  F[1]=1
  F[2]=1
  F[3]=F[2]+F[1]
  F[4]=F[3]+F[2]
   ……
  F[12]=F[11]+F[10]
发现规律
5
学一学
1. F[1]和F[2]的初始值都设为1,表示1 月和2月兔的数量。
2. 用循环变量n表示月份,初始值设为3,表示从3月开始计算。
3. 建立以下循环结构:
(1)如果n <=12,就进入循环;
F[n] = F[n-1] + F[n-2]
即F[3] = F[2]+F[1],F[4] = F[3]+F[2],F[5] =F[4]+F[3]……
(2)将n加1,继续循环。
4. 当n >12时,结束循环。
5. 输出F[12] 的值。
算法描述
  找到兔子增长的规律后,通过创建循环结构,就可以描述算法。
5
学一学
数据递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计算、推导一组数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通常是将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转化为简单过程的多次重复。
规律总结
用递推算法推演能充分体现计算机快速运算和不知疲倦工作的特点。
5
学一学
兔子农场问题是一个典型的递推问题,从已知数据开始,找出规律,一步一步地求出未知数据,这是一种用正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
6
练一练
分析算法,描述算法。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小兔(对) 1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大兔(对)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总数(对)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7
课堂总结
1.通过表格呈现数据变化的过程,可以直观地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
2.兔子增长问题的特点是数据有规律地递增,可以通过递推计算数据,从已知数据开始,一步一步地求出未知数据。
3.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观察分析,会发现有很多通过递推获得答案的问题。
8
作业布置
兔子玩跳台阶问题。
假设兔子农场里有一只兔子在玩跳台阶。它一次可以跳1级或者2级台阶,现在总共有8级台阶,兔子跳完这些台阶,有多少种不同的跳法?
9
板书设计
一、探寻兔的数量变化规律
二、用算法描述兔的数量变化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