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第一节 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只含碳、氢元素的有机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酯胺酰胺涂改液中的溶剂含三氯乙烯聚氯乙烯(PVC)雨衣七氟丙烷灭火器复方氯乙烷喷剂局部冷冻麻醉(沸点12.27℃)任务一 卤代烃的结构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官能团:XC碳卤键(X= F、Cl、Br、I)分类:按分子中卤素原子个数分类按所含卤素原子种类分类单卤代烃多卤代烃氟代烃溴代烃按烃基种类分类按是否含苯环分类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脂肪卤代烃芳香族卤代烃1.卤代烃的概念与分类任务一 卤代烃的结构2.卤代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选主链定编号写名称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将卤素原子看做取代基,编号时从距简单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有碳碳双键和三键时从距离碳碳双键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从简入繁CH2—C—C≡CHClCH3Cl3-甲基- 3,4-二氯-1-丁炔2-甲基-3-溴丁烷CH3CH2CHCH3Cl2-氯丁烷CH3—CH—CH—CH3BrCH32-氯甲苯任务一 卤代烃的结构3.溴乙烷的结构分子式C2H5Br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Br模型官能团碳溴键球棍模型填充模型溴乙烷核磁共振氢谱图CH3CH2Br有2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则核磁共振有2组峰,强度比为3:2。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名称 结构简式 液态时密度/(g·cm-3) 沸点/℃氯甲烷 CH3Cl 0.916 -24氯乙烷 CH3CH2Cl 0.898 121-氯丙烷 CH3CH2CH2Cl 0.890 461-氯丁烷 CH3CH2CH2CH2Cl 0.886 781-氯戊烷 CH3CH2CH2CH2CH2Cl 0.882 108随烃基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随烃基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状态沸点除CH3Cl、CH3CH2Cl、CH2=CHCl等少数为气体,其余为液体或固体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沸点要高同系物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密度一氟代烃、一氯代烃的密度比水小,其余的密度比水大溶解性卤代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电负性:2.5 2.8问题:对比乙烷的结构式,比较两者的异同,预测溴乙烷的化学性质。键长/pm: 110 154 194键能/kJ mol-1 414.2 347.3 284.5元素 H C Br电负性 2.1 2.5 2.8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强, C—Br键为强极性键, C—Br键易断裂;由于官能团(—Br)的作用,乙基可能被活化,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H H| |H—C—C—Br| |H Hδ—δ+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问题:溴乙烷在水中它能否电离出Br-?是否为电解质?无沉淀生成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思考:如何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溴乙烷中的溴原子转化为溴离子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取代(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实验:取一支试管,滴入10~15滴溴乙烷,再加入1 mL5% 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静置。待溶液分层后,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少量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支盛有1 mL稀硝酸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AgN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解释:①中溶液分层;②中有机层厚度减小;④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生成了Br-实验原理: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问题:为什么溴乙烷的水解反应需要碱性条件并加热?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碱性条件:NaOH中和水解产生的HBr,使得水解反应正向进行,促进溴乙烷的水解;加热:通过加热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问题:加入AgNO3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加入稀硝酸?中和未反应完的NaOH,防止其与AgNO3反应生成黑褐色沉淀Ag2O实验原理:CH3CH2—Br + H—OH → CH3CH2—OH + HBrNaOH + HBr = NaBr + H2O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取代(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可用来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先调pH再检验问题:如何证明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了乙醇?化学分析法:利用乙醇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仪器分析法:利用红外光谱鉴别官能团种类、核磁共振氢谱鉴别H原子种类。溴乙烷乙醇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取代(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CH2CH2CH2 + 2NaOH卤代烃水解反应的相关规律:结构条件:所有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条件:NaOH水溶液,加热。物质变化:卤代烃水解反应生成醇(可形成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还可能生成醛、酮、羧酸等。水△+ NaOH+ NaBr练习:写出下列卤代烃取代(水解)反应的方程式。水△BrBrCH2CH2CH2 + 2NaBrOHOH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取代(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实验: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 gNaOH和15 mL无水乙醇,搅拌。再向其中加入5 mL 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水的试管后,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生成的气体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键实验现象:实验解释:CH2CH2+NaOH乙醇BrHCH2 CH2↑+NaBr +H2OHBr实验原理: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反应。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消去反应——NaOH醇溶液加热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也可用来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先调pH再检验练习:写出下列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方程式。BrCH3CH CH2CH3KOH、乙醇△CH2=CHCH2CH3CH3CH=CHCH3(主产物)札依采夫(Saytzeff)规则卤代烃消去反应的相关规律:结构条件:有邻位碳原子且邻位碳原子上有氢的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条件:NaOH醇溶液,加热。物质变化:卤代烃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烯烃或炔烃)。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消去反应——NaOH醇溶液加热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3.卤代烃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比较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反应条件键的变化反应实质主要产物NaOH 水溶液、加热NaOH 醇溶液、加热C-X 断开,形成C-OHC-Br 和邻位上的C-H键断开,形成不饱和键-X 被 取代脱去 分子,形成 键-OHHX不饱和醇烯烃 或 炔烃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4.卤代烯烃的化学性质任务二 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烯烃的某些化学性质与烯烃的相似,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成聚合反应。nCF2==CF2(四氟乙烯)[ ]nCF2—CF2如:氯乙烯能加成聚合生成聚氯乙烯,四氟乙烯加成聚合生成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都是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管道含氟聚合物制成的充气薄膜建材一定条件nCH2==CHCl(氯乙烯)[ ]nCH2-CHCl一定条件任务三 卤代烃的制备CH3Cl+HClCH2BrCH2Br(副反应太多且难分离)烷烃取代法CH4+Cl2光照烯(炔)烃加成卤素CH2==CH2+Br2烯(炔)烃加成卤化氢CH2==CH2+HCl催化剂CH3CH2Cl芳香烃取代法+Br2FeBr3Br+HBr(产物纯净,易分离)任务四 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灭火剂作溶剂农药塑料王制冷剂聚氯乙烯(PVC)雨衣CF2=CF21.卤代烃的用途任务四 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①含氯、溴的氟代烷可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形成臭氧空洞,危及地球上的生物。一个氯原子可破坏十万个臭氧分子②有机氯化合物对眼睛有明显刺激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等,如涂改液中含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2.卤代烃的危害课堂练习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所示(①为 C—X ,②③为C—H,④为C—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C.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B水解反应生成醇,只断裂C—X,断裂①消去反应,断裂C—X和邻位C上的C—H,断裂①③课堂练习为了鉴定卤代烃中所含有的卤素原子,现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 ③加热 ④加入5 mL 4 mol·L-1 NaOH溶液 ⑤加入5 mL 4 mol·L-1 HNO3溶液A.②④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⑤③①④ D.②⑤①③④BR—XNaOH溶液 /水解稀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AgCl 白色沉淀AgBr 浅黄色沉淀AgI 黄色沉淀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要点:通过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一般水解反应);排除其他离子对卤素离子检验的干扰,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先调pH再检验)。课堂练习卤代烯烃(CH3)2C=CHCI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使溴水褪色 ⑤加聚反应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⑦与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⑦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