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12.《为人民服务》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课堂】12.《为人民服务》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文化自信)结合资料,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应用)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思维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1.课文共有______________个自然段。我能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 阅读指导:本课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了解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 些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与课题之间的关系,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 论述的,从而梳理课文行文的思路,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 课文遣词用语的准确严谨,并借助相关阅读资料进一步领会课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鸿毛( ) 李鼎铭( ) 追悼会( )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书写提示:“泰”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牺”的右边是“西”,不要写成“酉”;“葬”字比较难写,中间的“死”要写得扁一些,下方的“”第二笔是撇,不能写成竖。3.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词典,理解下面的词语。(1)鸿毛: (2)兴旺: (3)哀思: (4)精兵简政: (5)死得其所:
任务二: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初读课文,字词过关这篇课文比较难懂,也比较难读。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朗读一遍课文,遇到难读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认识张思德 张思德,1915年4月出生于四川贫苦佃农家庭,7个月时母亲去世,靠奶奶讨饭养大。12岁给地主放牛割草。1933年12月参加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警卫团通讯班班长,1942年调中央警卫团1连当战士。1944年9月5日,他在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为救战友牺牲,年仅29岁3.读词语。革命 解放 剥削 压迫 彻底 利益 意义 批评 兴旺 目标 责任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送葬 追悼 炊事员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4.学会写生字彻 迁 泰 迫 批 标 牺 炊 葬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知道“服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对“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讲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课后练习)
1.课后词语练写 2.辨字组词。彻( ) 泰( ) 牺( ) 批( )砌( ) 秦( ) 晒( ) 枇( )沏( ) 奉( ) 栖( ) 毕( )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不管……都……(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参考答案 2.彻底 砌墙 沏茶 泰山 秦岭 奉献 牺牲 晒太阳 栖息 批评 枇杷 毕业 3.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
拓展资源推荐
推荐阅读《最后一次讲演》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1.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文化自信)2.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语言运用)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思维能力)4.让学生理解本文的语言之美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美。(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1.这篇演讲稿是为了号召大家学习__________________ 同志完全、彻底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为人民服务”要求革命队伍为人民的利益坚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的。3. 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______________、爱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活动一:学习严谨的表明观点 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2.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第2自然段——如何对待“死”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提出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用名言论证自己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第3自然段——如何对待批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介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你说得对,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简政”这一条意见,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1)运用这些关联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是否可以将下面的句子顺序打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习第4段——如何对待困难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1)五湖四海”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困难的时候,毛主席提出了哪三点要求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么样的牺牲是值得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革命队伍之间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让人“行”1.讲述战争年代“为人民服务”的故事2.讲述和平年代“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任务三:当堂练习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不可能不比泰山还要重。
活动四:课后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 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1.用“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并根据提示梳理信息,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1.选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对死的意义的理解进行判断:下列人物中,(   )的死比泰山还重,(   )的死比鸿毛还轻。(多选)A. 雷锋    B. 李大钊   C. 秦桧D. 汪精卫   E. 刘胡兰 参考答案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示例: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和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死”就比泰山还要重;而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的死,则是令人 唾弃的,比鸿毛还要轻。3.ABE CD
推荐资源
推荐阅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