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故乡的小路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小路》,引导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2、学习变音符号“#”,知道什么是变拍子。3、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教学重点:1、能用饱满的热情,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2、认识变音符号升号“#”、换气记号“v”,知道什么是变拍子。教学难点:掌握变拍子,通过练习体验速度变化带来歌曲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1、练习发声练习:1 2 3 4 | 5 4 3 2 | 1 — ||Mi ma mi ma mi节奏练习:1:用强弱关系打出3/4拍2:用强弱关系打出4/4拍3: 3/4 X X | X . X X X X | X - - |X . X X X X | X - - ||为歌曲的节奏做铺垫,强调弱起小节起拍。二、教学引入师朗诵《静夜思》,这首诗是那位诗人写的?(李白)这首诗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学们,你们爱你的故乡吗?(爱)那你觉得你的故乡哪里最美呢?(生随意发挥)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下面我要带大家去我故乡的小路一起看一看,因为我想告诉大家,在这条小路上留下的回忆。三、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播放伴奏,第一遍伴奏朗读歌词,第二遍伴奏范唱歌曲。提问:你们喜欢这条小路吗?(喜欢)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你能用这种感觉朗读歌词吗?(生朗读歌词)你们这么喜欢这条小路,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它,感受它的美丽吧。2、再听歌曲:a.理解歌曲的调式调性及节拍。b.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 4/4拍)1、3/4拍、4/4拍各是什么意思?课后习题3。(主要复习对拍号的理解)讲解变拍子: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称作“变换拍子”圈出4/4拍的小节。c.再看歌谱画出你不认识的符号或音符。3、分句教学(1)你觉得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2个)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从弱起开始,曲调平稳。第二乐段:情绪逐渐得以抒发。所以说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二段体(2)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曲第一部分。找一找这部分中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如果学唱应该注意什么?a.升音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处理课后习题2,重点感受升音与不升音之间的效果。b.换气记号。跟着音乐伴奏来唱一唱,注意把握好音乐的节拍。(3)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曲第二部分。用视唱方法学唱歌曲第一声部。学生跟着用“LA”唱第一声部乐曲。看曲谱歌词,听琴声,齐唱第一声部。(4)歌曲结尾处理。学生跟着琴声,用“嗯”随着旋律放慢速度唱完。师:结尾的哼鸣,你会想到什么?带着你所想到的情景一起来把整首歌唱一唱。4、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变换方式演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等)。4、拓展延伸:2、课后习题1: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并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3、欣赏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再次感受故乡的美好。5、小结: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身旁。让我们用最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共同演唱《故乡的小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