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适应伴我成长”心理健康课逐字稿一、课程导入(3分钟)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心理健康课。在正式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到了一个新地方,感觉不太习惯;换了新老师,一时适应不了新的教学风格。其实呀,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适应”。就像我们生活的环境一直在变,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现在的初中,每一次转变都可能让我们有些不适应,但这也正是我们成长的机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适应伴我成长”这堂课,看看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在适应中收获成长。二、故事分享,引出主题(5分钟)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暑假过后,小鸣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转学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刚到新班级,他见到老师和同学时特别尴尬。看到其他同学和老师亲热地交谈,他心里可失落了,觉得自己就像个外来人。课间没有同学陪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间。到了晚上,他还因为心里苦恼而失眠。以前小鸣就算是在家里换张床睡觉,有时都会失眠,更别说换了学校。在数学课上,老师让他回答问题。那么多同学看着他,他紧张得心跳加速,很简单的问题都答错了。听到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他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更让他受打击的是开学第一周的暑期摸底考试。他在以前的学校学习还不错,暑假也专门复习了,可这次考试却没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他就觉得以前考得好不算什么,在新学校才发现自己真实水平很低,对学习也没了兴趣,每天上课就呆呆地坐着。小鸣现在特别烦恼,学习跟不上,和新同学、老师的交往也不顺利,除了刻意回避、心里紧张,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同学们,小鸣的经历是不是很熟悉?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的变化和不适应。那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寻找答案。三、心海导航,知识讲解(10分钟)小鸣转学后被各种烦心事困扰,失去了对新环境的新鲜感和对学习的热情。其实,在面对变化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像小鸣一样迷茫。那怎样才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顺利应对这些变化和转折呢?老师来给大家支支招。首先,要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国家的人都赤着脚走路。有一天,国王去乡间旅行,路面的碎石头把他的脚刺得又痛又麻。于是,国王下令给国内所有道路铺上一层牛皮。可哪有那么多牛皮呢?这时,一位聪明的大臣向国王建议:“国王啊!您为什么不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一下子就明白了。大家看,聪明人懂得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所以,当我们面对新环境时,不要一味抱怨,要像这位大臣一样,换个角度思考,主动去适应。其次,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大家要知道,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自己能力不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考试没考好,可能是没复习到位,也可能是考试时太紧张,不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另外,定目标不要太高,合适的目标能让我们获得成功,这对自己可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就像我们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每天多背5个单词,完成后再适当调整目标,争取不断成功,这样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最后,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些同学到了新集体,因为学习成绩一时下降就丧失信心。要是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就会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新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此外,大家还可以通过回忆自己以往的成功经历,或者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来增强自信心。记住,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不断接受新环境的挑战,创造新的生活。四、活动在线,互动体验(20分钟)(一)活动1:集思广益(7分钟)同学们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犯困的现象,这会降低课堂听课效率,影响学习效果。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集思广益”的活动。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适应课堂节奏,集中注意力呢?请大家自由发言,注意不要批评其他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办法越多越好。小组内先讨论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结束,代表发言)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分享,大家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办法。比如有的同学说可以课前预习,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节奏;还有同学说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把容易分心的事情先记下来,课后再处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课堂上能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二)活动2:给失败找原因(7分钟)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活动“给失败找原因”。小涛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升入初中后,他的成绩明显下滑,他感到压力很大。平时他学习挺用功的,经常学到很晚,很少运动,也很少参加娱乐活动。