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写作 学写读后感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重点: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的感受来写读后感。【自学互查】1.判断对错,初识读后感。(1)读后感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可以解决阅读后的理解、写作等问题。( )(2)读后感有“读”有“感”,但是重在“读”,因为不“读”怎么来“感”呢 ( )(3)虽然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是不能把读后感简单地当作议论文来写。( )2.阅读下列文字,感悟其中的哲理。(1)童话里有一架天梯,要去多高多远都可以,只要向上爬即可。但是,一步步向上的时候,下面的梯级就四处散落,换言之,只可往上,不可回头。年轻时听见这部天梯的故事只觉可笑,噫,只要往高处之路不绝,有什么坏 现在回想,不禁恻然,啊,没有回头路。每走前一步,代价是后一步永远失去,有时,真想再转身同亲友多说一句,已不能够,早已生离死别。儿童时常形容时光如一节开出去的火车,轰隆轰隆,经过原野,穿过山洞,日夜不停。可恨目的地是什么地方,人人知道。如果不在旅途中多吃多喝,娱己娱人,兼欣赏风景,简直对不起自己。一直觉得,最好的时间永远是现在,不是吗 (2)有时候,人需要一种逆向思维。常人认为好,也可能是坏;常人认为倒霉,也可能是幸运。这样得出的结论带有颠覆性乃至爆炸性。这是因为,别人看到的是他们的颜面与前胸,你看到的却是他们的后脑与后背。这就好像观棋时多想了好几步。你看到了满,他看到了满则溢;你看到了盈,他看到了盈则亏;你看到了祸,他看到了福所倚;你看到了福,他看到了祸所伏。【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 任务驱动一 了解读后感这一文体及相关知识。 1.什么是读后感 结合搜集的资料,或者阅读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解读来明确读后感。2.读后感要写哪些方面的感受 也就是要找准“感”点,这里的“感”点不要贪大,要从小处着眼。3.读后感的拟题。4.读后感的基本样式。 读后感的基本样式可以用四个字“引”“议”“联”“结”概括。引:恰当引述原著。或直接引述感触较深的内容,或间接概述原作,这是“感”点所在,是顺利写作的前提。要注意反复思考提炼,确立感点。议:结合原作写感受。必须是真情实感,结合以上感点展开,不能随便转移话题。要在读懂原作基础上分析评价,避免东拉西扯,离中心太远。联:联系实际进一步论说。可以用切身体会和具体事例,述说个人感受或生活启迪;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表达感受。结:结束语。可以概括个人感受,可以归纳全文,可以深化主旨,可以由此表达决心和信心,也可以升华情感触发点。结尾都要有力地收束全篇,带给读者正能量,让人受到感染。 任务驱动二 精细分析思考,写出有现实意义的读后感。写读后感,要注意易犯的几个错误,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结合“引”“议”“联”“结”四部分的要求思考,避免一些错误的出现。1. “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重在“感”,要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在“读”。要谨防只是一味“读”的同时,用大量篇幅概述原文,完全远离了读后感的写作思路。2.要防止引文有误。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要仔细核对,不能出现点滴失误。这样才能由读而发,写出现实感受。若引文错误,就会在表达上造成不该有的偏差。3. 。读完作品,会生发很多感想。眉毛胡子一把抓,啥也做不好。要写感受最深的一点,选择对现实有意义的感想,如读《西游记》可写孙悟空征服邪恶的斗争精神,避免泛泛而谈、漫无中心的弊病。4. 。同一名著或同一名篇,多数人的感受大同小异。但不能都走同一条路,“物以稀为贵”,最好写出个人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别致。例如写猪八戒,一般人看到的是他的缺点,我们不妨写一写他的优点——人际关系好,路上化缘、问路等沟通协调的事大多由猪八戒负责。 任务驱动三 读后感的精妙构思实践。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或某篇文篇,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自学互查1.(1)√ (2)× (3)√2.(1)示例:最好的时间永远是现在。(或“珍惜现在。”)(2)示例: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或“学会逆向思考。”)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任务驱动一1.记录下阅读时产生的触动或得到的启发的文章,就是读后感。2.(1)对主题及人物情感的思考;(2)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理解;(3)对某个细节或某些语句的感悟;(4)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例如行为等。3.(1)直接拟题。例如: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等等。(2)间接拟题。例如:主题目“红星下有温度”,副题目“《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任务驱动二1.要防止只读不感3.要防止面面俱到4.要防止人云亦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