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 第十课 《让阳光照进来》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 第十课 《让阳光照进来》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 第十课 让阳光照进来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十课 让阳光照进来单元第四单元学科心理健康年级八学习 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情绪的多样、多变及感染性。 能力目标:掌握适当表达、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开朗、快乐的中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传递温暖,传递社会正能量。重点引导学生识别自己的消极情绪,并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 帮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掌握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难点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并愿意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传递正能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堂 1. 教师开场:(手持情绪表情卡片,微笑环视全场)“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特别的‘情绪地图’。(展示卡片)比如这张画着太阳的卡片,你们会联想到什么情绪?对,是‘快乐’!那这片乌云呢?(翻动卡片)没错,是‘焦虑’。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卡片选择站在太阳旁边还是乌云旁边。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其实情绪就像天气,阴晴交替才是常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让阳光照进来》,一起探索如何驱散心灵的乌云!”(转身板书课题) 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什么时候又感觉有些灰暗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心态,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积极心态,一面是消极心态。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消极的心态则可能让我们陷入低谷。 通过教师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身情绪体验,自然引出积极与消极心态主题,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为后续课程内容学习做铺垫。
二、知识讲解 1. 展示案例:教师通过 PPT 展示教材中“我诉我心”小叶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小叶的经历和情绪变化。 学生尝试表达分析原因尝试帮助小叶 2. 分析原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叶陷入消极情绪的原因,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3. 讲解心态的影响:教师讲解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对我们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以及身心健康的不同影响。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心态的重要性。 4. 介绍调节方法:教师结合教材“心海导航”部分,讲解调节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如学会表达消极情绪、客观地看待现实、看到事情的两面性、树立新目标等。 由帮助小叶引导到帮助自己 通过展示案例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消极情绪成因,培养思考与合作能力;讲解心态影响,让学生直观认识其重要性;介绍调节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的技能,助力心理健康。
三、活动在线 活动 1:我的情绪宣言 组织学生按照每 5 - 6 名同学一组围圈而坐。 每位同学轮流站在圆圈中央,发表自己的情绪宣言。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分享结束后,小组内成员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反馈。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听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宣言后的感悟,邀请几位同学进行全班分享。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对消极情绪的方式,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活动2:微笑情绪源 1.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背景音乐,组织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坐下,闭上眼睛,播放背景音乐。 2. 情境引导 3. 微笑传播:教师指定一名同学作为“微笑情绪源”,开始微笑传播活动,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4. 讨论与分享 当感染痛苦情绪时,你的语言、身体姿势以及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他人向你微笑或者你向他人微笑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同学之间的情绪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在学习与生活中,为了避免被感染上消极情绪,你应该怎样做?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积极情绪带动消极情绪 通过分组围坐发表情绪宣言,让学生主动思考应对消极情绪之法,促进自我认知;组织讨论与分享,使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增强交流,提升情绪管理意识与能力。 通过营造情境让学生体验消极与积极情绪,以微笑传播活动模拟情绪转变,让学生直观感受情绪的感染性。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后续讨论分享,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情绪互动,增强对积极情绪传递和影响的认知 。
四、体验课堂 体验 1:将心比心 教师邀请两位同学一组,根据教材中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每组同学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分析哪种回答方式更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和支持。教师总结不同回答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对方合理的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让阳光照进来。 体验 2:快乐连环送成果展示 在朋友、家人不开心的时候,如何给他们送去快乐。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如一个问候的电话、一句真诚的赞美、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实践,向周围的同学和其他人赠送快乐,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通过角色扮演呈现常见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他人情绪,引导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并合理反馈,培养同理心与人际交往中的情绪应对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给朋友、家人带去快乐的方法,鼓励课后实践,旨在让学生通过给予他人快乐,切身体验积极情绪的传递,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五、评价成果 方法指南 1. 教师讲解: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品味生活中的快乐,可以减少抑郁情绪,提升幸福感。 2. 记录幸福:教师发放记录表格,让学生写下一周内三件进展顺利并且让自己觉得快乐、美好的事,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别人身上发生的、让自己产生美好体验的事。教师提醒学生坚持记录,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分享交流: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记录的幸福事件,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教师先讲解品味快乐对情绪的积极影响,再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之事,最后组织分享交流。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小确幸,通过记录和分享强化积极体验,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六、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让阳光照进我们的内心,了解了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影响,掌握了调节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还通过各种活动体验了情绪的传递和影响。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 感悟与收获: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感悟与收获,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教师总结课程重点,强化学生对心态影响及调节方法的记忆,鼓励用积极心态面对挑战。让学生课后记录感悟收获,促进反思内化,为后续交流分享、深化学习效果做铺垫。
板书设计
第十课 《让阳光照进来》 1.学会表达消极情绪2.客观地看待现实 3.看到事情的两面性4.树立新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