但这次期中考试他还是没考出理想的成绩,为此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出现了失眠,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对于这次考试失败,小涛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原因:A.自己能力差;B.学习方法有问题;C.考试难度大;D.临场发挥不好。现在,请大家从这4个角度,猜猜小涛可能会说什么,分别会产生哪些情绪和行为呢?同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来分享讨论结果。(小组讨论结束,代表发言)大家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从不同角度分析失败原因,会带来不同的情绪和行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失败时,也要像这样全面地分析原因,不要只责怪自己。那大家平时遇到失败时,通常会从哪个角度找原因呢?当时有什么情绪,又采取了哪些和事件有关的行为呢?大家可以举手分享一下。(三)活动3:暗示的力量(6分钟)最后,我们来体验一下“暗示的力量”。老师准备了两张纸,一张写着:当生活中出现变化时,回忆一次适应成功的经历,让你感到自豪,有成就感;另一张写着:当生活中出现变化时,回忆一次适应失败的经历,让你感到沮丧和难过。现在,全班分成两大组——A组和B组。两组分别派代表从准备的两张纸中抽取一张。(代表抽纸完毕)接下来,大家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缓慢而深长地呼吸,直到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请按照你们抽到的内容进行想象,越真实越好,体验那种感觉(停顿几分钟)。好啦,现在请大家在纸上写一写,看看“口”字加两笔可以写出多少个汉字。然后我们统计哪一组的同学在2分钟时间内写得多。(2分钟时间到,统计结果)通过这个活动,大家肯定有不少感受。当你想象自己适应成功或适应失败的事情时,有什么感受呢?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时,又该如何应用暗示以积极态度应对呢?大家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五、体验课堂,深化理解(10分钟)(一)体验1:我来归因(5分钟)在生活中,面对不如意,我们常常会思考原因;收获成功时,又可能会得意忘形。接下来,我们进行“我来归因”的体验活动。请同学们倾听自己的心声,体验失败与成功的交融,正确归因,把握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想一想,不同的归因方式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老师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老师教学缺乏经验,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复习;不是因为自己脑子笨,而是因为自己学习没有计划;不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有些知识没有复习到。再比如:我的钢琴水平很高,不单是因为家人支持,设法培养,更是因为我热爱音乐,热爱旋律;不单是因为我手指修长,更是因为我每天刻苦训练;不单是因为指导老师教学方法好,更是因为我的练习方法有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仿照老师的例子,进行归因练习。可以先在心里想一想,然后举手分享给大家。(同学分享归因内容)(二)体验2:化消极为积极(5分钟)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尔在巴黎的一次音乐会上演奏时,忽然小提琴的A弦断了,他面不改色地用剩余的3根弦奏完全曲。欧尔说:“这就是人生,断了一根弦,你还能以剩余的3根弦继续演奏。”人生总会有一些意外,我们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灰心,要充满希望。努力了只会更好,不会更坏。因为,即使未能成功,这种努力本身已使自己向前看,而不是只有悔恨。向前看的希望会激发你的创造力,促使你忙碌,令你没有时间与心情去为那些已成过去的事感到忧伤。任何事物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请从积极的角度填写下面的句子。比如:有两个人从铁窗朝外望去,一个人看到的是满地的泥泞,另一个人却看到了满天的繁星。再比如:曾经消极的我迷失在虚拟的世界里,如今积极的我要在现实中创造奇迹。大家开动脑筋,想想还能怎么补充这些句子,然后和同桌互相分享一下。(同桌分享结束,邀请部分同学全班分享)大家都很有创意,从这些句子中能看出大家积极向上的心态。当你关注事物积极的一面时,是不是感觉心情都变好了呢?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多关注积极的方面,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六、方法指南,总结提升(5分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活动,相信大家对如何适应新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我们一生中随时要面临的任务。培养心理适应能力对大家来说非常重要。升入初中以来,大家的学习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多变化,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了,也可能是结交了新朋友,或者是上学的路更远了。这些变化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充分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让自己尽快适应。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生活,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如何呢?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一下自己打算怎样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然后把自己的行动计划写下来。(同学写行动计划)老师看到大家都很认真地在写自己的计划,希望大家课后能按照计划去做,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随时找老师或者同学交流。七、感悟与收获,课堂总结(2分钟)好啦,今天的课就要接近尾声了。学习了这节课,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悟与收获。谁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同学分享感悟收获)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分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适应新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认真思考问题,表现得都很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勇敢地面对各种变化,积极适应新环境,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功!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